APP下载

补中益气说二芪

2020-01-02

养生月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自汗药汁升阳

远 安

“二芪”,即指中药中的黄芪、红芪,二者均有补中益气之功,为常用的补气类药,临床常相须为用,故称二芪。二者由于产地出身不同,故临床应用还是有些许区别。

黄芪,又名黄耆、北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中医学认为,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功。适用于肺脾气虚,表虚自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等病症。本品为补气诸药之最,其补气益气的功效可谓家喻户晓,《本草纲目》言“耆者,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之”。黄芪为临床重要的补气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被列为“上品”药材,言其“补虚,小儿百病”。《名医别录》言其“补丈夫虚损,益气,利阴气”。《日华子本草》言其“助气长筋骨,长肉补血”。《本草备要》言其“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凡劳倦内伤,脾虚泄泻,脏器下垂,气虚血脱,妇女崩漏等,皆可用之。

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富含糖类、胆碱、叶酸及氨基酸等,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提高抗病能力。黄芪有明显的强壮作用,对正常心脏有良好的加强收缩的效果,对中毒或过于疲劳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为显著,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黄芪有持续的利尿功能,在消除尿蛋白方面有一定疗效。

红芪,又名岩黄芪、黑芪,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中医学认为,红芪性味甘、温,归肺、脾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病症。药理研究表明,红芪富含红芪多糖,以及人体外源性氨基酸、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能明显诱导多种免疫因子的生成,提高人体免疫力。

由此可知,黄芪、红芪功用虽然相似,但两者来源不同: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红芪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外观不同:黄芪外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红芪外表面为灰红棕色,故名红芪;产地不同:黄芪的栽培及产地较多,如内蒙古、山西、甘肃、河北等,红芪仅主产于甘肃。因有以上不同,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其作为2 种药材,即黄芪、红芪,分别收载。历史上红芪也曾作为黄芪的另一种商品规格,混同使用。但因红芪产地局限,产量相对较少,因而价格昂贵,临床使用没有黄芪那么普遍。此外,红芪和黄芪的药性相对平和,味偏甘甜,是补养药膳的理想食材。介绍两款药膳供大家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

1、红芪芡实汤:红芪15 克,芡实30 克,大米100 克,白糖适量。将红芪择净,水煎取汁,共煎2 次,将2 次药汁合并备用。将芡实洗净,放入药汁中同煮。待芡实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 次,喝汤吃芡实。本款汤可益气健脾,固肠止泻。适用于表虚自汗,脾胃虚弱,纳少便溏等。

2、黄芪红枣粥:黄芪15 克,红枣30 克,大米100 克,白糖适量。将黄芪择净,水煎取汁共煎2 次,将2 次药汁合并备用。红枣、大米洗净,加如药汁中煮粥。待粥熟时调入少量冰糖,待冰糖溶化即可。每日1 次。本款粥可健脾补肺,益气升阳,固表止汗。适用于肺脾气虚,中气下陷,表虚不固易出汗,气血不足,面色无华等。

猜你喜欢

自汗药汁升阳
乌梅板栗壳治久咳自汗
升阳益胃汤肺系疾病应用与药理学研究进展
基于运气理论应用紫菀汤辨治自汗经验
治脾胃虚寒
项颗教授治疗汗病经验研究
中药偏方去头屑
神厥穴敷药对自汗、盗汗患者的疗效分析
治声带息肉
升阳通降法治疗胃下垂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