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性知识视角下的东阳童尿蛋

2020-01-02周珊珊潘一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东阳受访者功效

周珊珊 潘一骁 张 立

(浙江大学,浙江杭州 310028)

1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童尿蛋

浙江东阳市有煮食童尿蛋的习俗。由于童尿蛋治病、保健的功效未得到现代医学支持,目前主流媒体的报道多持否定态度。这一习俗是在特定社会文化和医疗条件下,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我们尝试用“地方性知识”的视角进行考察,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去思考、感知、理解这种习俗。

“地方性知识”的概念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吉尔兹(Clifford Geertz)在1983年提出,主要指西方主流知识体系(核心为现代科学知识)之外的各种本土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在当地自然生成,与知识掌握者密切关联。这里的“地方性”,不仅是指“地域、时间、阶级与各种要素而言,并且指特色而言——所发生事情的本土特征与当地人的特定想象有关”[1]。对于这类具有文化特性的知识,吉尔兹认为应该尽量避免用预设的概念和标准来审视、描述和解释,否则会因忽略文化持有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产生有意或无意的偏见。

美国科学哲学家劳斯(Joseph Rouse)从哲学的角度深化了地方性知识的内涵。劳斯认为地方性“体现于代代相传的解释性实践的实际传统中,并且存在于由特定的情境和传统所塑造的人身上”[2]。这种新型的知识观念强调,因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境不同,人们认识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也会不同,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知识。因此,对知识的考察,与其关注普遍的准则,不如关注知识形成的情境,并进一步把握它在多大程度上和什么范围内有效。

童尿蛋是在东阳特有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经济条件和医学信仰下,当地人在长期的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只通过现代科学的视角考察童尿蛋,是片面的。在现代科学暂不支持、但同时也没有证据否定童尿蛋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从东阳人的视角来考察童尿蛋,即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去思考、感知、参悟被主流科学知识居高临下地对待的“地方性知识”。东阳人是如何煮食童尿蛋的?他们对童尿蛋的态度与主流媒体有何不同?是什么原因使东阳人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依然保留这种“不科学”的习俗?童尿蛋是不是真如批判者所说的那样对人体有害?东阳人认为童尿蛋具有医疗保健功效的依据何在?这些问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2 东阳人眼中的童尿蛋

东阳人每年从2月底3月初,到清明的前一天煮食童尿蛋。课题组于2018和2019年的3至5月赴东阳进行了两轮田野调查。调查分两部分:实地调研的时间为2018和2019年的3月末到4月初(这段时间是煮食童尿蛋的高峰期);线上调查(通过“问卷星”进行)的时间为2018和2019年的4月初到5月末。调查面向在东阳居住一年以上者,回收有效问卷432份。课题组还选择了24位有代表性的人士进行访谈。考察结果介绍如下。

2.1 童尿蛋的历史

童尿蛋在东阳代代相传。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蒋泰灯根据他对当地传说的考察,认为童尿蛋至迟在明代便已出现。童子尿在历代中医的古籍中都有记载,最早记录出自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尿蛋的使用则至少可以追溯到元代名医朱震亨所著的《金匮钩玄》,其卷一“治哮方”云:“用鸡子略敲,壳损膜不损,浸于尿缸内,三四日夜取出,煮熟食之,效”。[3]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鸡蛋壳具有防止水和微生物进入的作用,鸡蛋膜能够选择性的通过乙酸、水等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葡萄糖等大分子物质。[4]所以“壳损膜不损”的鸡蛋浸泡在尿液中,才能在阻挡微生物的同时保证尿液中的某些成分进入其中。在没有现代实验技术的条件下,古人通过经验认识到了这一点,非常可贵。

2.2 童尿蛋的制作

每年开春,当地人会在院子里搭一个灶台,放一只大铁锅;然后在锅中放入洗净的生鸡蛋(鸡蛋数目视需要而定,锅中要留出空间以备添加尿液),还可以加几颗枫香果;再倒入一天内收集的童尿,以没过鸡蛋为好;盖上锅盖,先用旺火煮至沸腾,并捞掉泡沫;然后用锅铲翻转鸡蛋,蛋壳大多会在碰撞中破损;用木棍轻轻敲破未破壳的蛋(要保证壳膜完整);之后用文火煮一天一夜(也可更久),边煮边添加童尿,以保证液面始终没过鸡蛋。煮好的鸡蛋,蛋白呈暗黄色,蛋黄则会变绿。

制作童尿蛋要收集大量新鲜童尿,当地人会到幼儿园和小学收集。十岁以下健康男童的尿液被认为最佳。民间认为男童为纯阳之体,男童尿保留真阳之气。一些中医古籍也指出童男尿更佳,如南北朝陶弘景《名医别录》“人尿”条目下云:“治寒热,头痛,温气,童男者尤良。”后世的医家都沿用此说。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女性尿路感染发病率大大高于男性,比例约8:1[5]。可见男性的尿液确实更为干净些。

2.3 童尿蛋的功效

童尿蛋被认为有两方面的功效:第一,保健和养生,主要是缓解春困,以及预防中暑和疰夏;第二,治病,主要是治疗腰部扭伤和跌打损伤,以及骨伤疼痛和昏迷。

童尿蛋被赋予这些功效,与东阳人长期使用童尿治疗疾病有很大的关系。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蒋泰灯告诉我们:

“我们的土话讲,‘囡(东阳方言里读作nuán,指女儿)的尿(东阳方言里读作xū)可以洗碗,弟(东阳方言里读作díng,指儿子)的尿可以下饭’,就是说1、2岁孩子的尿是个宝。以前,有人腰伤了,马上找个小孩子来尿尿,然后把尿喝下去,很快伤就好了。还流行个故事讲,有一个人病了好久,站都站不起来,有一天他爬到尿坑边,喝了几口(尿),过几天病就好了。”[6]

根据在东阳长大,目前在浙江大学攻读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的葛同学回忆:

“小时候(刚记事)从3楼摔下来,没死,但额头摔出了大包,奶奶让我喝我哥的尿,说治跌打损伤。我哥那时上小学。”[7]

问卷调查显示,对于童尿蛋的保健或医疗作用,432位受访者中有75位完全相信,110位比较相信,145位半信半疑,82位不太相信,20人完全不相信。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完全相信或比较相信者在25岁及以下的人群中所占比例不到1/4,在26-49岁人群中接近1/2,在50岁及以上人群中超过2/3。可见年龄越小,对童尿蛋功效不太相信和完全不信的占比率越高。

326位受访者回答了“为什么相信童尿蛋的功效”,229人给出的答案是“自己吃过后觉得有效”或“吃过的人告知有效”。349位吃过童尿蛋的受访者中,191位感觉到养生、保健或治病方面的积极效果,148位感觉不到这些效果。

3 童尿蛋的影响和引发的争议

调查显示,432名东阳受访者全部知道童尿蛋,其中非常熟悉者占58.7%,吃过童尿蛋的人数比例高达81.5%。这一习俗还传播到国内其他地区,在义乌与东阳交界的地方也有不少人煮食童尿蛋,四川一小伙在东阳打工学到童尿蛋的做法,回到家乡制作并贩卖。[8]蒋泰灯还告诉我们,曾有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学者来东阳考察童尿蛋。

对于为何吃童尿蛋,137位被调查者给出的原因是“身边人都吃,所以我也吃”,还有25人特意写明如下原因:“从小吃到大”、“自家煮”、“学校后面在煮”、“传统”、“东阳的”、“东阳本地”。有一位祖籍是江西的被调查者因工作来到东阳,他说到身边的人都吃童尿蛋,所以就跟着吃。[9]还有一位今年46岁的受访者说自己从小就吃,如果某年吃不到,就会感觉不舒服。[10]

我们还了解到,开春后很多东阳人要外出打工,家人会给他们煮好童尿蛋带着,让他们在外地也能吃到家乡味儿。农村城镇化之后,很多人家没有足够的条件亲自煮童尿蛋,于是赠送童尿蛋在东阳成了春天的一种新习俗,有些人还会给外地的亲戚送过去。由此可以看出,童尿蛋这一民俗能够增强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对自我身份的一种追问和确认,即回答“我是谁?”或“我属于哪个群体?”。在被问及是否知道童尿蛋时,很多东阳人回答“当然知道,这是我们东阳的”。尤其是一些年长的受访者,他们多次强调“童尿蛋是我们祖祖辈辈都在吃的,是我们东阳特有的”。这些都表明在完全或部分参与煮食童尿蛋的过程中,东阳人通过观察获知并认同其所在群体社会的文化,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阳人共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生成。

2008年3月,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包括童尿蛋在内的30个当地特色项目申报本市“非遗”。经过半个月的公示后,东阳市政府正式下发了文件,把“童便鸡子”列为本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对于童尿蛋是否有资格成为“非遗”,童尿是否具有医疗保健作用,许多权威媒体的质疑声音不断。例如:对于童尿蛋入选“非遗”一事,《人民日报》刊文说“许多专家认为……应该持坚决的否定态度”[11];《健康报》的文章从西医的角度对童尿蛋进行了分析,认为用尿液来浸泡、煮透鸡蛋,很可能让其营养大打折扣,因为尿中的有益成分已微乎其微,而有害物质浓度却很高。[12]

那么东阳人如何看待外界的各种质疑?调查显示,432名受访者中有158人认为应该保留这一习俗,177人认为应该再进行深入研究,只有39人认为应该抛弃这一习俗,58人无法判断。可见,大部分人并不赞同轻易抛弃童尿蛋这一习俗。在进一步分析此题回答者年龄的差异性时,可以看到:因为现代医学的论断而拒绝童尿蛋的人中,2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占了60%;支持保留童尿蛋的158人中,只有18人是2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也就是说,年轻人更倾向于认同现代医学的论断而怀疑童尿蛋的功效。这一结果同上文中了解到的“年龄越小,对童尿蛋功效不太相信和完全不信的占比率越高”是一致的。不过,在432位受访者中,76.2%的人认为应该保留童尿蛋,远高于41.1%的童尿蛋功效的信任者(432位受访者中,比较相信的110位加上完全相信的75位之和为185位童尿蛋功效的信任者)。这表明,即使是怀疑童尿蛋功效的150位受访者也希望保留童尿蛋。

4 童尿蛋的现代价值

今天,童尿蛋至少具有两方面的研究价值:

其一,童尿蛋是一种具有深厚经验基础的传统医疗保健手段,值得深入研究。

食用按东阳传统方法制作的童尿蛋是安全的。首先,新鲜童尿无毒,其中的细菌被高温杀死;其次,煮沸法不会产生致癌物;第三,目前没有任何食用童尿蛋中毒的记录。对于童尿蛋这类基本可确认无毒无害,且具有深厚经验基础的传统医疗保健手段,不宜因暂未得到现代医学支持就轻易抛弃,而应该整理和保护,并作深入研究,也许会有新发现。例如:中医将人粪入药,但199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剔除了所有含粪便的中药,因为现代医学认为人粪中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然而,2013年权威杂志Science刊发的《粪便的希望》一文证明将健康人的粪便移植到患者肠道内,能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13]。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会有更多行之有效的传统医疗方法的科学内涵得到阐明。

经济性和方便性是童尿蛋至今仍得以保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国际组织ETC(Action Group on Erosion,Technology & Concentration)估算,第三世界国家80%的农村人口依赖药用植物和传统医学资源保护健康,这些传统医疗手段源于几个世纪以来的本土知识。[14]

其二,童尿蛋长期发挥增强东阳人群体认同的作用,值得作为地方文化典型案例来研究。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这种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并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和价值取向”[15]。民俗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传统认知和实践得以保持和传承的载体,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东阳人煮食童尿蛋,深化了共同观念,增强了个人对所属群体的文化认同,同时也展示出其文化特性。

当中国青少年被英文歌、美国片、麦当劳等西方文化产品包围,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其中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时,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正遭受威胁,地方民俗文化尤其堪忧。在现代化进程中,民俗文化的受众越来越少,诸如童尿蛋这类地方民俗,若不加以保护,很可能会逐渐消亡,这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背道而驰。我们对此应该高度重视。

注释

[1]Geertz,C.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New York: BasicBooks,Inc.,1983:57.

[2][美]约瑟夫·劳斯著,盛晓明、邱慧、孟强译:《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3](元)朱震亨著,(明)戴原礼校、竹剑平等整理:《金匮钩玄[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9页。

[4]参见:李彦坡、马美湖:《蛋壳及蛋壳膜的研究和利用》[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8,15(5):27-31。

[5]参见: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433页。

[6]访谈对象:蒋泰灯;访谈人:潘一骁;访谈时间:2018年3月29日;访谈地点: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7]访谈对象:葛同学;访谈人:周珊珊;访谈时间:2019年5月27日;访谈地点:浙江大学。

[8]央视网2015年11月15日文章《残疾男子收集童子尿制童子蛋高价卖 称为筹钱给父治病》:http://news.cntv.cn/2015/11/15/ARTI1447567116051267_2.shtml。

[9]对D先生匿名访问的口述记录,根据笔者在2018年3月28日的访问笔记。

[10]对P女士匿名访问的口述记录,根据笔者在2018年3月28日的访问笔记。

[11]李舫:《非物质文化遗产:警惕“春天的味道”》[N].《人民日报》,2011年6月10日第017版。

[12]张田勘:《童子蛋之“非遗”》[N].《健康报》,2011年3月24日第005版。

[13]Vrieze J D.The promise of poop.Science,2013,341(6149):954-957.

[14]Medicina tradicional, patentes y biopiraterí:http://www.etcgroup.org/es/content/medicina-tradicional-patentes-y-biopirater%C3%ADa

[15]郑晓云著:《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4页。

猜你喜欢

东阳受访者功效
古韵东阳
今天,你休闲了吗?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人大代表约见制度的东阳实践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一兜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