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与建构路径
2020-01-02邹蒲陵
邹蒲陵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7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充分理解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本质含义,明确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生成条件,系统规划课程思政的建构路径,在改进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同时,大力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形成课程思政的成熟体系进而构建“大思政”格局是实现高校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重要举措和方法路径。
一、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及主阵地,是教育引导人们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课程。思政课程是专业性的思想意识形态培育课程,其取向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研究。课程思政是把传统意义上的思政课程延伸到所有具备思想政治教育潜质的课程中去,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把丰富的教学资源运用到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同时将各专业课程整合为一股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语词转换,而是课程理念、教育观念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其中蕴含着内在的生成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课程思政生成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旨归,人的全面发展也需通过教育来实现。同时,马克思主义从存在论角度指出教育是培养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3]。把握“人的现实性”是教育的前提,它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基础,要遵循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满足人的社会化需要。因此,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立足于现实的人的社会需求和成长发展规律,突破传统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教育的片面性,使思政课程的辐射范围最大化,把专业课程单向度的知识传授拓展为培养全面的人的教育活动,将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中去,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应有之义。
(二)现代教育理念的有益启示
现代教育理念摒弃了传统狭隘的知识教育观,以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协调培养,即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科学文化知识、实践能力、思想道德、审美水平、政治信仰等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发展推动了教学实践的现代性转型,启发了课程思政的生成。
第一,育人工作系统性与协同性的耦合。育人工作包含“德智体美劳教育”“育德与育心”“教育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等多个层次和方面,需要全方位的协同作用。但是,以系统思维审视高校育人工作的现状会发现,专业课程、科研指导、管理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工作和职责的“过度细分”,各路育人队伍出现场域和价值疏离,甚至相互指责,育人工作缺乏有效对接互动和一体化方案,全方位协同育人的目标难以实现。要解决这种困境,实现育人功效最大化,需要以课程思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协同、内容协同、主体协同、过程协同和方法协同。
第二,课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马克斯·韦伯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合理性做分析时提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概念[4]。工具理性强调人在社会活动中为达目的所采取的手段,重视效率而忽视精神价值。现代科学技术的扩张使得课程越来越物化、功利化和商品化,课程的工具理性愈演愈烈,课程逐渐失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联系,课程运作由对真理追求的应然层面蜕变为一种纯粹知识灌输操作。课程的价值理性是关于课程本身和课程内容价值问题的双重理性思考,体现的是课程对价值追求的自觉意识。在价值理性的关照下,课程根据其本体性价值,选取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道德性。课程思政融合了课程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追求育人的终极目标过程中,挖掘出各类课程蕴含的人文情怀、社会责任、道德情操、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等思想性内容并运用到课程育人中去,是对育人目标合理性的确证。
第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共栖。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滥觞,其教育内容主要是“自由七艺”(文法、修辞、伦理、几何、算数、天文和音乐),可见大学诞生之初主要是人文教育或以人文为根基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在社会发展中凸显,正如马尔库塞指出:“现代科学只是关心那些可以衡量的东西以及它在技术上的应用,而不再去追问这些事物的人文意义”[5]。反映在学校教育中则是科学教育逐渐泛滥,人文教育日益式微,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分离。面对这种状况,美国在《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中规定,应教育学生通过“科学实践”客观地讨论涉及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道德精神等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在科学教育的同时渗透着对社会责任感的人文主义教育[6]。这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共栖值得借鉴。中国高等教育需要打破以往各类课程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的偏差,特别是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忽视人文精神和价值引领的取向偏差,在专业课、思政课和通识课间架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共栖的桥梁。
(三)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的必然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文化核心,中国当代社会变迁呈现出一种急剧的跨越式和压缩式的变化,容易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出现错乱而迷失方向,社会的复杂性走向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增强其科学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研究对象,涵盖了人的思维、情感、意识和行为等比自然社会更高级和复杂的人的类本质特性,这种非确定性和不可量化的主观世界实质上是一个意义和价值世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只以一种方式存在而是有多元化的存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复杂性使得高校育人目标仅靠显性的思政课程难以实现,发挥课程的隐性思政功能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实施课程思政的现实呼唤。高校专业课程作为教育重地占据隐性思政的制高点,应在战略高度上审视专业课程,加强顶层设计,在专业课的教育过程中加大思想观念的“渗透”力度,将理想信念教育、人文精神培养、价值观念引领等融入专业课的教育中去,补齐复杂性思政教育的短板。
(四)解决高校教育现实问题的重要举措
当前高校教育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窒息了价值引领作用的发挥;(2)学科教学过于封闭阻碍了跨学科教育实践;(3)各课程教育目标过于狭隘使得教育功能单一化。具体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两对矛盾上,即思政课程主渠道超载和微循环闲置的矛盾,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矛盾。主渠道超载即思政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过多的育人压力,而其他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微循环的组成部分出现闲置,专业课程的教师和教学资源未能发挥作用。自组织和他组织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思政课程是自组织的,能够自主地由无序走向有序,而其他课程没有发挥自主性而只能依靠外界指令被动地从无序走向有序。这两对矛盾的存在最终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孤岛”效应的存在,其他学科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育人上脱节,思想政治教育低效。当务之急是以课程思政为指引,突破课程设置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充分发挥各课程的边际效应,倡导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跨学科合作,鼓励不同课程性质教师的沟通交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建构中的课程设置和育人目标的统合。
二、课程思政的生成条件
(一)良好的教育环境
环境影响教育,课程思政的生成需要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首先要有开放的物质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开放性是指其面对的时间和空间边界逐渐模糊,表征于教育本身与外部环境的交流互动以现实性、多层次、多方位和未来预期为指引,在专业课、通识课和思政课三个相互独立又彼此关照的育人场域之间,基于媒介环境、教育场馆和教育基地等,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的共通,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递和行为引导。其次需要积极的精神环境。时间上的承继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两大特征,课程思政的生成也必须以精神环境的时空维度为基点。从时间维度上看,传统与现时精神环境的共建为课程思政生成提供有力支撑,优秀的传统思想、道德、艺术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精神资源,现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精神依托。精神环境的空间主要涉及思想意识和文化形态的广延性和伸展性,营造有利的精神环境空间就是使不同课程的思想性内容充分自由地沟通、延展和融合。
(二)优质的教育团队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这对我们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7]。课程思政教育团队既包括思政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师、通识课程教师,也包括高校党政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等。思政课程教师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育人功能的专门师资,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专业队伍,能够正确把握和宣传党的思想政治理论。优秀的专业课、通识课程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全面把握教材体系进行针对性教学;能够基于课程的知识理论框架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进行引领;能够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的生成需要多层次多学科教育人才的跨际合作,离不开党政工作者和其他教育服务工作者的协同努力。一方面,教育团队要实现有组织、有分工的协同合作,凝结为同一育人整体,以一致的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完成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生成中师德上升到重要地位,立德树人工作者自身必须是“有德”的教师,师德体现在政治素养、为师作风、个人素质等方面,课程思政的生成离不开德才兼备的教育工作者的付出和合作。
(三)多元的课程载体
课程载体是高校课程育人的核心要素。课程思政不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思政课程向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拓展,并且旨在实现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拓展,课程载体的多元化为课程思政的生成提供更广阔的“可能空间”。课程知识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能力、全球视野、人文情怀、专业胜任力、价值观和责任心等。大众传媒载体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多元化的新媒体为课程思政的生成注入了新生机。如微信的即时性和交互性能增强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微信的私密性和精准性则可以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师生利用微信交流能减少课堂教学的疏离感。新媒体和网络的发展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推动了思政载体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兼容,利用多元化的课程载体,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增添活力和趣味。如虚拟社区平台、正能量“红色网站”、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等,为课程思政的生成提供了物质手段和思想平台。
(四)丰富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得以成立的前提,课程资源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课程思政的最终效果,课程思政实现程度体现在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掘与利用程度。课程资源可从不同角度分为不同类型,根据存在形态可分为实体形态的课程资源和意识形态的课程资源;按地域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资源载体可分为文本教材资源和实践活动资源等。丰富且多样的课程资源既能作为各专业课程的重要内容,也可以被充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实物形态的课程资源如博物馆、纪念馆、法庭、企业,以及花草树木、模型标本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资源如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充实了课程内容。校园精神文化是体现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课程资源,良好的校风能凝聚集体意识,激发学生热情;以文字、音频、视频、图像等形式呈现出来的广播电视、音像制品、报纸杂志等,是现代化课程资源的重要体现。独立分散不成体系的课程资源,通过有目的的开发整合融入课程中去,是课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催化剂。
(五)有力的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运行的最坚实堡垒,更是凝聚各育人队伍的核心引力,人员、资源、机构和制度是课程思政生成的组织保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要件。首先,课程思政生成需要特定的教育工作者组织,这是课程思政机制运行的前提,课程思政人员组织包括培养、使用、管理和流动等。其次,资源保障是课程思政得以生成的物质基础,具体为经费投入和技术支持,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经费、实践调研经费、培训经费,也包括课程思政教学设施、设备和活动场所等的经费投入和技术支持。机构保障主要是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院、系三级建制,党委领导、行政参与、教师负责的决策、实施和长效运行机制。制度保障在于对组织体系的规范化建设,是生成课程思政所需方法、计划、路径等的规划和指南,没有一套完善的课程思政生成、建设和管理制度,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就难以调动,就会导致教育者各自为政,难以协同一致。
三、课程思政的建构路径
(一)转变育人理念
实现育人理念向课程思政的融合是基础。一要树立“三全育人”教育观。课程思政建设首要就是转变重智轻德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并贯穿于学校办学的各环节。教师要全员参与到立德树人的工作中去,把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二要树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重观念。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具有不同的教育功效,不能将二者人为割裂开来。课程思政的显性教育包含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讲座等,隐性教育内嵌在专业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哲理启发和价值引导。高校的思政工作往往将精力放在显性教育上而忽视了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就是要充分挖掘隐性思政教育资源,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重。三要树立发展育人理念。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强化了所有课程的教育性,突破了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这就意味着在课程的动态开展中,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价值引领贯穿到专业课、实践课及教育活动中,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发展的思路育人。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开设的“人体解剖学”课程在传授解剖技能的同时,也强调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医生职业所承担责任的审视,基于此,这门课程不仅让学生对无私奉献、敬畏生命等价值观产生了共鸣,更为日后走上医生岗位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构建大思政格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打破其内部各类课程场域的疏离状态走向融合,关键在构建“大思政”格局。“大思政”表征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状态,课程思政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所有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课程育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取向,各育人主体发挥协同作用。构建“大思政”格局要宏观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把握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整合和教育过程的延伸,建设思政课程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的一体两翼架构,完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一是深度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功能。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承继党的思政工作历史经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优化思政课程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程的实效。二是开发通识课的思政潜质。打破传统的思政课程与通识课的藩篱,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动摇,根据学校实际,制定课程教学大纲、配备师资,开发具有思政教育潜质的通识核心课程。三是打通专业课的思政命脉。充分利用专业课自身特色和优势,创新学科话语体系,提炼其蕴含的价值范式、政治因素和人文基因,并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程思政教学载体,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润物无声”地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价值引领。四是制定动态性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对课程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课程思政的评价应坚持效率与目标、激励和约束结合,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做到职责明晰、制度规范、管理严格、奖惩适当,充分调动课程思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党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坚持高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的办学方向,由党委统一领导,明确党委的主体责任,实现理念、制度和实践方略的科学化。
(三)构建课程联动机制
课程思政生成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其他课程的联动机制,这一机制建构于思政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上,通过三类课程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有目的地发挥各课程的育人功能。这一联动机制的运行不仅需要各课程教师发挥作用,还依赖于教学科研机构、行政管理机构以及服务部门的良性运行和协同。当前课程思政联动机制运行不畅主要表现在:各类课程之间的专业壁垒难以打通,课程教师之间沟通合作受阻;跨学科课程的育人资源难以突破封闭走向开放;各机构部门育人功能的发挥缺乏配合与协同。其原因主要在于不同机构部门之间存在工作职能和考核基准的差异,工作目标和细则呈现多元化特征,不同学科课程难以跨越学科界限进行协同配合,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耗费大量时间,从而导致课程思政难以走出传统课程的封闭性而实现育人目标和教学方式内容的协同。破解各育人主体之间的隔阂,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把系统协同和差异化优势互补整合作为突破口,出台系统和细化的章程与办法,建立课程思政运行的常态化机制,使得课程思政生成的联动机制有章可循,落实到各课程和机构部门的日常运行中去。
(四)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包括课程资源、教材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课程平台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建设,自觉的课程建设即在内在动力的驱动下而非外力强制下,各类课程主动地向课程思政生成。一是整合课程资源。在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中,首先要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各类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社会科学中的伦理道德、辩证思维,自然科学中的科学精神、工程伦理等等,都是课程思政育人的好材料,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开发。其次,要构建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不仅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强化各学科资源的整合利用,就连校际、地区间都可以形成教育资源的共享,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二要加强教材建设。教材的开发设计要立足以生为本,从大学生的需求出发,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针对课程教材的不足之处,依据培养目标和学科的特点,顺应学校实际条件等来编写相关教材
和习题等。三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当前高校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随着科技的深入发展,课程思政可利用的现代教学手段还包括电子教科书、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使课程思政教学更为生动,效果更为显著。最后是构建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应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端口,一方面要便利学生在线独立学习课程思政,另一方面便于教师间交流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法等,同时能实现师生间的在线沟通。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环境、新思路、新任务,课程思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而对于课程思政生成的探索是推动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关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能只拘泥于传统的模式,还要根据实际,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