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肛肠疾病问答

2020-01-02中日医院肛肠科一部主任医师范学顺

中老年保健 2020年4期
关键词:肛管括约肌肛周

文/中日医院肛肠科一部主任医师 范学顺

保守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效果如何?

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从一个典型病例说起。一对年轻夫妇急急火火地抱着他们2岁的儿子来到门诊,说孩子便后有肿物脱出,不知是怎么回事。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检查,发现患儿所谓脱出的“肿物”就是“直肠脱垂”。孩子的家长急切地问我,这种病是否能够治愈。实际上,他们所担心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般来说,成年人若得了直肠脱垂必须经过手术才能治愈,因为成年人直肠脱垂常伴有肌层脱出,且往往肛门括约肌群已经松弛,用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直肠脱垂。但小儿与成年人情况不尽相同。首先,发病原因不同,小儿骶骨弯曲尚未形成,直肠与肛门呈垂直状态,由于直肠缺乏骶骨的有效承托,当腹压持续增加(如便秘、长期咳嗽等)时,易发生脱垂。第二,小儿即使患有直肠脱垂,一般都是黏膜外翻,直肠全层没有脱出肛门外,并且肛门括约肌没有出现特别的损害,肛门括约肌群收缩力与同龄幼儿基本相同,所以幼儿直肠脱垂较成年人病情相对轻。因此很多专家认为,3 岁以内的婴幼儿,如果患有直肠脱垂,可以不必手术治疗,自愈概率很高。但本人根据临床观察认为,婴幼儿患有该病,虽然可以自愈,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大便通畅,给患儿多吃蔬菜、水果,平时多喝水、菜汁、小儿蜂蜜,必要时用药物调理便秘,因为便秘容易加重病情。

2.便后即用温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洁,如果脱出物不能马上自行回纳,需由家长轻轻按摩复位。

3.个别出现便血的患儿,可能与直肠黏膜表面炎症有关,外洗复位后需用一些专用药膏缓解局部炎症刺激。

4.局部热敷,可用热水瓶包裹毛巾外敷肛门,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抵抗力。

5.中药熏洗,取石榴皮、乌梅、五倍子、明矾、枳壳、苦参各15 克,水煎坐浴,每日1 次,每次5 ~10 分钟,起到收敛固涩作用。

6.营养均衡、增强体质。必须保证婴儿营养、微量元素均衡,保证良好的饮食消化功能,只有身体健康强壮才有利于康复。临床上我们发现,多数面黄肌瘦的患儿因盆底缺乏脂肪组织承托,而不利于本病自愈。

总之,直肠脱垂保守治疗的疗效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成年人来说,一般只能缓解症状;而对于婴幼儿,其疗效是肯定的。

直肠脱垂会对人体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临床观察发现,直肠脱垂发病是一个缓进的过程,病程从数月至数十年不等。患者在长期患病过程中,由于直肠反复脱出不能自愈,不仅肛周局部很有可能产生并发症,且对人的心理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直肠脱垂引起的肛周局部症状有哪些?

1.刺激症状:由于长期的直肠脱出和纳入,刺激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糜烂甚至溃疡,导致便血(鲜红或者暗红)。由于黏膜刺激,直肠黏膜渗出较多分泌物,或自行流出肛门或混杂于粪便之中。肛周常有潮湿感,久之肛周皱褶皮肤增厚或出现湿疹,此时常伴有肛门瘙痒,有时因搔抓致皮肤破损。

2.肛门括约肌松弛:长期直肠脱出,反复扩张肛门括约肌群,最终导致肛门松弛,此时肛管静息压下降,肛周与直肠力学平衡遭到破坏,直肠更容易脱出肛门外,除排便脱出外,劳动、走路、久站、久蹲,甚或小便、咳嗽时也可发生脱垂,形成恶性循环。

3.脱出物难以复位:患者患病初期,脱出物可自行复位,或静息稍卧也可回位;但久病后,脱出物则需卧床较长时间方能慢慢回缩肛内,如仍不回纳,往往需要用手送回肛内。脱出物回纳的难易程度与脱出物的大小有直接关系,脱出物小容易复位,反之则难。但即使复位后,患者在短时间内也常有局部酸胀感,需休息较长时间方能活动。

4.脱出嵌顿:有些病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直肠脱出后已经不能自行还纳,如脱出物长久留在肛门外(多见于年老体衰、健忘或意识障碍者),此时因淤血肠管肿大,可发生绞窄性坏死,局部变黑甚或溃疡出血。曾经有位70 多岁的老人,直肠脱垂4 天没有送回肛内,检查时发现直肠紫黑、水肿,后经局部麻醉后送回肛内,并经肛周加压固定、全身抗炎等治疗后缓解,直至最后接受了手术才痊愈。

直肠脱垂对精神心理有何影响?

任何疾病日久不愈都会对人的精神心理造成不良影响。长久脱垂,多年不愈,除局部刺激外,对人的心理影响也会很大,如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甚则出现精神分裂。由于精神影响,患者食欲下降、消瘦、腹泻或便秘,使疾病更加难以自愈。一些老年妇女,由于直肠长期脱出,还会导致盆底邻近器官如子宫脱垂。

临床统计结果显示,成年人直肠脱垂几乎没有自愈的可能,即使经过各种保守治疗,也只能缓解一些症状而已(如减轻肛门坠胀、疼痛和出血等),但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本病。因此,建议患者应及早接受手术治疗,以免因病情迁延而引发其他损伤。

哪些肛门疾病可引起肛周湿疹?

有位患者在门诊告诉我,他患有肛门湿疹若干年,肛门周围经常有潮湿感。我认真仔细地给他做了检查,发现该患者不但肛门湿疹非常严重,更为重要的是还有3 个瘘管(之前并未有此诊断),于是我建议他尽快手术。瘘管手术后,该患者的肛门湿疹也痊愈了。

本案例想告诫人们的是,有些肛门湿疹完全是由肛门疾病引起的,当肛门疾病解除后,肛门湿疹自然即会痊愈。临床上患有下列肛门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现肛周湿疹。

1.脱出性疾病:无论内痔反复脱出还是直肠脱垂,抑或直肠息肉、绒毛状乳头瘤等疾病,在反复脱出过程中,经常会导致黏膜充血、糜烂,引起炎性渗出。这些疾病在脱出过程中分泌物滞留在肛周并经常刺激肛周皮肤,久而久之皮肤形成慢性湿疹样改变。特别是直肠脱垂严重者肛门括约肌松弛,肛门关闭不严,肠道黏液经常溢出肛门而出现肛周湿疹。

2.炎症性疾病:长期饮酒、嗜食辛辣,会导致肛窦炎或肛管炎,此时直肠末端肛窦或肛管皮肤充血或伴有炎性渗出,由于分泌物溢出肛门也会导致肛周湿疹。此外,肛瘘分泌物的反复刺激,最终也可引发肛周湿疹。

3.手术后遗症:如肛管皮肤切除过多导致的肛管上皮缺损,肛门括约肌损伤导致的肛门关闭不严、肛门变形或肛门失禁等,常常导致肠道分泌物溢出肛门外,引起肛周湿疹。

4.肠道炎症性疾病: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如慢性结直肠炎、慢性溃疡性结直肠炎、肠道多发性息肉病、放射性肠炎、肠道菌群失调等,由于反复腹泻,稀便经常刺激肛周皮肤亦会引起肛门周围皮肤湿疹发生。

猜你喜欢

肛管括约肌肛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妊娠合并肛管癌1例并文献复习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为什么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女性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特点
排便的奥秘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肛周赘生物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