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与策略
——以江苏红色文化资源为例
2020-01-02杨现勇
杨现勇
红色文化资源就其主体的红色性质和文化资源的一般内涵而言,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其自身创建以及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重大当代价值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红色文化资源因其内蕴的红色基因和化人价值,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1]江苏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标识和精神内涵,本文以此为例,探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逻辑和实践策略,对江苏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利用及全国各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校地合作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与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逻辑
由于历史上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活动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集聚特征和丰富的区域文化精神内涵。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是指遗留并保存于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地高校是指与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在地理空间上具有同域性或同位性的高等学校。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续展红色基因、实现育人价值和发挥区位优势的内在逻辑性。
(一)红色基因的续展传承逻辑
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信念文化,也是一种不屈的斗争发展文化,它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创立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折射着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价值追求。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由于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革命形势不同、历史任务不同、斗争环境不同,革命斗争活动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涌现的历史人物,遗留的物品、居所、场址,以及与此紧密联系的革命斗争精神,都分散于不同的地理区域内,形成了依赖于一定区域的物质形态、具有特定精神内涵的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诸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大别山精神、西柏坡精神、淮海战役精神等。这些经过了生命与鲜血的历练锻造而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承载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使命担当,凝聚着中国人民不畏牺牲、矢志不渝的革命情怀,蕴含着中华儿女对国家民族的挚爱之情,展现着传播真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精神品质。
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资源的核心和灵魂,是连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与建设、历史与现实的纽带。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在培养造就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红色基因传承再生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政治任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二)育人价值的实践转化逻辑
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具有根本趋同性,内容上具有高度契合性,思想上具有深刻一致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活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标本、思想道德教育的活榜样[3],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和强大的育人功能。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本源性文化资源,见证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实践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求解放、谋发展的英勇不屈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国家理念,能够优化大学生的历史和价值认知,深化党史、国史、革命史认识,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毒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强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先进性文化资源,凝聚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灌注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高扬着科学社会主义旗帜。红色文化资源的先进性与中国人民的理想追求和发展趋向具有高度一致性,能够将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到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上来,促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坚守,固化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历史性文化资源,植根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实践,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还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领导中国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全过程。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帮助大学生透视多元文化、多样思潮的思想万花筒,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逻辑,从根本上增强“四个自信”。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政治性文化资源,固有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属性,昭示着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立场和政治目标,蕴含着对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共产主义价值诉求。红色文化资源的政治性,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在非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干扰渗透下,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站稳政治立场,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必须清楚,虽然红色文化资源流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有丰富而强大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但这些价值和功能都是潜在的,其本身并不能自发实现,需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经过开发加工,并探索有效机制和路径,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教育对象置于现实科学教育体系中才能发挥出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囊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为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基因传承和价值实现提供了稳定持久的途径,是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实践转化的必由之路。
(三)校地同域的地缘优势逻辑
特定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与在地高校在地理空间上具有重合性,在发展利用上具有互补性,在供需关系上具有同一性,由此决定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
第一,地理空间便利优势。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发生地、遗留地、保存地同时也是区域高校的所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区域红色资源的搜集、加工和运用较为便利,有利于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向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转化,提高使用效率、降低利用成本;地方政府的文化建设、对区域红色文化的利用传承内在地包含着服务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地方与高校合作的共同基础,有利于拓宽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增强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
第二,心理情感契合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高校利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实际效果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大学生的认同程度。由于大学阶段是人生中具有关键性、转折性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对自己就读的高校及其所在地具有特殊的情感,大学所在地常常被大学生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区域红色资源与在地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心理和情感上的亲切性、契合性决定了大学生对区域红色资源承载的精神和价值具有更高的认同感,产生更强的育人效果。
第三,校地协作共享优势。同一区域中的高校和地方政府,对区域内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协作利用既有客观需要,又有便利的条件。政府和高校之间、不同的高校之间对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政府对本地红色文化建设和高校对当地红色文化研究能够互相补充,政府对红色文化开发建设的政策与高校对红色文化利用的智慧能够互相促进,政府对红色文化的发扬利用责任与高校对红色文化的传承育人功能能够相互融合。区域内不同高校对本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的转化成果和实践经验,通过协作机制实现共享,减少区域内的重复建设,提高红色资源的利用实效。
二、江苏红色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
“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进行的革命活动及其结果,这种活动及结果表现为人们可以开发利用的历史遗存。”[4]江苏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在地理上发生、形成、保存于现今江苏省的红色文化资源。江苏是红色文化资源富省,从中国共产党初创,到大革命时期,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胜利,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孕育并遗存下了丰富宝贵的红色文化。这些红色文化就其理论层面的一般性内涵来说,无疑包括物质形态文化和精神形态文化两种基本形态。但从江苏红色文化在区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实践着眼,则必须紧密结合红色文化资源的具体形态分析,因为实践应用总是具体的,离不开具体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依据江苏红色文化内部构成所具有的不同属性特征,可以将丰富多样的江苏红色文化资源概括为以下几种具体类别和形态:
(一)红色遗址
主要是革命斗争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活动发生原址、重要机构存在旧址、重要领导人故居等。主要的如“黄桥决战”所在地、淮海战役战场遗址、渡江战役战场遗址等,南京新四军办事处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旧址、解放军渡江作战指挥部旧址等,周恩来故居、瞿秋白故居、张太雷故居、恽代英故居等。
(二)红色纪念场馆
主要是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有关的各种纪念馆、纪念公园、博物馆等。如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连云港赣榆抗日山烈士陵园、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宿迁彭雪枫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南通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常熟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句容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常州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常州三杰”纪念馆、扬州高邮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等。
(三)杰出红色人物及事迹
无论是在党的初创时期,还是大革命时期,以及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江苏都是党领导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区域,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既涌现出了如周恩来、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党的领导人;也有许多杰出的革命先辈曾在这里进行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各自战斗的足迹,书写了自己的革命斗争篇章,如邓中夏、陈延年、赵世炎、刘少奇、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等;杰出的红色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彪炳史册的革命事迹。
(四)精神形态
江苏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形态各异的红色文化资源,除了以上形态外,还有遗存的革命刊物、革命文献、革命歌谣及承载的革命精神。江苏红色文化资源中具有代表性的革命精神,如淮海战役精神、周恩来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精神、雨花英烈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精神、民族主义精神、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和具体体现,是革命文化中的杰出代表。
此外,江苏还有许多在开发和待开发的红色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精神资源;也为我们开展红色文化研究、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拓展了空间和路径。
三、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建构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持久性、务实性的工程,必须建构贯彻始终的长效机制。
第一,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转化机制。江苏省高等教育规模庞大,高校数量众多,充分利用境内红色文化资源的立德树人作用,是江苏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是既成的,也不是自发实现的。红色文化资源首先是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的,其内在的育人潜能只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了良好素材,但要实现其育人价值则需要经过一定的形态加工和价值挖掘,使其转化为能够融入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内容,并科学地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这就需要建立恒常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化机制。一方面对红色文化资源从时间、空间、形态、功能等多个维度进行整理、加工,使红色基因活化为可看、可听、可读、可用、可续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文化资源精品;另一方面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找准思想契入的接口,使红色文化资源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环节、以适当的形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保持二者的动态统一。
第二,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地合作机制。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一种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是一种宝贵的经济、政治、文化、旅游资源,其价值是多方面的。这些资源在其整理、保护、开发、管理等环节隶属于其遗存地的地方政府。江苏是经济文化大省,在保护、建设、管理红色文化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制度和体系,并且已经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地方的经济、文化、旅游、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因此,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程度上是在地方政府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基础上的二次加工转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论是从学校到地方的走出去,如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基地、开展现场实践教学等,还是由地方到学校的引进来,如地方政府的红色网站、文化部门的红色演出、管理部门的专家报告进入高校等,都离不开高校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协商合作。可以说,建立有效的校地合作机制,加强学校与驻地红色文化相关建设、管理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形成建、管、研、育的有效互补链,是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重要保障。
第三,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际共享机制。江苏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省内地域分布上既广泛又集中,以江苏十三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中心,形成了十几个涵盖不同革命时期的各具特色的江苏红色文化亚区域。同时,江苏省内有近170所高校,这些高校同样散集于这十三个地级以上城市,形成了规模不一的地域高校群。江苏的红色文化亚区域与地域高校群在地理空间的同域性,为高校之间合作共享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建设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提出了客观要求。单一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不仅在人、财、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难免造成同质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以及对开发较有难度但教育价值较大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弃建。从江苏红色文化资源和高校的区域对应分布的实际状况出发,构建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合作开发、成果共享、研讨交流机制,有助于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最大化。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际共享机制是双层的:一是同一亚区域高校群内部红色文化资源分工合作、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建设,二是不同亚区域高校群之间红色文化资源的协作借鉴、经验交流的互助化建设。
(二)优化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体制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引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将手段目的化,也不能将手段形式化,使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娱乐化。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引导大学生继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传播革命真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历史观,坚定理想信念,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第二,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在红色文化资源运用的内容上优选整合,依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具体的设计和规划,科学选取,合理融入;同时依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内容的各自特点,将红色文化资源优化整合,运用到最适合的课程教学中,避免不同课程中的重复运用。其次,要在红色文化资源运用的教学形式上灵活多样,根据红色文化资源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选用案例教学、研讨教学、情境教学、体验教学等多种主体性教学方法[5]。
第三,以校园红色网络建设为侧翼。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领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校园红色网络建设,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插上翅膀。校园红色网络建设具有层次性,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区域红色文化特色,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思想教育专题网站,网站内容以区域红色文化为主题,突出网站的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和特色化特点,同时与选修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网上区域“红色之旅”中,既获得了知识,又受到了教育,还丰富了课余生活。也可以建设网络课堂,通过新媒体传播江苏红色名人、红色英雄的故事,推介红色文艺作品。还可以在学校官方微博、微信中设立红色文化教育栏目,通过红色宣传、红色记忆和红色访谈等传播红色文化,教育学生。
第四,以校园红色文化浸润为助力。环境可以塑造人,校园文化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渗透性,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创造性地将区域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使大学生在校园红色文化环境的浸润下,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高尚的道德情操。一要加强校园红色文化硬环境建设,将具有区域特色的红色资源如人物、名言、事件、精神等红色标识,以雕塑、标语、书画、景观等多种形式渗透到校园环境中,相对持久地融入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休闲区等主要学习生活场所,使红色资源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在耳濡目染中进入大学生的头脑;二要加强校园红色文化软环境建设,依托校园宣传栏、广播台、校报、板报、电子屏等宣传载体,进行区域红色文化宣传,加强对红色文化在校园的宣讲力度,营造浓厚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三要加强校园红色文化活动环境建设,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度,结合学校重大活动或重要纪念日,开展红色征文、演讲、红歌会、知识竞赛等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不同层次的红色图片展览、红色党日、红色团日等活动;通过建立红色文化社团,利用文艺社团的特色专长,组织大学生创作舞蹈、话剧、诗歌等,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展演;举办关于区域红色文化的专家讲座、学术报告、研讨会等学术研究交流活动。通过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使区域红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红色精神的渗透,激发爱国情怀。
(三)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实践体系
个体思想的建构离不开实践,实践教学是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需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区域高校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通常以开辟红色资源实践基地为主要途径,以参观体验和现场教学为主要形式。这种传统的“主流”实践形式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却存在覆盖不全、组织烦琐、成本较高等局限性,导致红色文化资源建设运用“简单化”“形式化”。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通过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在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体系,打造“观—读—赏—讲—演—摄—研”梯级推进实践教学体系。
所谓“观—读—赏—讲—演—摄—研”梯级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就是以实践育人为目标,紧紧围绕“实践”主旨,发挥学生主体性,通过大学生的亲历亲为,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以观、读、赏、讲、演、摄、研等方式,合乎逻辑的、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观,即以个体或集体形式参观、考察红色文化,形成感性认知;读,即以灵活形式阅读红色书籍,组织读书会交流读书心得;赏,即观看红色电影、电视等,欣赏红色经典影视剧,写观后感;讲,即到现场、到基层宣讲江苏的红色革命故事、英雄传说、名人轶事;演,即艺术创作表演,表演红色题材的舞蹈、话剧、小品等节目;摄,即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拍摄致敬英雄人物、弘扬革命精神的视频短片;研,即针对红色文化中有关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访谈和研究,撰写相关调研报告、研究论文等。通过观、读、赏、讲、演、摄、研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对自己生活学习的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历史有所知、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
“观—读—赏—讲—演—摄—研”梯级推进实践教学体系遵循了从感性到理性、从认知到践行、从内化到外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打通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比抽象的课堂理论讲授和单调的史料学习更容易触动学生的心灵,更容易穿透学生的心理排异,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因而具有更加明显的教育效果。梯级推进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将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落地生根,实现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