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原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耦合发展
2020-01-02张毅
张毅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河南洛阳 471000)
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国5 000 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 000 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文化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1]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必须将中原文化实现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实现河南的高质量发展。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国家如此,地方发展也亦然。中原更加出彩离不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让文化“留”住人才的“心”是我们推进文化的新时代发展与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重要课题。让中原文化浸透到每一个青年大学生的心中,受到中原文化的滋养,深刻感受和接受中原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魅力和时代价值。
1 中原文化的时代价值内涵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进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要深入挖掘中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河南人自己的故事,延续河南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河南发展凝聚精神力量。中原文化的底蕴应包括3 个层面:即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对民族精神的培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新时代只有深入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河南的发展创造更基础、更广泛、更坚实的基础。中原文化的代表主要指4 种精神价值,分别是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愚公移山精神,体现革命文化的大别山精神,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
1.1 愚公移山精神
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作闭幕词时引用该典故,并对它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使其成为坚韧不拔、努力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写照。在新时代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担当;就是要下定决心,不怕吃苦,勇于奉献;就是要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真正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弘扬敢于创新的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就是要发扬包容开放的精神;就是要发扬科学精神,求真务实。
1.2 大别山精神
革命文化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深厚土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革命老区28年红旗屹立不倒,形成了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为内容的大别山精神,蕴含了河南人包容宽厚、大气淳朴的内在品格;艰苦奋斗、负重前行的实干精神;敢闯新路、奋勇争先的进取意识。大别山革命文化的新时代精神内核是共产党人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为努力实现生态更加美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河南贡献的大局观;是全体河南人凝神聚力,共谋进步,齐奏河南发展的乐章;是为实现河南发展做到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和勇气。
1.3 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
焦裕禄精神的核心内容: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新时代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要甘当人民公仆,在与人民群众的相互交流中得到精神的洗礼、理想信念的提升;要真抓实干,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真务实,既要脚踏实地,也要讲科学发展,更要积极开拓创新;要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做到“知行合一”去赢得民心,赢得事业。
红旗渠精神是实现中原振兴的重要精神动力。它的内容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红旗渠精神在今天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象征。
2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与中原文化耦合发展的意义
所谓耦合,原本是指电路元件或电网络之间在输入与输出时存在紧密配合与互相影响,并实现能量在相互之间的传输。在该文指中原文化的发展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之间互相联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为了服务于人民,让人民回归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4]所以在中原文化发展的同时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了对地方文化感情,为社会发展注入灵魂。
习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指出,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的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5]。当前,受到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等不利影响,以及新媒体搜索的个性化、阅读方式的碎片化,导致青年大学生对优秀文化的关注度、参与度均比较低。加上非主流思潮的影响,部分青年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认知有偏差。大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是事关党的事业的继承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坚定不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培育青年大学生的优秀文化教育。
地方优秀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优秀文化教育与文化自信培育的融合点,在文化资源和文化内涵上更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南的高校以具有深厚积淀的中原文化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育,可以让大学生更加亲近文化的实际样态[6]。大学生对具体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涵的了解可以激励大学生对文化创新的主动性和扩展大学生文化创作的广度和深度。
人才是河南发展的关键所在。要营造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活人才”的良好氛围。培育青年大学生对中原文化的自信可以提升对河南的“乡情”,认可“老家”、支持“老家”、发展“老家”。因此,留“人”先留“心”,坚持物质鼓励和精神激励并行,尤其是精神激励的价值。文化的吸引应该是精神激励中最坚实、最持久的。
3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与中原文化耦合发展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育学生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健康品格的重要路径,优秀文化的融入往往能减少学生对于学习的排斥,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7]中原文化的新时代传承和发展将为中原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人才的培育将为中原发展提供无尽的智力支持。必须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3.1 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中原文化内容学习
思政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对中原文化的自觉、自信,将文化传承和发展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是增加大学生对优秀文化认知、自信的前提。首先,思政课教师要主动了解学习和接受地方优秀文化,深刻领会地方优秀文化的发展与新时代的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地方优秀文化的进行传承和时代转化,阐释新的时代内涵。其次,提高新科技在课堂上授课中的使用[8]。比如雨课堂、网络体验、VR 体验等,增加思政课的实际体验,提升学生对思政课授课内容的兴趣。
3.2 在课外培养上:增加中原文化的研究、创作
课外培养是大学生培养的第二课堂,是学生课堂之外的培养,重要性不言而喻。“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了解革命历史、学习革命文化,在学习中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有革命文化’‘为什么要传承革命文化’‘当代大学生在传承革命文化中如何担当’等问题,并且及时转化运用思考的成果。”[9]一是高校应当依托校园资源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在宿舍、食堂、校园等地方进行优秀文化和先进事迹宣传,这对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具有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二是学校鼓励和引导学生组建文化类社团、进行文化相关的活动和体验。三是学校在大学生SRTP 项目以及“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等大学生赛事中,增加文化研究的比例和支持力度。比如,对殷墟文化、夏文化、隋唐文化、河洛文化、牡丹文化、宋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发觉和创新;对大别山革命为代表的各地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焦裕禄精神文化的学习、坚守、实践,以及对河南各类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继承等[10]。四是坚持以主流舆论为导向,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想结合的方式,向大学生介绍和宣传地方优秀文化。
3.3 在校外实践上:增加地方文化的体验和实践育人的创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不是也无法由高校独自来承担,必须紧紧依托地方的人才和文化资源。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迹、先进人物及事迹等都应该是大学生参与体验和学习的资源。首先,学校要把文化资源请进学校,走进课堂;其次,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政府、学校、社会组织或单位等主体应积极为大学生文化学习创造条件,形成相互协同、相互合作的良好育人氛围,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最后,要加强对文化实践育人机制创新。科学设计文化实践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确保文化实践育人能够更持久、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