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20-01-02唐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雨课堂课前预习情况

唐丽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移动信息设备的广泛普及与应用,高校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上发生较大的转变。为适应学生的这种转变,各种教学APP 被应用到教学之中,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而“雨课堂”是其中应用较为普遍且效果相对突出的智能终端,在许多专业课程教学中都得到应用。该文主要研究该种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并在研究中提出一些新颖的教学应用,希望能够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1 “雨课堂”内涵的解读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应运而生——雨课堂,即通过简单设备甚至是智能手机就能展开实时学习。“雨课堂”软件于2016年正式问世,并逐渐在各大高校实施推广,它是一款集课前预习、课中教学互动、课后总结反思为一体的教学平台,实现了系统化教学[1]。它利用PPT 与应用广泛的微信软件相结合,将课前预习的内容通过微信形式提前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前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初步的了解,并以反馈的形式使教师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与难点的讲解,结合教学中的互动,使学生更高效的掌握知识。最后利用课后总结与反思,向教师反馈学习效果,体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让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补充。

“雨课堂”将教学划分为3 个阶段,即课前预习阶段、课中教学互动阶段、课后总结反思阶段,不同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且赋予了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同时也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基于“雨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自行制作“教学课件”,在课前预习中,明确预习要点,并布置知识点的考核,利用微信平台向学生实时推送,便于提示学生课前预习的同时,不局限学习的时间与地点,只要拥有手机与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对于预习课件中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随时反馈给教师,也可以自行深入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与教师进行互动[2]。在利用“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师生间随时可以达成教学互动,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与教师实时互动,以弹屏的形式反馈给教师。课后,教师结合当日的教学情况,布置课后作业或知识测评,实现对当日教学知识的巩固与教学效果的了解。“雨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为师生双方提供多维度的数据支持,可以使教师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情况,使整个教学全过程凸显数据智能化特征。

2 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

2.1 高校体育的传统教学模式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特别是体育教学,仍然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展开。常规的体育理论教学包括体育概论、体育健身等。常规的实践课程通常都会选择技术动作难度不大的内容,包括24 式太极拳、跑步、篮球等运动项目,会尽量避免技术动作难度偏大的体育项目。主要原因是技术动作难度大,体育课时有限,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结合体育教学大纲实施体育教学[3]。

2.2 基于现代教学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

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明显体现出滞后性,且体现出几方面的问题:首先,从教学过程来讲,教学始终以教师为主体,忽略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原则,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次,从教学方法来讲,教师仍然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辛苦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毫无学习兴趣可言[4];最后,从教学效果来讲,体育教学课时有限,教师仅能利用课上有限的时间实施教学,并完成多个教学环节,例如,体育课的特殊性,包含理论与实践两部分,且实践课的实施还包括热身与动作指导等环节。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多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实属不易,自然会弱化教学效果。

3 基于“雨课堂”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体现

将“雨课堂”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其本身便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有较大的帮助。但在具体实施和应用过程中,教师还需从思维理念、应用方法等方面做出调整,结合“雨课堂”特点进行应用,以此才能将其效果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1 对传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

目前翻转课堂是运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模式,但是它的弊端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脱节,且对知识的扩展性有待提升,而且不便于教师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直观的数据统计。而“雨课堂”涵盖了传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了教学系统性,将课前预习环节、课上教学互动、课后总结思考的教学及学习一气呵成,有效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升[5]。

在传统体育课中,很多体育活动因为技术难度、课时等原因都无法开展。在“雨课堂”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下,革新了传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拓宽原有课程的内容,也可以进行跳高之类等动作技术难度较大的田径课程。在上课前,体育教师可以将跳高教学的内容提前利用课件推送给学生,在此课件里,教师可以录制跳高教学的短视频,并穿插进自己的建议,再将跳高动作的技术难点进行分解。或利用图片形式,或利用动画形式。总之,制作的课件时,除内容全面、知识点精炼外,还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效完成课前预习。

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可以将自己不了解或觉得较难的技术动作向教师进行反馈。教师通过“查看课件”,收集学生预习情况的相关数据,包括完成预习的人数、有疑问的学生人数等,充分掌握他们的预习情况,并结合该统计数据,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如有20%的学生提出,对于跳高课程的弯道助跑会觉得身体重心不好把握,有30%的学生觉得跳高课程的起跳动作有难度,担心教师设置的40 cm 的起跳点离垫子太远,自己不能顺利落垫,而掉在地上,所以有点紧张。基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针对地讲解。第一,防止弯道助跑重心不稳的方法:弯道时将身体重心向弯道内侧倾斜;第二,不必担心落点的问题,因为助跑的惯性较大,所以40 cm 的起跳距离不存在不能落垫的问题,如果助跑者的速度快,还应将起跳距离适当拉大,例如,50 cm 的起跳点,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最后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示范。

在运用“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难度或扩展教学内容。例如,学生的弯道助跑的问题,可以将其技术性延伸到其他体育项目中,如4×100 m 接力的弯道助跑中。课后,教师还可以进行教学效果的验收,例如,进行跳高课程的理论知识的测试,针对测试结果,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如果有必要,可以在下节体育课时利用较少的时间进行知识的巩固。

3.2 准确把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1)课前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向学生发布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相关知识的预习,并让学生在预习之后做出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反馈结果能够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把控学生的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上内容的设置,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清楚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对自身理解存在问题的地方展开针对性学习,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2)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在课前已通过雨课堂对相关动作做出指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将时间交由学生自身,由学生自身根据学习到的动作技巧进行练习。学生在实际练习过程中会发现自身认识、动作掌握上存在的不足,然后可将相关问题记下,然后在课堂上向教师请教,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增加,同时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对体育课教学的动作技巧有更深入的认识。

从具体教学过程来看,主要可按下面的方式进行操作:①在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通过专门的雨课堂插件点击“开启雨课堂”,在此过程中会自动生成专门的课程二维码,学生扫描二维码后可进入到课堂之中,教师通过手机或其他设备开始上课教学;②教师在每完成一个体育知识点或动作教学之后,可在雨课堂中添加对应的练习题目,形成对学生课堂学习掌握的实时性检测。教师在课堂上实时完成习题推送,学生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作答,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③在雨课堂教学中设置有“不懂”“收藏”等按钮,教师可根据“雨课堂”中的“不懂”按键的点击情况,加之学生的在线反馈,准确把控学生课上学习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讲解或是设置课后的练习。④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设置5 min 的理论知识问答,提升学生参与意识的同时,还能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⑤学生也可以在“雨课堂”的评论区进行匿名留言,在其中反馈与课堂教学知识内容相关的信息,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相关留言,教师应认识到自身教学存在不足,在方式方法上做出调整。

(3)课后环节,教师利用微信将理论知识与体能训练的课后作业推送给学生,准确把握学生对该次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些情况了解都是通过“雨课堂” 的数据统计功能实现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他们学习行为的相关数据进行自动且完整的采集。减轻教师数据统计工作量的同时,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轨迹、学习情况一目了然。

3.3 碎片集中化和资源共享

目前创新教学模式多与网络教学相关联,虽然网络教学具有极高的方便性,但是也体现出其弊端——知识碎片化,缺乏系统化。所以这也对学生具备构建知识系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雨课堂”能完全摒弃这些问题,可以对视频资料、知识点进行系统化体现,有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身的知识构建能力也可以得到加强。海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样可以为教师提供借鉴,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6]。“雨课堂”提供的是全天候的教学,它将零碎的教学资源、全新的教学工具、前沿的教学模式融入其中,实现了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

3.4 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教学需求

在大数据时代,“雨课堂” 的体育教学过程顺应了大数据时代的教学需求,以数据形式进行教学情况的汇总,无论是基于教师视角的“教”,还是基于学生视角的“学”,都体现出巨大价值。在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数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同样可以通过数据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师生双方根据数据展开有针对性的“教”与“学”。

传统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途径很局限,特别是体育教学,教师很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教学过程仅局限于体育课上,最终的体育成绩通常以期末的综合考评为标准,显然这对体质较差的学生来讲非常不公平。而在“雨课堂”的体育教学中,会自动生成多种类型的数据,便于教师统计与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为教师点评学生日常体育学习情况提供了依据,这也就可以实现全新的体育考评形式。将日常的体育成绩与期末综合测评成绩相结合来决定最终的体育成绩。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热情的同时,更能体现出体育成绩评定的公平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雨课堂”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现出了诸多优点——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高效服务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中,并能够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碎片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顺应了大数据时代的教学需求,有效提升了体育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雨课堂课前预习情况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做好课前预习
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