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山风景区景点与对联文化研究

2020-01-02杨婷羽虞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平仄对联景区

杨婷羽,虞前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杭州 310016)

1 吴山风景区对联文化概况

吴山又称城隍山,山势平缓。 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南界。为了纪念吴国大夫伍子胥,在山上建起伍公庙,所以吴山又称伍公山或胥山,今通称吴山。 吴山景区包括鼓楼、伍公庙、东岳庙、城隍庙、药王庙等景点,现存对联四十余幅。

鼓楼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南朝,“文化大革命” 时期对联大量遗失,现存的鼓楼对联如“镇海朝天,端为名城添壮采;一钟九鼓,且随盛世播强音。”“登百尺楼,念往事如烟,湖山垂梦;擂三通鼓,看飞舟破浪,江海弄湖。 ”等大多是向社会人士征集而来。

伍公庙在旧时被称为忠清庙、英卫公庙,位于吴山伍公山东北端,始建于汉代,历史上屡毁屡建,现存的伍公庙是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重建的,留存着一些古联,如周慧珺重书:“海天色相无边界;吴楚东南第一峰。 ”御香殿联:“浙水灵涛犹反覆;香山精魄不消沉”等。

东岳庙,又称作中兴东岳庙,坐落于吴山东部,初建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南宋理宗曾御题“东岳之殿”额,但在元代被毁,明景泰年间重建,清道光年间又修茸。现存戏台台联:“眼前灯火笙歌直到收场犹绚烂;背后湖光山色偶然退步亦清凉。”门联:“舜典祀岱宗亿万年咸尊泰岳;神庥敷越海东西浙共仰仁元”等。

城隍阁是2000年在原有城隍庙遗址上修建的,包括城隍阁、庙会区、大观台等景观。现今存有徐润芝题:“浙水观潮爷孤臣丹心贯日; 吴山踏雪忆廉使铁面凌霜。”蒋北耿题:“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等联。

2 吴山对联修辞运用举例

明人徐渭题辞:“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这副对联出自吴山——江湖汇观亭。此联原是徐渭给龙山隍祠题写的,后人把出句和对语的下半段剪截下来, 移用到了吴山, 似乎更贴切。江湖汇观亭,位于吴山最高之处,登阁远眺,左边西湖和右边钱塘江的秀丽景色尽收眼底。

这副对联是吴山景区的名联,其中包含了用数、比喻、夸张、用典等修辞手法。 “八百里”和“十万家”上下相对,在用典的基础上再进行了用数方面的修饰,使联语内容更加形象化,突出了“湖山”和“烟火”的气势磅礴。上联的“知是何年图画”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这“八百里湖山”比作“图画”。 上下联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对湖山面积和当地人口数量加以夸大,结合实景,给读者以湖之宽广,市井繁华的强烈感觉。整体上看,此联将比喻、用数相融合而含有夸张意味,使作者对钱塘风光的赞叹溢出字外,情与文交相辉映,道出了吴越的风光昳丽与钱塘的繁华绮丽。

对偶也是对联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以伍公庙潮神殿处刘志刚所作门联——“大义铸心利民利国皆须爱,英名传世卓古卓今惟在忠”为例。此联为悼念和颂扬伍子胥因忠谏被馋而死所作,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属工对。上下联的词性相对,其中“大义”与“英名”属同一类名词,“爱”与“忠”也属同一类名词,“心”与“世”“国民”与“古今”不属同一类名词,古代视为宽对,但以词性相对而言,当今应视为工对。 “大义铸心”与“英名传世”分别作主语,“利国利民”与“卓古卓今”作状语,“皆须”“惟在”作谓语,“爱”“忠”作宾语,上下联结构相对应,形式上整齐匀称。 两联格律为“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同一位置的字平仄相对而合律。 上下联句读为“大义铸心/利民利国/皆须/爱, 莫名传世/卓古卓今/惟在/忠”, 音节上顿挫感十足。短短二十而字,表现出伍子胥高尚的品格与影响力,以格局庞大的形容赞美其忠心与功绩,内容凝练集中。

“画阁凭栏,分香万井留春住;晴窗试茗,倒影千峰携翠来。 ”——这是吴山城隍阁的一副茶联,由王其煌撰, 卢甫圣书。 这副对联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摹绘和比拟。“画阁凭栏”和“晴窗试茗”是相对应的动作形态,在城隍阁凭栏远眺,细细品茗不失为一种享受。在享受的同时,便展开了后面春意盎然的画面。 对仗工整,实为一幅工对。 一个“留”与一个“携”字,将自然事物如香茗、山峦拟人化,赋予人的形象和情感,使环境瞬间鲜活起来。 香茗留住了春色,在倒影中,千峰携苍翠扑面而来,展现出勃勃生机,有一种千峰竞翠的动感。 此处运用的比拟修辞手法,增强了叙述的形象性,“春”仿佛是一位远道而来的宾客,在湖光山色中长住下来,绿意盎然且层次鲜明。

吴山对联中运用典故润色的对联不在少数, 或明用或暗引,或用历史事件,或来自前人创作,为吴山美景增添了几笔历史韵味。

伍公庙忠清殿廊柱对联:“古贤至德尊三让, 吴苑雄涛溯伍胥。”上联的“三让”引用了吴文化宗祖吴太伯三让天下的典故。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 ”吴太伯知世让贤、 建勾吴国的事迹反映了忠恕之义与清风正气,正好与忠清殿的建造意旨相呼应,且伍子胥为避免诛连逃至吴地后恪尽职守,开城辟地,造福一方的功绩与之同质,用典恰好将吴地历史串联起来,体现了吴越文化的延续性。

“舜典祀岱宗,亿万年咸尊泰岳;神庥敷越海,东西浙共仰仁元。 ”——这是吴山东岳庙的一副对联,由清代桐城名仕吴廷康所题。 上联“舜典祀岱宗”说的是泰山信仰的起源。 舜在接受帝位不久后于泰山举行祭祀,此举为华夏民族的泰山信仰和东岳庙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下联的“神庥”用典则出自五代时期前蜀髙道杜光庭的散文《王虔常侍北斗醮词》,意为神灵护佑。 整联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凸显了吴山在道教与泰山信仰于浙东地区传播的重要作用。

城隍阁七楼浮岚阁有楹联“登峻阁以观沧海,借风浪逸情,乾坤纵志,长虹作线,新月为钩,继往开来,垂竿孰是钓鳌客;揽明湖而瞰武林,有峰峦似画,光景无边,广厦连云,康衢匝地,骋怀驰目,倚槛宁忘伏虎人。”此联是用典源于古代典籍的楹联之一。 “钓鳌客”实出自《列子·汤问》中龙伯国巨人“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一事。为清理出行路障,龙伯国巨人连钓起六只被天帝安排顶山的大鳌, 此典后多用来形容壮举或不凡的志向。 作者在此用“钓鳌客”一典,辅之以比喻的修辞,以长虹为线,新月为钩,登高阁远眺,心生钓鳌之勇,鸿鹄之志,从另一个角度凸显了城隍阁视野之开阔,吴山风景之秀丽辽远。 而下联“伏虎人同为用典。“伏虎”典故出自明代沉璟所著昆剧《义侠记》中武松的唱词:“因此上屈弓腰,舒猿臂;要降龙,思伏虎。 ”用在此处有战胜邪恶势力之意。

在有多种修辞的对联中也不乏典故的使用。 如清晖轩中的“桃花流水深千尺,山色湖光共一楼。”共有两处眀典,都是对前人作品的化用。“桃花流水深千尺”改自李白的《赠汪伦》,相较于“桃花潭水深千尺”多了几分西湖春色的灵动性;而“山色湖光共一楼”则是原句引用了乾隆对颐和园前身清漪园中某楼阁的题匾。 上下两联组合在一起,小大相对,动静相衬,很好地体现了吴山作为城市观景台的地理优势和辽阔气势。

3 吴山风景区对联文化建设问题与建议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 我们就吴山景区文化建设提出一些问题。首先,吴山的文化价值尚未被大众充分认知。 吴山景区的客流量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对吴山史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存在不充分的问题。其次,吴山景区大部分对联字迹清晰利于辨认, 仅有少数对联或匾额存在字迹不清的现象。此外,景区内的对联均不设有中英对照的介绍与释义, 导致游客在游玩时往往忽略了对联这一重要的文化符号, 吴越文化史中蕴含的部分细节也未能有效“发声”。

解决建议: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开发。 从自然景观入手。吴山虽处杭城闹市区,但山色优美,植被茂盛,可以结合吴山不同区块的植被特色进行旅游项目开发,通过“二次创造”汇聚人气。 吴山景区开发的重中之重是人文景观的营造。 建议有关方面加大对景区的资金投入,为吴山景区的对联添加说明牌、导游词等,并加强宣传,在专业人才与技术的支持下,打造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相融合的特色旅游路线。 习总书记说过坚持四个自信中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以教育为抓手,让当地中小学生在实地游学中发掘吴山对联与吴越文化的联系、吴越历史文化与现实的联系,多渠道促进吴山景区文化旅游健康发展, 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五位一体建设添砖加瓦。

该文为2019年度人文与外语学院格致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杭州吴山景区对联研究整理。 指导老师:王涛,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讲师。

猜你喜欢

平仄对联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春天的马蹄声
滇风诗说
律诗平仄格式的构成与推导
对联知识小问答
自对在对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