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文化的主题定位的方法与策略探究
——以广东省清远市飞来峡一中“有容教育”的构建与实施为例

2020-01-02张志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发展

张志升

(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第一初级中学,广东清远 51182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特色”。 该校以这一纲领性文件作为发展办学特色,力求增强学校活力、提高办学效益,以此作为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新的突破口。

1 学校发展的SWOT 分析

打造优秀的学校文化, 首先应该认清学校生存环境,其次定位学校所处平台,最后制定适当的发展战略,选准突破口,发展学校特色,使学校品牌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这是打造学校品牌的必由之路。要定位学校品牌的发展战略, 首先需要进行战略分析, 拓宽发展思路,正确认识自我。 战略分析是指在特定的战略时期,对学校内外条件的综合调查、评价和预测,主要包括宏观环境分析、中观环境分析以及微观环境分析。

1.1 优势分析

1.1.1 常规管理,全面到位

作为一所乡村学校, 面对农村学生的素质有待提升、软硬件设施配备不足等现实,学校狠抓常规管理工作,形成黄埔军校式的严格管理模式,目的为学校提供一个良好的办学秩序、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1.1.2 校园生态,和谐幸福

自2011年创强后,学校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和改造力度,因地制宜,加强学校空间规划布局,改进教学工作。走进如今的飞来峡一中,洁净的地面、挺拔的香樟、亭立的玉兰、 翠绿的草坪、 浓郁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内绿树成荫,干净整洁,清静幽雅,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1.1.3 德育工作,有声有色

有道是七分德育,三分教学。 学校“以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以文明礼貌、理想信念教育和感恩教育为主线、以心理健康、法制安全教育为辅助、以课堂教育渗透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的总体思路,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1.1.4 体艺特色,成果丰硕

近年来,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体艺特长,学校提出了“创体艺特色学校”的口号,该校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历届艺术成果展览作品品种多样,各种物品应有尽有。 其中,该校以剪纸尤为突出,在区市受到好评。该校的艺术教育经过几年的发展可谓硕果累累, 学校艺术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区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1.1.5 教学成绩,十分骄人

经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仅在过去一年,在教育教学方面全校学生中有23 人次获国家级奖项,15 人次获省级奖项,38 人次获市级奖项,32 人次获区级奖项。全校教师中有3 人次获国家级奖项,5 人次获省级奖项,20 人次获市级奖项,38 人次获区级奖项。

1.2 弱势分析

1.2.1 丰厚的校园文化尚未形成,品牌概念意识不强

虽然初步形成了学生乐学、教师敬业的优良传统,学校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但没有充分发扬、利用,缺乏对文化积淀整合的创新意识。 还没能够形成丰富的校园文化。

1.2.2 教育改革过程中学校引领作用的发挥不充分

教育改革以来,学校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改革模式,积累办学经验,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学校还没有充分发挥深入研究探索、实验的功能,改革基本上是一种被动行为,多是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去进行,甚至这样的教研活动有的还开展的不够好。 只有形成良好的理念与实践变革的互动关系, 学校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

1.2.3 发展定位不清晰

学校的教学成绩近年均名列同类中学第一, 这是全体师生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成果。 但是,靠个人意志坚持的发展终究是不够持久与牢固的, 学校暂时没形成强有力的文化引领, 学校对自身发展的定位不够清晰,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校的进步。

1.3 机遇和挑战

1.3.1 学校文化建设给予学校发展的新机遇

2015年开始,清远市开启以学校文化建设试点学校的工作,鼓励每一个学校都找到自己的优势,发展成为特色学校,而且在经济、政策上都有支持,学校如果能抓住此次机遇,梳理学校的特色,确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对于学校的发展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1.3.2 其他学校特色鲜明

周边学校的发展,让教师和学生压力普遍较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清远市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周边的兄弟学校发展迅速,,特色逐渐形成,对于地处乡村的飞来峡一中来说,压力相当大。

1.3.3 家长对教育的要求逐渐提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各种工作岗位的用人要求不断增高,使得社会竞争愈发激烈,而“万丈高楼从底起”,意识到这一社会现象的家长们也逐渐提高了对自己儿女的教育要求,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素养、硬件设施以及校园文化的要求也愈发提高, 这对于飞来峡中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却又很现实的问题。

总的来说, 飞来峡一中是一间地处飞来峡景区生态优美的初级中学,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办学业绩稳步上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予学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这就要求学校梳理自身的优势,结合周边优秀的自然文化资源,提炼学校发展的特色,规划学校发展的方向,引领师生可持续发展。

2 学校文化的定位

学校文化定位是一项涉及学校以及学校整个系统的、全方位的学校变革活动。 定位学校的文化,一方面要体现出学校的个性化行为, 每个学校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要求以及学校本身的资源优势,确立学校文化;另一方面则赋予了学校更多的主动性,学校可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学校的教育力量,挖掘各种潜在的教育资源,促进资源有效科学的利用。

根据上述SWOT 分析, 飞来峡一中的学校文化定位选择在学校地处飞来峡风景区这一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上。山岳本属于物质世界中的自然存在,然在传统文化中,由于人类各种意义方面的活动与实践,山岳被赋予自然物质意义以外的诸多含义, 具有一定的象征性,于是,山岳在人们的观念中便常显示为人文之符号。

2.1 人文依据

“峡”之有容——“峡”表示两山夹一水,两山夹着的水道,山水相容。 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而“峡”之一字则山水双全,即仁智皆有,谓之有容也。

2.2 文化依据

生态有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道出了生态文化关于人与自然生存关系的思想精髓:平衡相安、包容共生,平等相宜、价值共享,相互依存、永续相生的道德准则,树立了人类的行为规范,奠定了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2.3 现实依据

和合有容——现在的飞来峡镇第一初级中学是2011年9月由原飞来峡三中与飞来峡一中合并而成的。原飞来峡一中创办于1984年,原名横石初级中学。1988年9月,更名为升平镇初级中学。 2004年9月更名为清新县飞来峡镇第一初级中学。 合并之后的飞来峡一中综合实力不断地上升,教学、科研及人才的培养水平不断提高。 其中2016年中考成绩优异,排全区第六。 清城区抽测学校综合成绩获区二等奖,以崭新的面貌向外界告示:该校的办学是有特色,有成效,有内涵的。

因此,根据上述的三点依据,飞来峡镇第一初级中学的文化定位,提炼出“生态文化 有容教育”特色主题,将人与生态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包容、宽容相待、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容、互相融合、内外兼修,相辅相成的策略。从内在的角度,构建“容—溶—融”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打造学校独特的教育品牌。

3 主题解读

3.1 容的内涵

(1)精神面貌。人脸,古代也用这个“容”字表达的,虽然《说文解字》说,面容的容,本字是“颂”,但恐怕是强生分别,因为传世文献中,“容貌”的“容”,极少写成“颂”。 “容”和“颂”,在表示容貌这意义上,至少应该是同源词,也就是说,即使“容”的本来意义是“盛受”的意思,它也和“容貌”的意思是相关的,即师生的精神面貌。

(2)为人处事的胸怀。“容者,盛也”(东汉·许慎《说文》),有胸怀宽广、包纳容蓄之意,是一种兼容并包、涵纳万物的气魄,一言以蔽之即“容者大成”。即形容一个人为人处事的胸襟与度量,更是体现出做人的修养。

(3)教育教学的理念。容,有三层的意义,第一,容,就是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行为, 容许学生在犯错中成长。第二,溶入,即共生,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支撑,师生之间互利共生,生生之间竞争共生,实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境界;第三,融,融合通达, 就是让不同的课程之间彼此融合、 连接和支持,实现融合通达,让不同的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可以互相支持、交流、分享,实现共同进步等共生共容。

3.2 生态文化

有容教育独特的文化背景, 即飞来峡的人文内涵和生态内涵,这是“有容教育”的理论背景和立论之基,是“有容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品牌的重要依据。

3.3 有容教育

是以飞来峡山水相容的意境所蕴含的人与生态的和谐共生的理念为基础,以“教学相长,文体相容”为办学理念,以融通的教学模式、共生的师生关系和包容的评价体系等为抓手,以“怀容恕念、存包容心、行雍容举、习兼容学、做从容事,成博容人”为实施体系,引领教师塑造人格魅力、积淀学术素养,引学生胸怀天下、志存高远、蔚为大器的一种教育理念。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