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探究

2020-01-02徐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教育

徐风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天津 300270)

1 新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产生新理论,新时代塑造新风尚,新时代提出新要求。 高校承载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德育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2016年, 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9年, 召开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和实际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引, 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树立了旗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精髓,结合实际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新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思想层面,高校要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实践层面, 高校要坚持党委的领导,“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 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1]相对社会,校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高校要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还要做到课内与课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统一,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2 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1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最主要的方式和渠道,先进理论是无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智慧的凝结,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是中国近代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论与行动指南。 对于大学生如何认识世界、认识历史、认识社会、理解国家、理解价值、实现价值具有系统性的阐述和引导,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是大学生形成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使学生系统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使学生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自觉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习总书记指出:“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 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 ”[2]思政教师还要用生动的语言、多样的方法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真理的魅力、 实现理想信念的确立和价值观的塑造。

2.2 宣传法治思想,贯彻依法治校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宣传法治思想,强化规则、制度意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中强调,“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 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正如南开大学的沈亚平教授所分析,“随着民主与法制的发展, 我国在治国方略方面实现了重大的转变, 即从以往依靠政策与行政手段治理国家向依法治国转变。 治国方略的转变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它要求各行各业的治理都要依法进行。 ”

高校中的依法治理体现为将校规、 校纪作为调节学生关系的重要手段。从学生群体的现状角度来讲,当代大学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成熟的社会状态中成长起来的群体,他们的独立意识、平等意识较前代大学生增强,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实行以制度管理为主体有利于学生树立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精神的公民;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进而培养社会共识和政治认同感,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3 重视心理辅导,加强人文关怀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构成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政治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与咨询工作,向大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开发心理潜能、解析心理现象,从而使高校学生提高心理调节能力,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价值选择与实施方法上都存在差异。从本质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侧重于个体理性的培育,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体现对个体的人文关怀。然而,在帮助个别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心理沟通、辅导的方法,以平等的态度面对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倾听学生的声音和感受,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促进思想的交流,有利于输出思想,深入学生心灵,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内化并形成学生自己的思想、行为模式,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而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思想政治工作产生良好的效果。

2.4 强化安全稳定教育,建设和谐校园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通过理性分析、科学把握,努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的公共领域, 校园的安全稳定是保障师生开展教育文化活动的环境前提。 而校园的安全稳定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在当代社会急遽变迁的时代,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

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个是校园外部社会环境,另一个是校园内部的群体环境。相对于前者,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更多体现在对于校园内部青年群体的安全稳定教育和管理方面。 可以说,不安全、不稳定的内部因素往往与青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质有关、与他们的学习和校园生活密切相关,诱发不稳定、不安全的事件与线索、矛盾与失衡往往隐藏在校园生活的土壤之中。如宿舍生活矛盾、学业竞争矛盾、交友矛盾等都是比较普遍的学生间矛盾,其中多数矛盾因偶发性特点能够自然开解, 也有个别矛盾属于长期累积的、表现激烈,比较难以化解。 因此要针对不同性质的矛盾问题在解决时采取不同的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学生群体的安全稳定教育管理是一种政策性很强的管理活动, 要求教师有自觉的大局意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阅历,有对校情、学情的丰富理解与把握, 对突发事件具有迅捷的反应力和灵活的处置能力, 对棘手的冲突和矛盾有果断的裁决力和恰到分寸的驾驭力。在处理矛盾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原则,坚持人文关怀和法理原则的统一,坚持处理问题和思想教育的统一,坚持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的统一。

2.5 充分利用新媒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充分重视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努力驾驭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是有价值的资源,而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和运用信息则成为考量现代工业社会的“阿基里斯之踵”。 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变化的节奏呈加速态势增快。在现代社会,人类的思想与互联网络的时空相互交织,这是一次重大的历史际遇。思想,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源性根据。 “注入”网络的思想以超现实的虚拟法则存在和流变着。 微博的兴起使个性化言论表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空间,“网络围观”“网络舆论” 和经由网络的各种千奇百怪的变异表达成为众多隔绝于现实空间的个体意志在电子世界汇聚的常态化。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理解网络时代的运行和竞争法则, 快速掌握不断更新的信息管理和应用技术,以网络媒介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建构和整合各类信息平台。 要利用好网络平台为学生工作如党团活动、班级建设、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搭建沟通桥梁,充分利用包括专门网站、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即时在线通讯、 多网融合通信等技术的广覆盖、快传播、高效率优势,实现信息的全天候无障碍流通,实现对管理信息单向和多向传播的有效管控,从而为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先决条件。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