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营养学课堂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2020-01-02李鑫葛雯张爽马和平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营养学思政课程

李鑫 葛雯 张爽 马和平

中医营养学课堂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李鑫 葛雯 张爽 马和平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中医营养学》的课程内容具有集医、食、文、史于一体的特点,这为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课堂思政”教育的高效实施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与传承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激发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对于学生坚守专业信仰、夯实专业技能及严守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引领、激励和促进作用。对思政教育与《中医营养学》课堂的有效融合进行的探索与实践,旨在为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齐头并进提供思路。

课程思政;中医营养学;教学改革

《中医营养学》是在中医学的理论框架下研究饮食理论和饮食应用的一门学科,亦为职业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中医营养学》课程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涉及中医基础理论;第二部分阐述常见食物的食疗功效;第三部分介绍传统食疗方剂的配方和效用等。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前提下,能够灵活应用食物和食疗方剂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健康、延缓衰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中医营养学》具有融医、食、文、史于一体的课程特点[1],其综合性、延展性和深刻性已远远超出教材界限,在当今以“课程思政”为时代背景和主体视角的改革浪潮中,必将突显出独特的优势、韵味和魅力。

一、《中医营养学》课堂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达到全程、全方位育人[2]。国家双高建设计划强调,加强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德技并修的“追梦人”,要树立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及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塑造正确“三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魂育人;强调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强化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的育人导向。食品的营养与安全关乎我国的国民健康,食品专业学生应时刻谨记“人民健康之所系”的使命。因此,将德育教育和理想信念传承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培育德技并修的“追梦人”,势在必行。

中医文化是我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蕴藏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生存智慧。《中医营养学》作为中医药学科的分支,其知识系统涵盖哲学、历史、民俗、饮食等多方面知识,文化内涵丰富、厚重,德育资源丰富。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食品专业学生来说,《中医营养学》课程起点较高;课程内容涉及11类食物,共计193种,还有90种传统养疗食品古方,内容细碎庞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枯燥和畏难情绪。如能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与中医文化、饮食、营养相关的思政案例,则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课堂体验,有助于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升华的“双丰收”。

二、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一)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

在中华文明发展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食物的探寻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民族生息繁衍的顽强与执着。在《中医营养学》总论“中医营养学的起源与发展简史”部分的讲授中,教师可讲述我国食药发展历程:人类对于食物的探寻从远古时期的“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从此无腹疾”、“伊尹闵民生之苦,作汤液本草”,到《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历史巨作的相继问世。这个过程历经了时代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替,经历了潮起潮落、盛衰荣辱,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探索从未停止,一点一滴的经验薪火相传,铸造了中华文明。教师的讲解可使学生以中医营养学的发展历程为视角领略我国源远流长、从未间断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大道之行,文化引领。对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中医营养学课堂可从两个角度出发——中医药文化与饮食文明。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健康力和医药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通过讲述中医故事、引用古训,来引导学生的文化自觉。如明代李时珍,他在决心学医时曾给父亲写下了这样感人的诗句“心比铁石坚,勇于逆流船,望父随儿志,至死不怕难。”他凭借坚定的信念,潜心钻研30余年,著成《本草纲目》这一划时代的药学专著。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古代先贤为榜样,志存高远,坚忍不拔。另外,教师在讲授食物的食疗作用时还可以我国饮食文化作为切入点,将典型的食物与我国传统习俗、传统节日、礼仪相结合,不仅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能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比如,在讲授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重阳糕、益气和血的腊八粥等教学内容时,教师应注意向学生传递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腊八节)风俗文化;在传统养疗食品酒剂、茶饮的教学中将相关内容与我国的酒文化、茶道精神相联系。教师在授课中以中医药文化与饮食文化为依托,让学生熟悉我国历史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打造“有文化、有品味、有情怀”的中医营养学课堂。

(三)提升学生道德修养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3]。中医文化的背后是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哲学先贤的理念贯穿其中。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用中医文化的哲学思想助推学生的思想道德培育。例如,在讲授中医营养学基础理论中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时,教师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身形与神之间关系的中和与和谐之美,引导学生学习古人整体而动态、兼容而存异、从化且中和的思维方式。学好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学生还应该具备深厚的品行修养,要有大爱精神与海纳百川的胸襟,教师在讲解养生知识时,引用“人以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告诉学生应遵从大自然的基本规律,对自然有敬畏之心,过度开采资源、铺张浪费都是不可取的。再如,在讲解饮食原则中的“饮食有节”内容时,教师可引入道家的饮食观念——“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其阐述了贪欲对于人的危害,告诫世人不要沉迷美味佳肴,崇尚素朴清淡即自然之味。中医文化的价值观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概括,这不仅仅是医者之“心”,也可迁移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要求。“仁”,为仁爱之心;“和”,为崇尚和谐;“精”,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诚”,为诚实守信。因此,中医营养学课堂借助中医文化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及思维,是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有效路径。

(四)培育学生的传承精神

千百年来,我国悠久的文化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代代相传才得以保存。对于大学生,传承精神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践行一生的责任。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传承精神。引用的案例既联系历史,让学生体会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文明财富来之不易;也应着眼当下和未来,让学生知道自己就是“薪火”的传承人,任重道远。例如,教师结合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肺炎案例,在疫情难以控制的阶段,我国中医以不变应万变,辨证施治。总结新冠病毒的致病机制和传播规律,发掘古代名方,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最快时间内形成了中医药诊疗方案。筛选出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有明显疗效的“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一批有效方药。本次疫情中中医取得的成绩让学生体会到了我国传统医学的魅力。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合理调节膳食以及学习“太极拳”、“八段锦”,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并将其传授给朋友和家人,引导学生树立传承振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体现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五)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力量之源。在传统文化衍进过程中,华夏儿女从未停止过探寻的脚步。正因如此,中医文化通过与时俱进、兼收并蓄,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教学中,教师要在具体章节的讲授中鼓励和激发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不仅要“温故”(学习与继承),更要“知新”(发展与创新)。在讲述传统食疗方剂(如鲤鱼赤小豆汤、猪肤汤)时,教师可讲述汉代医家张仲景在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基础上著成《伤寒杂病论》,为后世的八纲辨证打下基础,将中医理论发展推向又一时代的高峰,其创制的很多食物名方沿用至今。同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活动,如让学生通过查阅《伤寒杂病论》中的食疗方剂进行创新性调整并组,开发新的食疗方剂。

(六)强化学生的奉献精神

食品工作为“百姓健康所系”,看似平凡却责任重大。因此,食品专业学生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培育是思政教育的着力点之一,需贯穿课程体系始终。在本课程中,教师可引入新冠疫情中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他们有领导我们打赢2003年非典战役并即将战胜新型肺炎战役的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一句“党员跟我上”掀起了抗疫总高潮的上海医疗组组长张文宏院士;以及一声令下立刻整队驰援武汉的31省医疗队和最可爱的解放军战士们。逆流而上的他们留下最美丽的背影。这些战役英雄的崇高品质和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悟,而后见贤思齐、勤勉上劲,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奉献终身。医护人员主动请战,奋斗在前线,“舍小家、为大家”,不惜一切挽救生命。这样的精神引导学生尊重和敬畏“生命”,将理解、关爱、保护生命的种子根植其思想中,并让正确的生命意识、责任意识及奉献精神伴随其职业生涯。

三、“课程思政”融入《中医营养学》课堂教学的要求与策略

《中医营养学》课堂中的思政教育,应以“中医”、“饮食”、“营养”为主体内容,在讲授过程中自然融入思政案例,避免生硬;应赋予思政教育“润物无声”、“余音绕梁”的效果,避免“刻意说教”。这对师生双方均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定策略和技巧。

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案例收集、语言表达等方面做充分准备和精心安排[4]。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辩论、3分钟演讲、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对案例展开讨论。此外,教师应充分借助网络新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安排学生轮流在学习APP上推送与中医营养学相关的小知识并发起热点话题讨论,让每位同学都成为信息的收集者、分享者和学习者。另一方面,教师在案例收集上要坚持“章章蕴文化、节节有故事、食物怀情感”的原则,广泛收集素材,深度挖掘其背后蕴含的社会、人文、历史及文化;在语言表达上,教师应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运用激情满怀的话语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这样才会对学生产生长远的影响。

“课程思政”的融入是《中医营养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应有之义,将医、食、文、史融为一体的教学将赋予本课程新的内涵、生机与活力,对于当代大学生坚守专业信仰、夯实专业技能、严守职业道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重要的引领、激励和促进作用,亦能将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1] 吕青波,刘翔.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28(6): 986-989.

[2] 姚岱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聚焦主体的变化解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28(2):10-15.

[3] 李玫姬. 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与中医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17(2):83-85.

[4]赵保海.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医药学人才培养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23(14):166-168.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Li Xin & Ge Wen & Zhang Shuang & Ma Heping

The content ofhas integrated medicine, food, literature and history into one, which provides rich materials for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eaching practice. The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 can stimulate students’ patriotism and inheritance spirit, improve their cultural and moral qualities, and sparkle the spirit of dedication and innov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leading, incentive and promoting role in their adherence to professional beliefs, consolidation of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strict commitment to professional ethics. The exploration into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classroom, aims to provide ideas for keep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go hand in h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trition; teaching reform.

G641

A

1009-1114(2020)04-0084-04

2020-05-17

李鑫(1993.8—),女,内蒙古通辽人,硕士研究生,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

研究项目: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果;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高水平高职专业(2018ylzy156)成果;“中医营养学”O-AMAS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研究(WZ[2020]jy14)成果;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线上教学中‘五微’策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育研究(WZ[2020]jy03)”。

文稿责编 张玮

猜你喜欢

营养学思政课程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漫谈大学生营养学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