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技术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0-01-01张洪娟唐莉鸿
张洪娟,唐莉鸿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妇产科,北京 102401
妇科中,异常子宫出血属于常见疾病,病因复杂多样,诊断与治疗难度较大。 异常子宫出血常见原因为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或功能紊乱导致激素调节失衡引起,如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等[1]。药物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效果有限,多数患者均需进一步治疗。 现阶段,在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断中,经阴道B 超及诊断性刮宫方法比较多用,但存在诊断准确性低的不足, 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应用,具有视野清晰、诊断准确性高等优势,且在宫腔镜视野下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受到患者的欢迎,也成为目前宫腔内检查的主要方式[2]。 该次研究针对该院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期间47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对不同检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对比,并对宫腔镜在诊治疾病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47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年龄最小26 岁,最大63 岁,平均(41.3±4.2)岁,并最短6个月,最长4 年,平均(1.8±0.4)年,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47 例患者中,包含15 例子宫内膜炎、14 例子宫内膜增生、8 例宫颈息肉、5 例粘膜下子宫肌瘤、5 例子宫妊娠组织残留。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心电图、B 超及妇科常规检查, 排除宫内及引导占位性病变者、 生殖道急性炎症者及其他合并症引起的出血者。 患者均有性激素、非类固醇抗炎药治疗史,且无效,均未行宫内节育器避孕,多数有生育要求。该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
1.2 方法
对47 例患者分别采用阴道B 超检查与宫腔镜检查。 B 超组:先行传统阴道B 超检查,患者取仰卧位,经阴道将B 超插入,动态的对水平、垂直骨盆线进行扫描观察,并记录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做出诊断。宫腔镜组:给予患者联合静脉麻醉,术前常规进行凝血功能、血尿常规、白带常规、病毒九项及肝肾功能等进行检查,排除宫腔镜禁忌证。 药物止血或月经干净后3~7 d 后进行检查, 检查前6 h 禁食、4 h 禁水,于阴道后穹隆处酌情放置米索前列醇, 对宫颈进行软化。 宫腔镜检查中,膨宫液取5%葡萄糖注射液,压力13.3 kPa,配置冷光源,宫腔镜由Stoze(德国)公司提供。消毒后,对宫腔大致方向及深度利用探针探查,将宫颈用膨宫液膨开,随后沿宫腔方向将宫腔镜缓慢送入,对子宫腔用液体冲洗,待宫腔镜达到宫底且压力适宜后开始检查。术中对宫腔完整形态、内膜厚度、颜色、有无肿瘤及赘生物、宫颈管形态、宫角深度、有无粘连、双侧输卵管开口及黏膜情况详细探查,边检查边退镜,如发现异常,对异常部位局部详细观察,确认后对宫颈管、宫腔再次探查,避免漏诊。 明确疾病后,利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切除组织术后送病理检查,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宫腔镜与阴道B 超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准确率进行统计对比;对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出血的效果进行观察。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疾病检出率对比
对47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分别采用B 超与宫腔镜检查, 结果显示, 宫腔镜组检查符合率达到91.49%,明显高于B 超组的6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宫腔镜治疗情况
对47 例子宫异常出血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治愈率方面,子宫内膜炎为86.67%,子宫内膜增生为85.71%,粘膜下子宫肌瘤为100.00%,子宫妊娠组织残留为80.00%,宫颈息肉为87.50%,总治愈率达到87.23%,见表2。
表2 宫腔镜治疗情况
表1 两组疾病检出率对比(%)
3 讨论
遗产子宫出血属于妇科常见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出血症状,从出血原因来看,表现为复杂多样的特点,如子宫肌瘤、子宫炎症等均可能导致子宫出血[3]。如果对异常子宫出血不及时进行治疗,不但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存在癌变的风险[4]。 有研究显示,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诱发继发性贫血、伴发盆腔样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5]。 在治疗方面,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部分手术为彻底切除病灶,需将患者子宫切除,虽然能够有效切除病灶,但对人体损伤也较大,甚至使患者生育能力丧失,对患者身心造成伤害[6]。
以往在对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经阴道B 超检查及刮诊术应用较多,均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也都存在诊断准确率低的不足。诊断性刮宫是在非直视条件下完成各项检查操作, 虽然诊断准确率较B 超有明显升高,但实际操作中存在盲目性,经常因组织刮出较少,导致漏诊发生[7]。 经阴道B 超检查,在检查操作放慢相对简单,且安全性高,对患者机体不会带来创伤,对子宫内膜血供、厚度等能够清楚反应,可作为子宫病理改变的初步评判依据,但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B 超诊断存在局限性, 尤其是对病灶直径不足2 mm 的宫内占位性病变,难以显示,因此很容易出现漏诊情况[8]。 所以,在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诊治中,从B 超、病史及患者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诊断,局限性较大,对患者子宫内病变情况难以准确评价。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宫腔镜技术应用逐渐增多,具有清晰、直观的特点,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能够对整个宫腔状态清晰呈现, 同时可对机体宫腔病变性质、解剖形态、血管走向、病变部位、宫内异物等仔细查看,从而使诊断的准确率大幅提升[9]。 宫腔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病变部位还可以具体定位取材,在患者治疗中应用,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可避免开腹手术带来患者的创伤及疼痛。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创伤较小,术后患者恢复速度也较快[10]。 有研究显示,对子宫内膜炎患者采用宫腔镜下诊刮技术治疗,术后
显示宫腔形态正常[11]。 与彩超检查相比,异常子宫出血在彩超图像中难以发现时,应用宫腔镜检查,对病灶部位能够精准定位,对宫腔中、宫颈管内病变可清晰显示,提高了诊断效率,治疗效果显著[12]。 从该组研究结果来看, 对47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经阴道B 超检查与宫腔镜检查,在诊断符合率方面,宫腔镜检查组符合率达到91.49%, 明显高于B 超组的6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利等[13]在其研究中显示,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宫腔镜技术进行检查,异常检出率达到90.67%,与该组研究结构基本一致, 表明宫腔镜技术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应用,诊断准确率较高;同时,对47 例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治疗有效率达到87.23%,提示宫腔镜技术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技术诊断与治疗,具有诊断准确率高,治疗效果显著的特点,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