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中CT 新技术的应用

2020-01-01敖丽英

系统医学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实性影像学结节

敖丽英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贵州贵阳 550000

肺癌为全球发病率较高与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5 年生存率仅为15.6%,且患者入院诊治多已处于晚期阶段。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避免患者症状的持续发展,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会产生较大影响。 肺癌患者无显著的临床症状,多采用影像学检查的方式予以诊断。为了深入调查肺癌早期诊断与疗效评估中CT 新技术的应用价值,文章回顾性分析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在该院实施诊治的58例肺癌早期患者资料, 结合分组调查的结果展开讨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在该院实施肺癌早期诊治的58 例患者资料, 根据其影像学检查的方式纳入X 线组与CT组(n=29)。 入选患者均确诊为早期肺癌,排除合并存在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X 线组男女占比为17:12,年龄取值44~70 岁,均值为(58.57±2.26)岁。CT 组男女占 比为16:13, 年龄取值45~70 岁, 均值为(58.51±2.29)岁。 组间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实施分组调查。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采用飞利浦DR800 mA X 线机实施拍摄,取胸部正侧位。

CT 组实施低剂量螺旋CT 扫描, 采用16 排螺旋CT, 参数设置为电压120 kV, 电流80 mA, 螺距为1.5,层厚、层距及重建层厚均为3 mm。 由患者胸口实施扫查,一直到患者脚底位置。 观察窗明确患者纵膈窗与肺窗位置,其中纵膈窗350HU,窗位为24~34 HU,后者窗宽1 500 HU,窗位600~700 HU。 为患者实施支气管和软组织观察,对其肺血管、纵膈解剖组织情况予以检查。 两组患者均检查完成后,由至少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学医师共同阅片,得出统一的结论。

1.2.2 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均应用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国药准字H20180004)治疗,12 mg/次,1 次/d,早餐前口服治疗。 持续治疗2 周,停止用药1 周,3 周为1个疗程,一直到患者疾病进展或者难以耐受为止。 用药期间结合X 线与CT 检查的结果进行药物应用剂量的调整,实施暂停用药和/或调整剂量等方式处理。第1 次调整药物剂量可以10 mg/次,1 次/d,持续治疗2 周,停止用药1 周。 第2 次调整药物剂量则8 mg/次,1 次/d,持续治疗2 周,停药1 次。若患者8 mg 剂量难以耐受,则停止应用药物治疗。

1.3 评价标准

在分别实施X 线与CT 检查的基础上,对患者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与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比较。非实性结节:局部均匀磨玻璃病灶;部分实性结节:磨玻璃病灶中包含实性成分;实性结节:软组织密度结节,病灶部分肺实质被全面覆盖[1]。

根据实体瘤治疗评价标准 (Rsd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实施疗效评估,划分为完全反应(患者肿瘤全面消失);部分反应(患者肿瘤最大直径减少在40%以上);稳定病变(患者肿瘤最大直径增长不足20%,减少低于30%);进展病变(患者肿瘤最大直径增长在20%以上,或者合并出现其他位置的转移)[2]。 症状控制率=完全反应率+部分反应率+稳定病变率。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X 线组与CT 组患者的检出率对比

X 线组检出率为80.77%,CT 组检出率为9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X 线组与CT 组患者的检出率对比

2.2 X 线组与CT 组患者的各征象检出率对比

X 线组各征象检出率显著低于CT 组, 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X 线组与CT 组患者的各征象检出率对比[n(%)]

2.3 X 线组与CT 组患者的结节显示情况对比

X 线组诊断显示29 例患者中,非钙化结节共32个,其中非实性结节11 例,部分实性结节13 例,实性结节8 例。 CT 组诊断显示29 例患者中,非钙化结节共38 个, 其中非实性结节14 例, 部分实性结节16例,实性结节8 例。 见表3。

表3 X 线组与CT 组患者的结节显示情况对比[n(%)]

2.4 X 线组与CT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X 线组患者症状控制率为79.31%,CT 组患者的症状控制率为96.55%, 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3 讨论

肺癌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呈现出疾病发生率不断升高的趋势。肺癌患者多无明显的特异性特征,故而临床诊断中需要对疑似肺癌患者实施影像学诊断[3]。与其他疾病不同,肺癌患者早期症状不够显著,故而很多患者在入院检查时已经处于病情发展的晚期阶段,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与症状的控制会产生不利影响[4]。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有效对肺癌患者症状予以控制,避免患者症状的进一步发展,对其预后效果影响较大。

影像学检查在肺癌诊断、疗效评估中均能够发挥重要影响。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CT、MRI等开始在临床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得到推广应用,其检测的方式与检查的效果逐渐得到提升,为疾病筛查与治疗的有效辅助方法[5]。 当前临床诊断中常见的肺癌诊断方式为X 线与CT。X 线诊断早期肺癌,能够清晰观察到患者整个肋骨结构、胸部状态,但是难以清晰检查中疾病的基本征象[6]。 CT 则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实施全面的检查,进而做到匀速同步扫查[7]。与此同时借助三维重建和多方位扫描技术等,也能够使图像更加清晰,提升临床检查的检出率。

低剂量CT(low dose CT,LDCT)为临床检查早期肺癌的有效途径。相较于单一形态学定量信息,CT 具有功能成像的作用,定量信息能够清晰展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特点,较为符合现代肺癌治疗学的发展需求[8]。结合形态与功能信息的检查结果,能够通过CT 对肺癌患者症状予以判断, 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患者治疗方案的科学调整、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在应用多层螺旋CT 对疑似肺癌患者进行扫描期间,需要应用图像重建技术构建出患者肺部的横断面[9]。 横断面图像能清晰呈现患者支气管管腔内发生的阻塞、狭窄、肿块及不规则增厚等情况。借助多平面重建技术、仿真内镜成像技术以及表面遮盖显示技术等,则能够对患者的CT 检查图像予以处理,使图像质量提升,更加清晰呈现出患者病灶的位置,预防患者难以长时间屏气而影响CT 图像的质量,发生伪影的问题。 在肺癌早期诊断期间,低剂量螺旋CT 的应用较为广泛。 临床操作人员需要丰富自身的操作经验,降低管电流,进而减少辐射剂量。在管电流控制期间,为了避免影响CT 检查的图像质量,保证诊断信息的完整性,则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操作的能力。 当前低剂量螺旋CT 诊断肺癌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包含假阳性的问题, 仍然具有漏诊率或者是误诊率,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 入院主诉等实施综合分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保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进而提升早期肺癌的CT 诊断准确率。

赵长成等[10]在研究报告中,将98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CT 诊断)和对照组(实施X 线检查)。 在分别实施临床检查后, 结果显示观察组肺癌确诊率为93.33%, 对照组肺癌确诊率为68.97%(χ2=19.358,P<0.05)。 该次数据调查结果显示,X 线组检出率为80.77%,CT 组检出率为96.15%, 且X 线组各征象检出率显著低于CT 组, 证实了CT 技术在早期肺癌患者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为患者实施临床治疗。X 线组患者症状控制率为79.31%,CT组患者的症状控制率为96.55%。 CT 可以作为早期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价的有效途径,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治疗方案的优化调整及预后情况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与相关参考文献研究结果相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CT 新技术能够有效检出肺癌患者,早期诊断的准确率相对较高,且可以通过CT 新技术对肺癌早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判断,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辅助价值较高,建议在早期肺癌患者诊断与治疗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实性影像学结节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