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0-01-01孙龙军
孙龙军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苏丹阳 212300
肺炎支原体是临床出现率较高的一类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容易引起支原体肺炎,一年中各个季节都可能出现,儿童青少年是主要发病群体[1]。在全部小儿肺炎中,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在16%左右,且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发生率逐渐升高,对患儿健康、安全存在明显威胁[2]。 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会导致呼吸系统受侵,使呼吸道以及其他多类器官、系统发生病变,严重时直接致死[3]。 抗生素是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方法,不过因为抗生素使用的广泛性,耐药性的逐渐严重,传统抗生素应用无法获得满意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多[4]。该院应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进行治疗,取得了不同的效果, 该研究以该院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84 例患儿为对象,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该院84 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5],经实验室检查及X 线机检查确诊; ②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检查结果为阳性;③有典型发热、咳嗽、喘鸣、肺部啰音表现;④获得患儿家长知情同意,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 ②伴有心肾功能严重障碍;③伴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④伴有血液免疫系统疾病; ⑤对研究药物过敏。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 例,男23 例以及女19 例;年龄:3~12岁,年龄平均(7.59±3.29)岁。 对照组42 例,男21 例以及女21 例;年龄:3~12 岁,年龄平均(7.28±3.44)岁。 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内容包括头孢霉素联合抗感染、营养支持、退热、止咳祛痰、肾上腺皮质激索抗炎等,对照纽另外应用红霉素治疗,选择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国药准字: H21021679)20 mg/kg 溶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每天分2 次治疗,持续治疗1~2 个星期,之后改为阿奇霉素(希舒美)10 mg/kg 口服治疗,1 次/d,持续治疗3 d 停4 d 再口服3 d,共治疗3~4 个星期。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奇霉素治疗,选取10 mg/kg 阿奇霉素(国药准字: H20000197) 溶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 持续治疗5 d 后改为阿奇霉素片口服治疗,同红霉素组共治疗34 周。
1.3 评价指标
症状改善情况: 比较两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
临床指标:分别在治疗进行前、治疗结束后于患儿空腹状态下采集患儿5 mL 静脉血液, 静止放置1 h 后通过离心机进行30 min 离心处理,速度控制在1 500 转/min,收集上层血清放在零下70℃的温度下保存待测。 测定白细胞计数(WBC)、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
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升高、转氨酶升高、胃肠道反应、皮疹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数据通过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计量资料表示为(±s),分别用χ2检验、t检验,P<0.05 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d]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d]
组别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 值P 值4.28±1.62 6.95±1.71 7.346 0.000 4.18±1.00 5.69±1.13 6.485 0.000 2.43±1.05 4.21±1.26 7.033 0.000 3.28±1.16 5.83±1.28 9.567 0.000
2.2 临床指标
观察组治疗前WBC、CRP、PCT 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有下降,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水平比较(±s)
注:t、P 为两组治疗后比较统计值
组别 时间 WBC(×109/L) CRP(mg/L) PCT(μg/L)观察组(n=42)对照组(n=4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11.86±1.23 6.24±0.89 11.52±1.15 8.71±0.95 5.284 0.000 55.78±11.52 2.13±1.49 57.02±10.48 5.50±1.57 6.292 0.000 19.05±5.61 1.34±0.28 18.96±5.72 3.51±0.41 5.682 0.000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 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居于前位,同时是导致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6]。关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机体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因为诱导作用β 细胞会生成IgM、IgG,使机体抗原结构出现改变,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也会损伤机体多个器官[7]。有研究发现,支原体感染除了会对呼吸系统形成影响, 还会一定程度影响神经系统,可能引发脑炎、脑神经炎、细菌性脑膜炎、感染性脑梗死等,对患儿生命安全形成威胁[8]。 另外的研究证实,支原体感染机制中,免疫系统损伤具有重要影响,机体出现支原体感染后,会激活炎性因子并促使其大量释放,引起免疫功能异常,导致各类并发症[9-10]。 所以针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控制炎性因子水平非常重要,有助于免疫功能受损程度减轻。该研究观察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后,WBC、CRP、PCT 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红霉素治疗的对照组(P<0.05),证实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对于临床指标水平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对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支原体肺炎常用的抗生素,红霉素是较早的一种,因为应用时间较长,耐药性比较明显,持续用药肝脏毒性明显,可能对治疗安全性产生影响[11]。 观察组应用的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第2 代, 可以结合细菌核糖体的50S 亚基,将细菌正常转录阻断,对RNA 蛋白质合成形成抑制[12]。 另外发现阿奇霉素组织渗透性良好,半衰期长,每天用药一次即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13]。 该研究观察组通过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分别为(4.28±1.62)d、(4.18±1.00)d、(2.43±1.05)d、(3.28±1.1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6.95±1.71)d、(5.69±1.13)d、(4.21±1.26)d、(5.83±1.28)d,(P<0.05),与类似研究[14]结果一致,其研究中显示观察组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2.67±1.32)d、(7.58±2.26)d、(8.99±2.07)d, 均短于对照组 (5.74±1.93)d、(10.56±3.82)d、(12.71±3.68)d(P<0.05)。 另外该研究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90%、16.67%(χ2=0.389,P>0.05),表明应用阿奇霉素不仅能够加快症状改善,同时不会对治疗安全性产生影响,证实阿奇霉素应用的良好效果及较高安全性。分析是由于阿奇霉素利用其抗菌谱广的特点,能实现对菌群感染的更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应用阿奇霉素对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较应用红霉素更为明显,安全性不受影响,有良好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