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养阴解毒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2020-01-01王明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肺气活血证候

王明媛

(东港市中医院肺病科,辽宁 丹东 118300)

非小细胞肺癌是肿瘤科常见疾病,临床上主要采取化疗进行治疗,如果发现及时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方法。2011 年NCCN 指南中国版肯定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作用,明确中医治疗方案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意义[1]。中医药治疗肿瘤可以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毒副作用,有研究显示其还可以抑制肿瘤生长。笔者多年工作于临床,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病机多为“气阴两虚”“余毒未清”,因此在治疗上益气养阴解毒是重中之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2 月—2019 年1 月在我科就诊的80 例经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20 例;年龄43~69 岁,平均年龄49 岁;肺癌Ⅲ期25 例,Ⅳ期15 例;肺腺癌23 例,鳞癌10 例,鳞腺癌7 例。试验组男19 例,女21 例;年龄42~69 岁,平均年龄50 岁;肺癌Ⅲ期21 例,Ⅳ期19 例;肺腺癌22 例,鳞癌10 例,鳞腺癌8 例。经统计学分析,2 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分期、病理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属于气阴两虚、余毒未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咳嗽、有痰或者无痰,痰中可以血丝,咯血,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咽干口苦,口唇紫组,舌质红少津或舌体瘀斑、瘀点,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或涩。

1.3 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诊断标准和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18 岁,性别不限;(3)KPS 评分64 分以上;(4)预计生存期大于3 个月;(5)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1)具有心、肝、肾重要器官疾病患者;(2)妊娠和哺乳期妇女;(3)近期使用中药进行治疗;(4)化疗期间有严重不良反应,需要停止化疗;(5)不愿意参加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养阴解毒方进行治疗。方剂组成为:黄芪30 g,北沙参15 g,麦冬15 g,百合12 g,石解12 g,玉竹12 g,金银花15 g,野菊花15 g,白花蛇舌草15 g,浙贝母15 g,土鳖虫9 g。此外随症加减:患者干咳严重者加桔梗15 g,杏仁15 g,桑叶15 g;咯血者加生地黄15 g,茜草15 g;心悸气促者加五味子15 g;脾胃虚弱食少者加鸡内金15 g,山药15 g;虚烦失眠者加合欢皮15 g,酸枣仁15 g;潮热盗汗者加青蒿15 g;胸痛瘀血者加延胡索15 g,桃仁15 g,红花15 g;头晕者加川芎15 g,丹参15 g。水煎服,日2 次口服。

1.6 观察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中医证候评分进行比较。肺气阴两虚主要临床常见症状为咳嗽、痰血、发热、胸疼、乏力、口干、自汗盗汗等;体征分为轻、中、重度,分别标记为0、1、2、3 分,证候数据相加综合为证候评分,分数越低,症状越轻。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咳嗽、发热、痰血、胸疼、乏力、口干、自汗盗汗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s,分)

表1 2 组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环境的改变,肺癌患者逐渐增多,传统多采取化疗方案,但是不良反应众多,近几年随着中医中药的发展,中医治疗肿瘤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中医治疗肿瘤重视整体性,并且辨证论治,可以在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起到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采取中医理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发挥整体治疗的优势,让患者机体恢复平衡状态,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在中医学看来,肺癌患者体质虚弱,在长期的化疗过程中,消化道反应剧烈,如呕吐、腹泻等。在中医的理论中,放疗药物为“大热峻剂”,导致机体肺气受损,阴阳失调,晚期癌毒难清,气阴两虚、余毒未清是主要的证型。《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痞源流》述:“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即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认为肺为娇脏,是华盖,当机体感受外邪,气机不畅,津液失调,聚津为痰,日久变成为积块。而化疗给患者带来的“热毒”更容易耗伤机体阴液,日久就会出现阴液亏虚,多数患者晚期会出现肿瘤转移,加快精微物质的消耗,因此出现正气亏虚,气血阴阳不足。对于癌毒一说多数医家都有论证。李斌等[3]认为,肺癌患者,全身属虚,尤其肺阴耗伤最大,实则为癌毒。张淑娟等[4]认为肺癌为素体体虚,之后痰、毒互结,邪毒乘虚而人,肺气郁结,痰浊瘀血。李佩文等[5]认为,由于环境污染,外界邪气毒邪袭肺,使气机失调,瘀血内结,毒气血互结形成积块。以上医家均认为气阴两虚、余毒未清为本病的发病根本。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取自拟益气养阴解毒方对患者进行治疗。黄芪补气、止汗、利尿消肿,为君药,起到培补脾气的作用,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生化有源,津液充沛,则正气充足;北沙参清肺化痰、养阴润燥、益胃生津,培补肺气,并且滋阴清热,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并且还具有消炎抗菌,两药合用为臣药,补助肺气;百合养阴润燥、安心养神、补脾健胃,配合臣药滋阴润肺为佐助药;石斛疏清虚热、补益脾胃,同时还可以强壮筋骨提高机体正气;玉竹生津止渴、降心火同时还可以降血脂,控制患者基础疾病,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除体内的毒气,野菊花清热去火、抗菌消炎、清肝明目,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三药合用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浙贝母清热化痰、清热消肿,缓解患者咳嗽症状;土鳖虫破血逐瘀、下乳通痈、续接筋骨。若患者干咳严重者加桔梗止咳祛痰,并且还可以治疗肺痈;杏仁止咳润肺;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以上药物合用,祛痰、清热、化痰、止咳嗽缓解患者的痛苦;咯血者加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茜草凉血止血、活血通经、止咳祛痰,在止咳的同时还可以止血;心悸气促者五味子固表止汗、固肾涩精、生津止渴;脾胃虚弱食少者加鸡内金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山药健脾养胃、益肺止咳、降低血糖;虚烦失眠者加合欢皮解郁、和血、宁心、消痈肿,酸枣仁宁心安神、养肝、敛汗、降血压、降血脂;潮热盗汗者加青篙清热解毒、除骨蒸、截疟;胸痛瘀血者加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头晕者加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丹参活血通络,养血,消除瘀滞的血液,并且有助新血生成。以上药物合用具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的功效,同时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以上药物也具有抗癌作用。该方做到全方位的攻补兼施,并且扶正与祛邪并用,辨证细腻,组方严谨,起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起到治疗作用。从本试验可以看出,试验组咳嗽、发热、痰血、胸疼、乏力、口干、自汗盗汗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自拟益气养阴解毒方对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主要是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中医中药治疗肺癌已经被认可,笔者这一试验再次证明中医治疗癌症的可行性,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但是本研究尚有不足之处,研究样本例数过少,观察指标比较单一,应该从多中心抽取样本进行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佐证。

猜你喜欢

肺气活血证候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人到中年补肺气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