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020-01-01谭亚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32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冠心病发生率

谭亚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 430022

冠心病介入手术属于有创手术,对患者具有一定的伤害性,风险较高,通常冠心病患者为老年患者,具有年龄较大,机体能力较差的特点,在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时风险较高[1]。因此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估,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对于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2]。该次实验为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98 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分组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98 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 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中有男性25 例,女性 24 例,年龄 44~79 岁,平均年龄(62.45±5.68)岁;合并有心力衰竭 13 例,糖尿病36 例;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中有男性27 例,女性22 例;年龄 43~79 岁,平均年龄(62.37±5.65)岁;合并有心力衰竭15 例,糖尿病34 例。对比该次实验中两组观察对象的年龄、性别、合并症情况等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实验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开始前将该次实验过程告知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并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n(%)]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为:①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时间,帮助患者做好术前相关准备措施;②术后根据医嘱叮嘱患者用药,由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属于有创治疗,故在护理过程中需对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密切关注;③对患者生命体征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生异常及时处理[3]。

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具体为:①冠心病介入治疗前护理风险管理。术前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介绍医院环境及冠心病介于治疗的方法,倾听患者对于治疗的问题并给予解答;术前知道患者进行排尿练习,呼吸练习,手术当天在术前进行做好备皮,静脉通路建立等操作,对患者介于治疗风险进行评估,对年纪较大等高危手术风险人群进行分流,详细记录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及药物过敏情况等资料放置于患者身边,便于医护人员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②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护理风险管理。冠心病患者多为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对于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因此需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示波图及生命体征指标,同时注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保温,手术中,配合主治医生完成手术治疗,在进行血管活性物质泵入时应以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泵入量,以免患者出现血压或心率异常症状[4]。③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护理风险管理。术后叮嘱患者多喝水,用力咳嗽,促进造影剂的排出,由于患者处于恢复期,很可能会出现室颤、室速、感染、分支栓塞、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在手术后仍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待患者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后,应叮嘱患者多饮水刺激排尿,促进康复[5]。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①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焦躁不安、迷走神经反射未及时处理、摔倒、室速/室颤延迟发现或延迟处理等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②在患者出院时由护理人员自制满意度调查表交由患者现场填写并收回,满意度评价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3 类。其中满意度总分设定为100 分,高于90 分为非常满意、60~80 分为满意,低于 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患者人数+满意患者人数)/总患者人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选取SPSS 21.0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6.12%)比对照组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1,P=0.003)。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7.96%)比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87.76%)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6,P=0.050)。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由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属于一种有创治疗的方法,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患者在面对治疗时难免产生一些心理压力,同时,患者家属缺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知识的缺乏,加上患者通常为病程较长,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都会增加医护工作的风险[6]。总体而言,对于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建立科学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对于降低与防范护理风险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护理风险管理是由科护士长带领,组织专人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态实施的护理管理措施。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对其病情进行充分评估,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预先准备好急救药物及医疗设备,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全程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保证患者静脉通络的通畅;术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患者的耐受度合理安排手术时间与手术流程;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密切配合主治医生的操作,有效减少手术时间、穿刺及反射曝光时间,减轻对患者的损伤[7];如患者介入治疗时间较长,需适当给予患者追加静脉注射肝素,并对每次追加肝素剂量进行记录,避免因剂量过少而达不到预期效果,也避免因剂量过多而引起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术中一旦发现患者体征有异常情况出现,应立即停止手术并采取措施处理[8]。

根据该次实验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6.12%)比对照组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1,P=0.00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7.96%)比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87.75%)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6,P=0.050)。

综上所述,临床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治疗期间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冠心病发生率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