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绩效改革研究缘起

2020-01-01张晓利

中国医院院长 2019年22期
关键词:研究院管理者公立医院

文/本刊记者 张晓利

首部“国字号”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指导文件下水运行之际,更需要全面收集医院的声音、进一步了解医院的因应举措,助力政策落地。

11月15日,第十三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在厦门召开。年会燃点从新闻发布会便开始爆开。在场媒体记者个个聚精会神、快速笔记,且会后给予大篇幅报道。

引发在场记者兴奋的是,汇集了175家医院声音的、关于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新政”进行调研的阶段性成果。

因助政策落地出发

业界熟知,《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从1月份发布至今,已历经正式与大家见面、引发热议到医院学习研究、首轮数据上报等环节。不言而喻,一场以绩效考核指标为支点,面向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的“绩效大考”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基于此,今年7月,由相关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等相关方共同成立了中国医院绩效改革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研究院以加速医院绩效改革和为三级公立医院全面引入绩效管理考核提供共享智库为使命,以期从第三方视角,多维立体地呈现考核下水运行情况以及一线主角们——医院管理者的态度和思考。

8月起,研究院面向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启动了绩效考核的调研工作。研究院先期实地走访了9家具有代表性的三级公立医院,包含委属委管医院、大学附属医院、省属医院、地市级医院、县市区级医院,聆听了管理工作者对本次考核的反馈与意见,收集了医院管理当中许多值得借鉴的观点,且进一步设计了全国医院的调研问卷。

根据惯例,一项新事物的推开,均会经历磨合、适应、不断优化的过程。此次考核文件发布后的运转又会怎样呢?

如,这项工作在具体实践层面是否会一帆风顺?期间会遇到哪些方面的现实障碍和拦路虎?同时如何平衡处理好不同区域、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机构属性间医疗机构同级不同质的问题?以及评价结果将如何应用?从考核文件发布到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到底有多长的路要走?

而作为被考核方,医院管理者如何解读文件,怎样理解政府导向,以何种心态面对考核,有哪些考量和顾虑?医院管理者关注将哪些指标视为重点,哪些看作难点,对哪些指标有难言之隐?他们对考核的应用有哪些推测,对未来可能的排名持什么态度,等等。以上“?”无疑是在医疗行业当局和医院管理者脑海里盘旋的问题。

而且,此次考核是针对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的统考,没有哪家三级医院是旁观者,甚至二级医院也将其视为风向标。相信若您是一位医院管理者,也一定特别渴望探询同行们是怎样看待此次开创性考核,又是如何采取因应举措的。若您是一位卫生行政管理者,也会渴望政策的回声以及政策落地的参考意见。

1 新闻发布会上,在场医疗媒体记者个个聚精会神、快速笔记。

2 一份有关绩效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的发布,爆开第十三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燃点,将新闻发布会推向高潮。

研究院聚焦多个焦点话题,展开调研。历经5个多月时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如研究院专门设计了相关调研问题,调研分析三级公立医院对于绩效考核的排名态度。如何排名?百分制还是等级制?全国排名还是区域排名?三甲和三乙是否分开排名?只有总分排名还是四个一级指标也分别排名?排名是否合理?能否申诉?等等。

调研详细了解了三甲医院如何看待,不同态度的占比;三级医院如何看待,不同态度的占比;以及三甲医院与三级医院的不同点及可能的原因,并根据调研的理性数据,深度思考,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选定15项调研范围

当然,对排名的调研只是整个调研的一隅。

调研需要谋定而动。研究院首先实地走访各类三级医院,以筛选在此次绩效考核调研中哪些是重点问题以及选定调研大范围。

“问卷并非围绕2019年1月的国家绩效考核新政提出的55项绩效考核指标,而是选取包含8项医院填报、6项病案首页和1项国家直接采集在内的15项关键指标,作为本次调研的范围。”中国医院绩效改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信仪如是说。

李信仪解释,病案首页与医院填报的两类指标调研价值更大。他分析,数据来源可以分为三类:病案首页(7项)、国家监管部门直采(如财务年报系统和DRG质控中心等,24项)和医院填报(24项)三种。而实地调研中发现,国家采集的数据由于采用官方渠道相对统一明确、争议不大;而病案首页数据受填写规范程度影响较大;医院填报指标的可比性,依赖于医院对于绩效指标的主观解读、院内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就这样,研究院选定了调研的大范围。

本次研究采取非概率抽样方法展开问卷调研。其中问卷问题根据医院提出的一些想法及困惑,由中国医院绩效改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进一步设计结构化问卷。

调研问卷分为三大部分共计48道题目,第一部分(5道):采集医院等级与分类等基本信息,以利于分层进行研究分析。第二部分(10道):从绩效导向、排名以及院内质控等方面了解医院对于本次国家绩效考核导向的理解与观点。第三部分(33道):围绕15项关键指标,从统计方式、相关业务、相关管理等方面展开调研。

汇聚175家医院声音

在各公立医院的积极参与下,研究院最终回收了175家医院问卷,其中17家为二级医院,在数据处理时予以剔除。剩余158家医院中,110家为三甲医院,48家为三乙医院。在数据脱敏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分类分析的方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形成了百余页阶段性成果。

其中,调研过程中的“发现与思考”以及“思路与建议”部分尤为值得一读,它涉及医院关注的共识、数据质量拦路虎、指标与医院的契合度以及考核结果的应用和排名的看法、建议等焦点话题,以及相应的优化思路和建议。

同样,可与以上内容媲美的还有,研究院对多家先期进入研究院视野的医院,进行了实地走访,并筛选出了15个具有突出亮点的案例。这部分以医院绩效管理的精彩实践,为各级各类医院提供了真正的“样板”。

调研仍在继续,阶段成果汇聚的175家医院的声音,虽不能全面反映考核范围内1000多家三级公立医院的全部声音,但也可管中窥豹,以微知明地反映出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相信在有着“行业瞭望口”美誉的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引起轰动的调研,定不会令人失望,值得关注。

猜你喜欢

研究院管理者公立医院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窗口和镜子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试析公立医院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
从孔子的管理思想谈管理者的自我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