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地理课教学设计探索
——以《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节为例

2020-01-01张晓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西气东交通线塔里木盆地

张晓娟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中学,广东惠州 516001)

1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1.1 知识与技能

(1)根据地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造成干旱的原因。

(2)据图说明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规律,与水源、绿洲的紧密联系。

(3)读图文资料,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3 个线路及其重大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干旱原因、城镇、交通线分布,锻炼学生的读图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意义和沿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升学生综合分析地理知识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意识。

(2)通过课堂活动,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西气东输工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关注边疆和爱国情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2 学情分析

通过第六章《北方地区》和第七章《南方地区》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够综合分析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3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学生活动探究材料,设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地理课堂,激发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同时也获得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4.1 教学重点

(1)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2)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地区发展的深远意义。

4.2 教学难点

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 教学过程

5.1 教师活动

(1)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古丝绸之路”和“第二亚欧大陆桥”从此处经过,但都从盆地两侧绕过,避开了盆地内部,这是为什么?

(2)在干旱的沙漠中,为了开发丰富的油气资源有两条公路纵贯南北,成为塔克拉玛干沙漠靓丽的风景。

5.1.1 新课讲授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说明该地景观特点;胡杨在此地“生而千年不死,死但千年不倒,倒确千年不腐”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塔里木盆地的景观图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喀什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突显该地干旱。

展示“塔里木盆地位置示意图和地形图”,提示学生从海陆位置和地形分析该地干旱的原因。

塔里木盆地看似干旱,但瓜果驰名国内外,真的如此吗? 图片展示库车、库尔勒、叶城、和田、阿图什等地的知名水果。通过图片直观感知如此多的水果,种植所需的水从哪里来?

5.1.2 合作探究一

过渡:如果你生活在此,会选择哪里作为居住地?

合作探究一: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的名称以及分布规律。

(2)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有什么关系?

(3)修建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原因是什么?

修建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会不会使这里的环境雪上加霜环境更加恶化? 阅读材料:“塔里木的沙漠公路”。

过渡: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全国的1/6 和1/4,是一个宝地。我国新疆经济处于发展中,能源需求量有限,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突出。你会如何设计输气线路?采取哪一种运输方式合适? 不输送石油的原因是什么?

在“西气东输线路图”“中国行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上分别找出: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的起点和终点,经过哪些省区和地形区。

5.1.3 合作探究二

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1)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有哪些?

播放视频:“西气东输”。

学生们阅读教材中的西气东输的意义并观看视频,看看是否有需要补充而地方。

这么大的工程对沿线环境的破坏是不是相当的大? 到处都是千疮百孔?

施工现场图片:施工沿线区域不超过28 m,废弃物、土石方回填,植被复原,施工前后自然景观基本保持一致。

(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在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是如何体现的?

5.1.4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是保护沿线青山绿水的生态文明工程

(1)施工前后对地貌进行拍照和对比,确保地貌恢复,并以此作为支付的依据。

(2)全线环境保护工程与主体工程实现三同时。

(3)沿线临时占用农田全部复耕。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突出的贡献。

5.1.5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这里的城镇和交通线呈环状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绿洲上。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富集,西气东输把清洁能源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地区,促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西气东输一方面使塔里木盆地万古荒原焕发出勃勃生机,另一方面为我国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我们要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积极为生态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5.2 学生活动

(1)干旱,观看图片,直观感受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干旱。

认真读图,回答问题。

(2)进入学习情境,积极思考作答。

对“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分布图”地理信息的认真分析,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

(3)阅读材料,分析思考。

读“中国地形图”“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布图”“中国工业基地分布图”“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

在学案上标出西气东输一期、二期线路起点和终点,经过的省区,地形区。

(4)仔细阅读材料,认真观看视频,通过观察、分析、对比,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5)阅读文字,观看图片理解西气东输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很小。

阅读材料,主动分析思考,认真交流并得出结论。

(6)阅读材料,通过具体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措施感受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

(7)对所学知识进行反馈巩固

(8)倾听、回顾所学内容。

5.3 设计意图

(1)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干旱的宝地”矛盾性的标题呈现出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显著特征。

(2)通过胡杨树令人称奇的千年原因,激发学生探索欲,得出塔里木盆地干旱的自然特征,然后找出原因。

(3)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景观,推理出气候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形成规律性认识。通过成因分析,学生的逻辑思维流畅,能有效地理解知识。

(4)讲完干旱荒芜的塔里木盆地之后,接着展示会形成强烈反差的驰名国内外的水果,促使学生去探究其中的原因。

(5)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的地理知识的能力。

(6)水源、绿洲、城镇、交通线的分布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影响以及制约。

(7)修建公路是为了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沿线采取的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对环境的保护有长远的意义。

(8)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9)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气东输,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铺垫。

(10)让学生深刻认识西气东输作为国家性战略工程,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11)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树立人地协调观和生态文明意识。

(12)让学生辩证地对待自然和人类的关系: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资源;但是过度开发资源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发展学生地理思维。

(13)补充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伟大工程西气东输的认识。

(14)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树立人地协调观和生态文明意识。

(15)让学生辩证地对待自然和人类的关系: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资源;但是过度开发资源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发展学生地理思维。

(16)补充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伟大工程西气东输的认识。

(17)评价学习效果。

(18)突出教学重点,强调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

6 教学反思

(1)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板图板书可以结合更加紧密,强调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共同影响。

(2)绿洲的水源学生答河流,教师引导到内流河,最后过渡到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它们之间的关系没有讲到位。

(3)对塔里木盆地水源、绿洲、城镇、交通线分布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不够透彻。

(4)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什么区域(应该明确东部中部西部),中国三大经济带的知识需要补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输送到哪几个工业基地。

(5)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深刻意义,虽然在讲授过程特意把视频与教材紧密结合,但对学生来说也许略显生涩。

(6)设计活动“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是如何体现的”,局限于教材,材料偏少,学生理解也许不深刻。

(7)生态文明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人为痕迹明显,不够自然。

(8)最后的课堂小结,如何用自身行动来保护生态环境,体现人地协调观,提高地理实践力。但是由于时间所限,遗憾未能展开。

猜你喜欢

西气东交通线塔里木盆地
观《绝密使命》感言
中央红色交通线:生生不息的“红色血脉”
赤枣子.西气东输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北部三道桥潜山结构与储层特征
轨道交通 “风景”独好
塔里木盆地玛扎塔格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喝醉的线
MARK VIe控制系统在西气东输管道上的应用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