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综述
——基于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分析
2020-01-01赵艺辰
赵艺辰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产业转型升级是产业从低端到高端、从传统思维到现代思维、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依靠单一要素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转变过程[1]。根据《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9)》的内容可知,2018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21亿人次,增速为5.0%,全球旅游总收入已达5.34万亿美元,增速为5.34%。因此,旅游业作为当前全球快速发展的产业,其发展过程更需要旅游业自身不断优化、提升,进行一定的产业转型升级。国内关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2],尤其是自2008年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国家战略以来,更是形成了研究热潮。尽管我国有关旅游产业转型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及可改进之处,如研究内容多以中宏观为主,从微观角度研究内在作用机理的仍较少,缺少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研究等。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国外旅游产业转型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从中学习可借鉴经验。本文通过利用SATI分析工具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对研究样本内容的总结归纳,梳理国外旅游产业转型研究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热点及主要研究内容,以期为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一、文献整体状况分析
由于国外同我国存在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旅游发展历程以及语言翻译的局限性并没有直接与“旅游转型升级”对应的概念[3]。为了便于分析,本文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将主题词“tourism industry”及“transition”“transformation”“initiative”“optimization”和“upgrading”分别结合,并通过相关文献阅读剔除不相关文献,共计获得164篇英文文献。
(一)时间演化特点
根据所搜集到的英文文献,对其每个年份发文数量进行统计并绘制折线图(见图1)。所搜集到的国外最早关于旅游产业转型的文献始于1993年,是由WATKEYS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探讨南非的马普塔兰地区进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建立保护区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4]。自1993年起,国外有关旅游产业转型的发文数量呈现出曲折上升的趋势。2008年之前,国外旅游产业转型相关研究进程处于缓慢发展阶段,相关文献较少,主要是从国家战略角度阐述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性。自2008年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化,涌现了大批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角度研究旅游产业转型的文献。同时,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从新兴的旅游业态角度研究旅游产业转型的文献。由此可知,国外研究旅游产业转型的文献不仅从数量上处于递增状态,而且其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内容也日趋丰富。
(二) 空间分布特点
就空间维度来看,国外研究旅游产业转型的国家分布较为分散。从1993—2019年国外旅游产业转型文献前10名国家可知(见表1),美国在研究旅游产业转型的发文数量上占据优势,其次为中国、澳大利亚、英国等。但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可知,西方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其有关旅游产业转型的研究内容大多偏向于微观,如为某一酒店或某一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不同于西方国家,东方国家特别是我国学者发表在外文期刊上的文献大多运用面板数据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必要性等,研究内容不同也体现了东西方制度的差异。
资料来源:作者搜集整理所得
表1 1993—2019年国外旅游产业转型文献前10名国家及其发文数量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统计
二、基于共词网络的研究热点梳理
(一)高频关键词统计
关键词是对文献内容的浓缩,通过分析共词图谱,更易把握学科的研究热点[5]。因此,本文首先将文献样本信息导入SATI软件,对关键词进行提取及频次统计,共提取100个高频关键词(见表2),国外旅游产业转型相关研究的关键词分布较为分散,除去“tourism”这个主要关键词外,以“sustainable tourism”及“sustainable development”出现频次最多,这说明国外旅游产业转型的方向更看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其他较分散的关键词中,也可看出国外旅游产业转型更倾向于一些新兴的旅游业态,如“volunteer tourism”和“rural tourism”等。在旅游产业中的下属领域酒店业中,则更加倾向于从社会责任角度来推动酒店业的转型升级。总体而言,国外旅游产业转型研究中对研究领域的划分更为细致,研究角度更为具体。
(二)核心指标测算
对SATI软件提取的100个高频关键词所形成的共现矩阵进行处理,利用Ucinet与Netdraw社会网络分析工具绘制知识图谱,并对其网络密度及相关中心度进行测算(见表3),定量展示国外旅游产业转型研究领域核心要素。网络密度反映了研究网络中各节点的联系紧密性[6],经测度发现国外旅游产业转型研究领域的网络密度仅为0.029,数值很小,说明该领域知识点间交互较少,关联性较低,研究内容不集中。中心度则反映了各节点在研究网络中的重要性,如果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存在联系,存在越高的中心性则意味着该节点对其他节点影响较大[7]。
其中度数中心度主要反映节点在网络中的核心度,其值越大,越接近网络核心。从表3可知,“Airbnb”“hospitality industry”“cruise”等关键词具有较高的度数中心度,说明其为当前主要研究区域及热点,从中也可看出国外对旅游产业转型的关注多发生在新兴的旅游企业及旅游业态上。接近中心度反映的是某节点到其他节点的平均距离。“tourism”“sustainable tourism”“transition”等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间距离较短,接近中心性较小,说明在研究网络中具有重要地位。除此之外,“tourism”“sustainable tourism”等关键词拥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说明这些词在旅游产业转型研究中起到了关键的媒介作用。
表2 国外旅游产业转型研究领域前20高频关键词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统计
表3 国外旅游产业研究领域关键词中心度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统计
(三)知识图谱绘制
为进一步分析关键词,利用关键词在期刊文献中共同出现的频数,生成一个100×100的共词矩阵[8],并利用Netdraw绘制国外旅游产业转型研究的知识图谱(见图2)。图中节点大小代表共现频次,节点越大,共现频次越高,关键词间关系越稳定[9]。从图2可以看出,在样本关键词中,“tourism”“sustainable tourism”“transition”等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的相关程度最高,是旅游产业转型研究的核心问题。 而从整个网络图的形态来看, 目前国外旅游产业转型研究领域形成了比较核心的研究热点即可持续旅游问题, 同时也零散地分布着其他研究问题, 如邮轮旅游等,这说明国外旅游产业转型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较为丰富。
三、主要研究内容
为进一步了解国外有关旅游产业转型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所搜集到的164篇英文文献进行详细阅读。最终对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三大类,分别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必要性分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以及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必要性研究
由于旅游产业转型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成功的旅游产业转型不仅会使旅游产业自身获得可持续发展,更会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旅游产业自身角度来看,旅游产业的转型有助于旅游产业自身的升级进而促使其可持续发展。如Nermin通过采用AHP-SWOT方法为土耳其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出建议[10]。从经济角度来看,旅游产业的转型更有利于将循环经济纳入旅游领域中,使旅游资源得到循环利用,进而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11]。除此之外,旅游产业的转型必然会产生一些新兴的旅游业态,如邮轮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部分,其发展也为港口城市带来了大量经济收益,使当地经济发展更加可持续[12]。从社会角度来看,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及转型同样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转型[13],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保障社会的安定、促进社区居民间沟通等。具体如May从社区适应力方法入手,以北卡罗来纳州的沿海地区为研究地,认为为更有效地促进社区适应性以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居民应从以商业捕鱼为基础的生计转换到以娱乐和休闲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并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14]。Chen研究发现在日本乡村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发展乡村旅游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龄化社区的就业问题,为其社区带来了活力,缓解了社会矛盾并最终使得社会发展更加可持续性[15]。从环境角度来看,在气候变化的时代,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关注越来越多[16]。而旅游产业的转型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这对促进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必要性。Bella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研究法国污染排放、GDP水平与旅游流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检验1995—2014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的有效性更进一步阐明了为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转型具有必要性[17]。综上所述,国外研究已从旅游产业自身、经济、社会及环境可持续发展角度验证了旅游产业转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资料来源:运行Netdraw软件得到
(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往往会因为不同的国家地域和不同的领域产生差异。由于旅游产业包含范围较广,通过文献分析将其重点分为旅游业以及酒店业。
1.旅游业
从外部来看,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往往会依赖于其自身环境所拥有的外部优势,如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等。具体如Ounanian认为丹麦沿海地区旅游产业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保证它的资源优势,具体做到保持旅游业和渔业之间的真实性[18]。 Pechlaner研究得出格鲁吉亚应该充分利用它的政策优势,特别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利用其全球贸易和基础设施项目促进本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19]。Crawley通过对缅甸的研究,发现其旅游产业从“旅游贱民”到“旅游新星”的转型成功,主要依赖于国家政府的重视以及生态旅游的发展[20]。Andrade通过对俄罗斯旅游业进行历时3年的研究,发现推动其旅游产业转型的路径包括新的边境政策及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目的地形象和可持续管理等[21]。从内部来看,旅游产业自身的集聚现象也会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这是由于集聚效应同样适用于旅游经济学,导致旅游产业集聚状态下旅游企业的交流更为频繁,使得消费者多样化的偏好更易被满足,进而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22]。而旅游集聚所带来的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是影响旅游业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23]。再加上旅游业中的合作商业正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它打破了传统的价值链,也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升级[24]。综上所述,国外对旅游业转型路径的研究主要从对政策、资源、市场外部优势的利用以及旅游集聚内部这两个方面探讨其转型升级路径。
2.酒店业
酒店业的转型升级战略相对于旅游业而言更为单一,因为酒店业具有相同的发展困境与发展目标[25]。而酒店业现在亟须解决的一个难题便是在共享经济时代带来威胁下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据此困境不同学者研究得出了不同的转型战略,如对顾客进一步细分以提高其体验性[26]、保证酒店服务的友好性等[27]。除此以外,酒店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是其转型的必经之路[28]。这就要求酒店业不仅要对自己的经济表现负责,还应该在人权、商业道德和社区参与等问题上采取行动[29]。如Ionescu等人以罗马尼亚酒店业为例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倡议有利于增加其酒店业的市值,进而促进其转型升级[30]。Singjai等人基于泰国酒店的实证数据,运用PLS-SEM验证了酒店业的绿色战略积极的影响它的绿色绩效以及行业竞争力,有利于酒店业的转型升级[31]。Wan等人通过选取澳门11位酒店经理对其进行访谈,发现具有环保意识的酒店更易做出环保举措,如使用节能灯泡等,进而有利于促进酒店业的转型升级[32]。综上所述,国外对酒店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研究主要集中于解决共享经济时代带来的威胁以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1.培育新兴旅游业态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最主要的对策便是对新兴旅游业态的培育,如乡村旅游、邮轮旅游、文化遗产旅游。这是由于新兴旅游业态对于旅游业转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少数人甚至是越轨者的追求可以发展成为主流活动,具有相当大的商业价值[33]。Betzold等人研究得出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农村地区,构造连接农业和旅游业的社会实体是旅游产业转型的成功对策[34]。Mitchell等人以分析驱动路径发展的机制(重组、分层和转换)来理解纽芬兰地区的文化遗产旅游,并发现在支持性制度政策和创新消费者的存在下,企业行为会影响遗产旅游路径发展以及促进旅游产业自身升级[35]。Cisneros-Martlnez等人以西班牙社会旅游最主要的一种形式IMSERSO为例,认为由于社会旅游更考虑环境和社区居民状况,并且保障了在旅游淡季期间创造更多的酒店入住率,这使得旅游目的地更具有可持续性,是旅游产业转型的一个成功案例[36]。
2.推广社交媒体应用
旅游产业相较于其他产业而言信息对称程度更差[37],因此为保证旅游产业的成功转型更需要社交媒体的深度推广,将品牌推广作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工具。这不仅需要社交媒体进行高度互联,保证旅游者信息共享[38],也需要社交媒体及时制止恶性传播,为旅游产业转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Ivanov等人研究得出为保护游客态度不受网上负面评论影响,使旅游产业转型有更为客观的社会氛围,更需要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来保护游客的亲目的地态度[39]。Horng等人以台湾酒店业为例,运用创新扩散理论,验证了组织环境会加强创新扩散对环境市场策略的影响,进一步影响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40]。McLennan等人通过对265篇与澳大利亚旅游和矿业相关的在线报纸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了媒体应如何构建与澳大利亚当前矿业繁荣相关的旅游和矿业问题,进而推动澳大利亚在采矿业迅速复苏的背景下使其旅游产业转型升级[41]。同时,通过对社交媒体的深度利用,也可进一步促进新兴旅游业态的发展,如智慧旅游等,进而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通过社交媒体净化组织环境、社会环境并进一步激发新的旅游业态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的一大对策。
3.借鉴先进技术水平
先进的技术水平是旅游产业转型的助推器[42]。技术将旅游管理和营销从静态和功利性的意义(管理者和游客利用技术作为工具)转变为一种革命性的概念,旅游市场和参与者不仅塑造技术,也由技术塑造[43]。特别是先进技术水平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为旅游业开发广泛的新工具和服务提供了空间,而这些工具和服务又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44]。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总结发现在旅游领域先进的技术水平不单指设备技术上的创新,也包括社会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及观念创新等。在社会技术创新方面,有学者发现社会技术革新使得19世纪英国的酒店业发生了改变,塑造了全新的专业酒店管理格局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45]。在服务创新方面,酒店业可根据各自不同的发展目标进行服务创新,如Warren以住宿供应商为例,通过采用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服务创新模式旨在帮助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更好地衡量服务公司的创新进展,并制定更多相关的策略,以缓解向可持续商业实践的过渡[46]。Piccoli等人通过研究发现酒店业在服务上的创新,尤其是采用IT支持的服务个性化的酒店使其客户服务产生差异化,获得财政收益进而有利于酒店业的转型升级[47]。在观念创新上,酒店管理者及景区管理者更应充分认识到不能单纯依靠技术创新,更应拥有可持续的发展观念,首先在观念上创新进而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如Buijtendijk等人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的荷兰旅游业碳管理应用程序,并对其测评发现仅通过技术创新对旅游产业转型使其更可持续是不充分的,更需要观念上的创新并最终采取协调一致的政策[48]。
四、研究述评与启示
通过共词网络的研究热点分析发现,国外学者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较为分散,其中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其研究热点。而通过对文献的具体研读发现国外有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大方面: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及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总体来看,国外旅游产业转型的相关研究具有如下几大特点。
其一,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定量方法或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为主,主要方法包括了结构方程 AHP-SWOT、多种自然实验方法[49]、绩效分析[50]、分层聚类分析[51]等。除此之外,国外相关旅游产业转型的文章倾向于将多种方法进行结合,以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如Chun-An Chen研究台湾如何旅游产业转型,发展邮轮旅游时,便综合运用了模糊德尔菲法和模糊IPA法[52]。因此,我国在今后旅游产业转型的研究中,应继续探讨新兴的研究方法,并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以保证研究的科学严谨性。
其二,在研究理论上,不再仅限于旅游业的专属理论,而是进行多学科交叉,对其他学科的一些经典理论灵活运用,如创新的三螺旋模型、政治学中的制度逻辑[53]、社会学中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生命周期理论[54]、经济学中的TIC指数及TDC模型[55]、组织行为中的Blakeley模型[56]等。如Ferreira等人便将旅游与地理学相关理论相结合,利用南非全国葡萄酒问卷调查结果, 从节点、网络与景观角度分析了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与转型路径[57]。因此,我国未来研究应充分完善现有的研究理论,借鉴国外优秀理论,进行多学科交叉,以期从更多维的角度研究我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其三,在研究内容上,研究角度更为多样,与旅游产业转型相关,但不仅局限于研究旅游产业转型。而且相较于我国而言,国外相关研究跨度更长,并且更倾向于纵向研究和横向对比相结合[58]。如Lorenzetti等人探讨了尚佩里在1870年至1970年旅游转型为“乡村度假”的路径[59]。Bálint Kádár将布拉格酒店发展模式与布达佩斯和维也纳类似历史旅游目的地进行了比较,进而更好地了解布拉格酒店转型所面临的困境[60]。因此,在今后的旅游产业研究中,我国应尽可能研究较长时间跨度内的旅游产业转型路径,并且可以进行案例对比研究。不断丰富旅游产业转型的研究视角,使其研究内容更为饱满。
总之,尽管我国旅游产业转型的研究具备一定的政策支持,且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仍然存在着研究视角较窄、研究理论不系统以及研究方法不新颖等问题。我国旅游产业转型研究仍应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并拓宽研究视角与研究领域,通过深入研究真正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