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多元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2019-12-31袁野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思政教育网络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行业也迎来全新的变革,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利用网络创新思政教育的模式。本文阐述了网络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网络多元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困境,并针对困境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高校学生网络思政的时效性研究,以此扫清网络给高校思政教学带来的阻碍,开辟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网络  思政教育  综合素养  监督管控  主流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2-0046-02

1   网络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网络为高校大学生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方法

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多为教师机械式的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化的讲解,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不足甚至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到来可以给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新方法,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强的特征通过建立班级学习交流群发布最新的思想理论、著作、观点供学生学习讨论;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讲解思政教育课程内容,集中大学生进入直播空间,引导大学生在直播平台随时提问题表达自身思想;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数据分析的特点,在庞大的数据中挖掘学生思想动态的有效数据,观察系统自动建立的数据分析模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以此来掌握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以上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网络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平台

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技术的代表形式具有很强的平台性,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海量的数据信息,学生也可以随时从网络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思政资源快速获取更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进行课堂任务的布置和信息的及时传达,使网络思政资源能够互通有无、实时共享,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如,高校学生遇到思政學习方面的问题可以利用QQ、微信等学习软件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和解答,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动态强化与学生的互动,扩大思政教育在学生之间的影响力度,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课堂的归属感。

1.3 网络丰富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

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包括方方面面的学习内容,传统的思政教育基本停留在传统教育内容上,[1]很多教育内容存在“说大话、说假话、说空话”的问题,难以契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育内容不能“接地气”,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内容获得进一步完善,学生除了可以通过传统书本授课模式的方式学习相关内容,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查找最新的国家政策方针条例,首听《我和我的祖国》《东方红》等红色歌曲,观看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相关会议视频,收听伟大领袖的重要讲话音频,多样化的思政学习方式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更加立体,同时也将使得思政的教育效果更加凸显。

2   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困境

2.1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容易受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个虚拟隐蔽的空间,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和发布者,信息的共享性使得大众不仅能看到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信息,同时也可以看到低俗、庸俗、媚俗的不良信息,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蔓延整个国家和地区,高校大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下容易收到网络多元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大学生正处于对新兴事物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心智尚未成熟、价值观不稳定、思想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发生动摇,这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极其容易遮盖大学生的视线、模糊大学生的双眼、侵蚀大学生的道德观和世界观、造成意识形态的模糊和价值观的扭曲,严重威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为了使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取得成效,必须及时制止网络的负面影响并发挥网络正能量的辐射带动作用。

2.2 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网络是实体发展到虚拟世界的一个延伸,是时代进步的重要表现,运用网络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是大势所趋,所以这要求思政教育的授体要具备网络教育的思维、信息化素养、政治理念以及一系列的专业能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思政教师对网络充满很大的不确定性,认为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积攒不够,其思想和价值观容易被网络侵蚀,这对学生今后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也极其不利;大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便成为思政教育的主力军,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不具备网络技术、网络平台维护的基本能力,相反信息化素养较高、网络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思政教育工作者缺乏相应的思政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大部分思政教师的网络思维远远落后于学生,不能快速接受网络与思政教学的融合,网络教学能力不足、网络思政教学模式无法紧跟时代潮流,从而陷入“老法不中用、新法不会用”的尴尬境地。[2]

2.3 网络的特性导致高校学生的思政学习效果低下

高校学生正是培养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纳能力交强、思想还未成熟、价值观不稳定,而网络的虚拟化容易使学生摆脱自身角色的束缚,摆脱现实世界中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随心所欲地在互联网上发泄自身的情感,忘记自己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网络的开放性、随意性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使得学生在网络学到的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知识有所反差,这些网络信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和对人生的看法,同时微信、博客、飞信等聊天软件也会大大分散高校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与思政学习无关的内容上,此种局面不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网络的交互性使得高校学生容易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对网络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从而使学生与现实中的人交流减少,极其容易造成抑郁、人格分裂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3   网络环境下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3.1 加强对网络的监督管理,从源头把控风险、绿化网络环境

世界是相对自由的,网络世界也不例外,[3]从世界先进国家的网络管理经验来看,网络世界没有绝对的自由、必须受法律制度和规则的约束,当前,我国要不断完善网络监督管理的法律体系,加强对网络信息与网络环境发展得监管和严格把控,将网络法律贯彻到技术、内容、安全的各个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加紧制定《安全信息法》《网络管理制度》《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制度,加强对个人信息个人隐私的安全保障力度,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公民的表达权、参与权、知情权,切实保障公民的网络合法权益;高校也可以通过制定校园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机制、把网络引发的舆论危机作为学员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制定思政舆情处置危机预防思政问题;通过制定网络安全条例引导高校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树立网络思政教育的思想。

3.2 全面强化思政教育队伍的综合素养

运用网络开展思政教学意义重大,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首先从思想上转变自身想法、对传统的思政教育理念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网络发现特点树立全新的教学思维、创立全新的教育模式,更加深入地加強对网络的,了解建立自己的QQ群、学习交流群,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与学生拉近距离加强沟通,及时指出容易误导学生的网络信息,及时辟谣不法言论,将最新的时事新闻、政治热点投放在教学平台上,利用网络的综合优势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定思想政治价值理念;广泛运用微课、慕课、等微平台进行思政教学、开发课程资源,牢牢把握时代主流、广泛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高校大学生与教师互动学习交流的模式,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政的参与度,鼓励大学生通过网络及时反馈思政教育的问题,营造高校学生风清气正的学习氛围。

3.3 利用网络抢占高校思政教育文化的主流阵地

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积极向上、引导学生三观建设的网站,设置网络的进入权限,在内部网站积极传播主流思想和主流价值观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校思政教师可以运用网络丰富思政教育的素材、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采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引导学生观看《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普法栏目剧、引导学生增强法制观念、强化对社会人生的重要认识、塑造自身的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教育工作者要改变单一的说教模式,不断创新教育模式、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开展思政教学,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对高校学生进行立体式的思想引领,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政治立场等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运用网络思维、网络语言、网络图片使学生得到启迪、凝炼道理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参考文献:

[1] 李洋.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1):103-106.

[2] 李颖,常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J].才智,2019(08):32.

[3] 王晶,吕春艳.新时代下网络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2):145-147.

作者简介:袁野(1991-),男,汉族,山东枣庄人,硕士,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思政教育网络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童诗”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