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教学策略浅探
2019-12-31裴杰
裴杰
[摘要]童話是一种普遍受到儿童喜欢的文学体裁。童话教学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进行童话教学时,教师要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说童话,借助诵读理解感悟童话,通过表演进行角色体验,从而使学生走进童话,感悟童话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童话教学;教学策略;诵读理解;角色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1—0029—02
童话具有趣味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对学生认识世界、感悟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在进行童话教学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不断实践,创新教学方法,力求用最简洁、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习童话,能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巧借插图说童话
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学习没有耐心。童话故事的插图形象具体、色彩鲜明,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插图来引导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同时,通过观察插图,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文本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重要词语,提高对课文的感知能力。
如,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小公鸡和小鸭子》一文,教师先出示小鸭子与小公鸡的图片,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得出答案后,派代表说出是什么动物并讲出这种动物的特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公鸡与小鸭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并将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其他学生给以补充。最后,让学生根据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生字词的意思,感受小公鸡和小鸭子故事背后的主题。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力集中。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质疑、创新。
插图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强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插图能让童话教学充满张力,使童话真正地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思想的启迪。
二、诵读理解悟童话
童话是用最简单的故事阐述深刻道理的文章,其语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具有口语化的特点。阅读童话,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去阅读。阅读经典对话,感悟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阅读优美语段,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好语感,反复阅读童话,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教师课前准备了小壁虎、小燕子、小鱼等卡片,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卡片并黏贴在身上。课上,教师为学生展示壁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壁虎长长的尾巴。观看图片后,教师提问:“如果壁虎的尾巴断掉了,它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呢?”学生思考,并进行回答。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身上所黏贴的卡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将自己感悟到的小动物的情感带入其中。“小壁虎组”的学生读出了壁虎忧伤难过的情感,其他学生则读出不情愿借出尾巴的为难语气。在学生读过课文后,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进行对比,反复琢磨。最后,教师播放无声动画,引导学生根据动画进行配音,再次感知课文内容。多次朗读课文后,学生了解了每种小动物尾巴的用途,感受到了小动物们的不同心情,快速地掌握了课文的全部内容。
充满艺术的童话语言需要学生细细品味与反复诵读。读童话的过程其实是学生个人情感与语言相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诵读童话时,学生逐渐地体会了语言的艺术特点和它所蕴含的特殊情感。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角色体验演童话
童话故事的人物性格特征鲜明,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对话生动精彩。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组织学生对童话进行表演,让他们站在人物的角度去分析人物情感,从而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同时,角色体验表演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课文的重点内容印象更加深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如,教学《动物王国开大会》一文时,教师将课文内容作为剧本,在班级举行了一次课本剧比赛。赛前,教师准备道具、布置教室,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分组,并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排练。排练时,教师提醒学生应注意动作与说话的语气。如,一些带有命令语气的句子要说得肯定、不容置疑。学生表演时,教师为学生录像。最后,学生观看录像,并根据课文内容对自己的表演进行总结。表演时,学生对童话的角色把握十分到位,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了做事要严谨、条理清晰的道理,掌握了童话的主题。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阅读与表达能力。
表演童话故事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这种方法以最直观的方式将课文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动起来的要求。在与他人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懂得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通过对角色的揣摩,学生也了解了每个角色在课文中的作用。同时,表演童话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使学生对童话产生亲近感,愿意去阅读童话、赏析童话。
四、拓宽体悟写童话
童话是用虚构的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其故事情节往往十分精彩,结局令人回味无穷,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有些童话故事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开放式的结局令人无限遐想。在学习童话故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童话故事进行改编,或对童话的结局进行续写。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内容与主题,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写作中更好地学习童话。
如,《小猴子下山》一文,结局是小猴子最后空手回到家中。小猴子回到家中是否明白了自己没有收获的原因呢?如果明白了,它会怎么做呢?如果没有明白,又会有什么结果呢?故事的结局可以无限延伸。教师抓住这个延伸的点,让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前提下,结合课文内容为小猴子续写结局。有的学生写道:“小猴子终于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回到山下后,它重新寻找东西,坚持拿一样东西,最后满载而归。”也有一些学生写出了小猴子最后也没有明白失败的原因,结果在饥饿与孤独中死去。在写童话的过程中,学生自由发挥,不断想象、尝试,写出了各种各样的结局。同时,学生将故事的主题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获得了概括总结思维能力的提升。
编写童话故事是对童话的拓展与延伸,这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的体现。编写童话故事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没有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学好语文,更没有办法很好地融入社会。因此,童话教学应让学生拓宽感悟,敢于想象,续写童话,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总之,童话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敢于创新,从而使学生走进童话,感受童话的魅力,获得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同时,展开童话表达实践,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责编 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