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生活化元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力

2019-12-31马新文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思考数学素养解决问题

马新文

[摘要]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机整合,能让学生在生活中轻松学好数学。教师通过探寻生活类的数学影子、用准生活类的数学元素、灵活设计解决生活类的数学问题来助力学生深入学习,能让学生在生活类的数学现象中建构认知,从而解决问题,使学习更务实、更高效。

[关键词]生活化;解决问题;数学思考;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9)32—0091—02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才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它指明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中找寻有利于数学知识嫁接的因子,使之成为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的资源。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留意学生喜爱的东西以及他们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引领他们去观察、分析、思考、实践等,让数学学习更具活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亲密接触呢?

一、找寻生活类的数学影子

在教学中,要想把数学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就要求教师善于解读教材文本,掌握所教内容与生活有关的因素,再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学生的研究活动提供场所,并创设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感悟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的道理,进而让数学课堂活力四射。

例如,在“简单的周期”教学中,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力公司的工人们安装电线的场景,并引导学生说出工人们的操作要领。有学生说:“先埋下1根电线杆,再埋下1根,2根电线杆之间架起1根电线……”通过其他学生的表述,有学生在倾听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并产生疑问:“电线杆数量和电线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放慢动画,学生根据架起3根、4根……电线杆,形成初步的认知——电线杆数量比电线段数多1。

其次,组织男女生间隔站队活动: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或是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因为是学生自己参与的活动,也是最为真实的活动,因此给学生的体验也是最直接的,学习感悟也是最为深刻的。学生在站队中发现,这样的队形中男生总是比女生多1个人。

最后,引导学生综合分析以上两个教学现象,反思现象背后的数学本质。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和集体讨论得出结论:当两种元素成一列,且首尾元素相同时,排头的元素数量总比另一个元素多1。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把握知识所对应的生活原型,进而创设合适的教学探究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实践、思辨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有效学习。同时,也帮助学生积累有效的活动经验,建构科学的数学模型,为学生高效学习数学保驾护航。

二、用准生活类的数学元素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选用那些紧扣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元素,将它们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自然、熟悉的情景中感知数学,就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观察、操作与辩论提供机会,更为他们的数学思维提供试练场。

例如,在“千克与克的认识”教学中,“克”常见于小包装的零食袋上、饮料瓶上等,学生是几乎不关注的,因而感知是模糊的,印象是浅显的;“千克”的使用范围虽广,但因为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是“斤”,所以学生对“千克”的了解几乎是空白的。这些因素积累起来就成了学生学习“千克”和“克”的障碍。为此,教师就应找准该部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进行有序引导,帮助学生激活原有的生活经验。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陪同家长到菜市场购买食材的经历,并把购买食材的信息与大家分享。学生的汇报有“爸爸买了3斤白菜、1斤肉和1斤鱼。”“奶奶买了10斤萝卜、2斤鸡蛋,还有5斤冬枣”……此时,教师趁势引导学生:“哎!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的汇报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元素,是什么呢?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斤,它可以表示鸡蛋、肉有多重。”“那怎么和老师这节课要讲的单位不一样呢?”通过设置疑问,让学生把注意力聚焦到“千克”上。

其次,教师播放课件,展示画面:1袋面粉25千克,1袋大米20千克,1桶食用油4千克……接着向学生提问:“怎么播放了这么多,都没有看到‘斤呢?是不是老师带来的材料有错误呀?”“不是的,这个我也看到过,我家买过1袋白糖,上面就写着1千克。”学生的陈述让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这些信息有了冲突。此时,教师追问:“千克表示多重的物体?它与斤有关系吗?”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思辨活动。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抛出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在分享中实现思维碰撞:斤是质量单位,是一般性的生活用语,而千克才是真正的质量单位,它是规范的,是具有通用性质的。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教师努力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融合在一起,科学地实施沟通与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究,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让学习充满情趣。

三、解决生活类的数学问题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加强学生领悟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解题能力和积淀数学素养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研究生活类的问题,把它与学生所学知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用知识思考、用知识研究问题的场所,让数学课堂精彩纷呈,充盈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例如,在“圆的面积”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较为系统地整理所学内容,并指导学生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思考相关的数学问题。对此,教师设计这样的一组问题:我们看到的下水道的井盖一般都是圆形的,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万大爷有一块长31.4米的竹篱笆,打算围一块菜地,他怎样围菜地面积才是最大的?

真实的生活化问题,学生司空见惯了,但是从未去思考其中的数学奥秘。对此,教师结合教学,引导学生解密这类现象,促进学生数学思考习惯的养成,加速圆的相关知识的科学建构。学生在同伴互助、师生共探等活动中逐渐领悟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下水道井盖为什么要做成圆形?一是圆的直径是相等的,无论井盖怎样翻动,都不会滑落下去。而正方形井蓋则没有这种特性,它的对角线很长,翻动井盖就不能完全盖住井口。二是周长一样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有利于工人们操作。还有就是圆形的井盖没有棱角,也利于工人们下井进行作业等。

同理,学生还会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原理,推导出万大爷应将菜地围成圆形。当然,随着学习的深入、思维的拓展和视角的演变,学生也会探究出“如果菜地可以利用一面围墙的话,那围成半圆的面积是最大的”问题。

从上述案例中看出,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能帮助学生领悟知识,掌握知识的应用规律,又能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本领,并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会数学思考,学会创新求异。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而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学习更加有效。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化的资源引领学生去解读生活现象,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类活动中促进数学知识的有效建构,帮助学生将数学学习向纵深漫溯,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朝气。

(责编 覃小慧)

猜你喜欢

数学思考数学素养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对初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