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评价诊断功能,强化语文课程指导
——2019年区域小学语文毕业质量测评分析
2019-12-31卓超波
□ 卓超波
毕业质量测评是基于学科质量调查、以达标为核心的标准评价,难度区间一般在0.8~0.85之间。2019年宁波市奉化区小学语文毕业质量测评难度系数为0.85,难度控制在合理、偏上范畴。与往年相比,总平均分略高。
在电脑阅卷系统提供的数据中,笔者侧重选择了两个数据——得分率、区分度,从试题的难度、学生的差异两个维度,对整张试卷的答题情况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发现,“选择字词读音”“理解字词意思”“词语运用”“表达方式鉴赏”“列作文提纲”等五道题目存在数据异常情况,或区分度较高,或得分率过低。为此,笔者特别调阅试卷,分析学生答题思路,展开分析,以期发现问题、反思对策,发挥毕业质量测评的诊断、指导功能。
【题型 1】选择字词读音
单选题:下面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薄(bó)弱 B.榛(zhēnɡ)子
C.炊(chuī)事员 D.驳(bó)倒
【分析】
本题得分率为69.1%,区分度为0.52,是整张试卷中区分度最高的一道题。
本题为基础知识题。测查字音,重点考查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第二声与第三声以及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对于“榛子”这个词,学生在三年级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认读过。学生判断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前后鼻音不分,发音方法有误。为此,笔者又采用随机、连续的方式调阅了两类学校(城区学校和乡镇薄弱学校)的答题卷进行分析。其中,城区学校的学生正确率达90%左右,两类学校差异十分明显。这与人们平时的印象——城区学生较之乡镇学校的学生语音语貌更好、发音更到位、咬音更准确、拼读习惯更好的认知相吻合。可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语音语貌、发音习惯是夯实语音基础的关键。
【题型2】理解字词意思
单选题:根据语境给带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1.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 )
12.多亏“星期五”的鼎力相助,鲁滨孙在孤岛才得以生存。( )
13.夏天,正是白杨树生长的鼎盛期。( )
14.赤壁之战,决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
【分析】
第11题的得分率为35.2%,区分度为0.37。
“鼎”字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一课中出现的“三会”字,要求学生会读、会认、会写,对字义没有要求。“鼎”字构词能力比较强,试题中选用的“人声鼎沸”“鼎力相助”“鼎盛期”“三国鼎立”四个词语皆来自课外,学生主要依靠题干提供的注释、句子的语境以及自己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来进行分辨和判断。从提供的注释来看,“鼎力相助”“鼎盛期”“三国鼎立”的提示很明显,“人声鼎沸”的提示效果最弱。就四个句子所创设的语境来说,“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这一句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所以综合看来,第11题得分率最低,区分度较大,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调阅了这道题全区的得分数据后,发现四个义项的选择人数差不多,可见大部分学生解答这道题时,都没有思路。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学生对科学院的生活场景缺乏认识上。科学院人才济济,大师们会聚一堂,大厅里人头攒动,人人口若悬河,场面好不热闹。这不正像“一锅水沸腾”的样子吗?实际上,“一锅水沸腾”的样子和科学院“人声鼎沸”存在内在意象上的关联。学生要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首先得在脑海里构建起具体、可感的生活场景,然后对“鼎沸”的理解由本义向引申义转换。由此可见,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这一题型看似简单,但背后的答题思路不简单,需要调动的学习方法也不简单。答题者或者根据注释提示,或者联系生活场景,或者运用排除法,或者进行联想推想,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答案。很明显,这种程度的学习思维活动,学生是相对欠缺的。
【题型3】词语运用
单选题:面对外国政府的打压,华为集团______,积极研发自己的芯片。
A.持之以恒 B.迎难而上
C.百炼成钢 D.再接再厉
【分析】
本题得分率83.3%,区分度0.3。
这道题指向积累,指向词语运用,比较典型。“持之以恒”“迎难而上”“百炼成钢”“再接再厉”四个词语意思接近,但是使用上各有侧重。“持之以恒”更强调做事的恒心和毅力,“迎难而上”则侧重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百炼成钢”指在困境中努力拼搏终成正果,“再接再厉”含有持续下去、不断鼓励的意思。要答对题,首先,需要对四个词语的意思有准确的把握,能够区分四个词语之间细微的差异。其次,能够对句子语境保持高度的敏感,体会到“面对外国政府的打压”一句中隐含了华为集团“困难重重、局面艰难”的外部环境,表达了华为集团“不怕困难、迎面而上”的决心和勇气,与后半句“积极研发自己的芯片”应保持前后意思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所以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整体把握、精细感知。通过这道题目,教师需要明白词语教学评价的核心是输出,是运用。日常教学以识记、积累为主要目标,以抄写、听写为主要手段的输入型的教学形态,跟最终的教学评价是不匹配的。教师需要反思和调整课堂上词语教学的重心。
【题型4】表达方式鉴赏
阅读题:文章结尾告诉我们带头的原来是位盲人。这样结尾让读者感受到______。学过的文章中,结尾也有类似效果的课文有《_____》和《_____》。
【分析】
本题得分率53.1%,区分度0.44,满分率13.2%,是除了习作之外满分率最低的题目。
这道阅读题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要求学生体会文章结尾的表达效果,说说自己感受到什么,指向“评价鉴赏”层面。学生阅读文章时要边读边想,设身处地,深入体会,才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和判断。但是这种感受的角度是多元的,可以指向内容,比如读出盲人的品质;可以指向情感,表达对盲人的敬意;还可以指向表达,体会结尾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那么,这道题是不是具有这样开放式的结构呢?不是的。后半部分题干“学过的课文中,结尾也有类似效果的课文有《_____》和《_____》”,通过关联学生的学习经验,暗示、强化了题目的表达指向。所以学生需要对整个题干的意思有完整的理解、把握,才能摸准命题意图,贴合要求作答。这道题对阅读思维的要求较高,尤其是整体的、准确的、联系的阅读思维。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指向内容、情感的答案较多。显然,这部分学生没有整体地理解题目要求、把握命题意图。下面是部分学生的答案。
这三份指向表达的答案中,前两个学生用“意外、惊讶”“不可思议、出人意料”这样的词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意思是有了,但是表达得比较突兀,与文本内容缺乏勾连,没有说清楚“意外、惊讶、不可思议”等感受的具体内容。第三个学生的答案“盲人的精神很可贵,同时也让我们恍然大悟领头的人为何总是摔跤,意味深长”做了具体说明,不仅完全领悟题目要求,而且还很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从对盲人的印象说起,再说到自己的阅读感受,从内容到形式,两层意思用“同时”连接,语意连贯,条理清晰,完整、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阅读体会。两类答案,彰显的是两种不同水平的阅读思维。
【题型5】列作文提纲
习作题:先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图表给习作列提纲。
【分析】
本题得分率为76%,区分度为0.39。
近几年来,宁波市奉化区语文毕业卷命题坚持保留“作文前先列提纲”这个题型,以此体现对学生构思、立意、选材、谋篇等习作思维的评估导向。统编教材将列提纲要求放进习作训练中,也证明了这样的坚持是正确的。近年来我区学生的列提纲质量有所提升。从2019年的毕业卷来看,提纲形态较多,有导图形式的、分条目结构化的、片段形式的、框架式的;提纲层级有变化,出现了二级提纲(见下图)。提纲带有非常明显的校际、班际特征,反映出平时各学校、教师对学生习作思维的训练情况。
列提纲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学生对习作题题干中的信息提取得不完整;二是结构缺乏条理性;三是提纲和作文脱节。列提纲不是目的,而是学生提升、优化习作思维的手段。教师需通过列提纲强化学生整体把握、有目的表达的能力,自身也要加强对列提纲指导的研究。
综上所述,语文毕业质量测评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基点,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品质、学习方法与策略等进行综合评定。就测评结果来看,语文教师的课程认知、课程能力与学科素养、教学理念之间存在落差,使“教”与“评”错位,导致学生平时所“学”非期末所“考”。这是造成学业质量徘徊不前的关键原因。
2019年秋季,全国统一使用统编语文教材。该套教材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显化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构建了清晰的学科素养能力体系和操作系统。学好、用好新教材,能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不匹配、学生所“学”非所“考”的现象。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处理好教材、教学方法、学业评价间的关系,使毕业质量测评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