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堂节奏的调控方略
2019-12-31陶江明
□ 陶江明
正如肖绍国老师在《课堂节奏的修辞化解读》一文中所说的那样:一堂好课,在教学过程展开后,课堂节奏便迅速拉起,并且很快建立一种“模型”。譬如听一堂动静交错、疏密有致的课,听到极动时会不知不觉地等待极静的复返,听到大起时又会不知不觉地等候大落的回归。可以说,节奏是一堂课的灵魂,而把握语文阅读课堂节奏的关键是构建符合学生学习心理预期、尊重语言文字特点和运用规律的课堂格局。
一、类比——读写结合,言意互转
类比是运用比较类推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类比在教学中运用得相当普遍,即把同类型文章或同一篇文本的相关并列式段落拿来做类比分析,发掘文本在布局谋篇、构段表达等方面的一般规律,进而迁移运用。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故事中有相似的结构段。遵循“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教师将教学重点聚焦在“两次练习眼力”的内容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深入推敲。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借助关键词,复述练习眼力的过程—研读关键词句,体验苦练与成效—类比发现,关注写法。学生通过比较研读,发现了构段方式与语言表达上的规律:这两段文字都是按照“怎么练、练得怎样”的结构进行叙述的,且通过离奇的想象将两次练习眼力的神奇效果刻画得淋漓尽致。随即,教师适时地以“开弓放箭除了练好眼力之外,还得练好臂力”为写话切入点,引导学生重点写清楚练习的过程与成效。因为有了复述做基础,有了具体研读两次练眼力的内容做支撑,学生能够运用动作描写、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续写。显然,上述读写结合点的设计,让学生有话可写,有章可循,同时促进对文本的理解,真正实现“言意互转”。
纵观整个教学流程,遵循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类比分析”与“读写迁移”的过程中,课堂呈现出明快的节奏,显得“收放自如”。
二、对比——聚焦矛盾,延展体验
对比,是把具有显著差异和内在矛盾的对立双方关联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能充分激化事物之间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教师可以选择文中刻画人物、体现主体思想最精彩的段落组织教学,萃取这些段落中表示矛盾冲突最尖锐、最紧张的词句,促使学生在比较鉴别中获得启发,在不断揣摩、理解和释疑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一个“揪”字可谓传神地刻画了老汉的高风亮节。教师可从大处删繁就简,从小处精打细磨,将教学内容聚焦在“揪”字上,同时整合下文“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学过程如下:图文结合,丰富“揪”的理解—研读“推”字,感受父爱如山—激发矛盾,升华“揪”的内涵。
基于教学内容的整合与重组,教师让学生从“揪”和“推”这一对反义词所在的语段中,读出两者内涵的不同,再通过对比研读愤怒的一“揪”与充满父爱的一“推”,引发思考:“这一推饱含了父亲如山般深沉的爱,又为何还要义无返顾地去揪呢?”学生读出老汉着实揪得痛心,从而升华了“揪”的内涵。这种借助人物内心矛盾冲突而形成的戏剧性的反差,往往能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极其强烈的心理变化。
三、层递——一咏三叹,加深感悟
层递,就是连用结构相似的语句表达层层递升或递降的意思。教师往往借助一唱三叹的引读,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反复揣摩语言形式来加深理解和感悟。
《桥》一文中,作者运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洪水,以洪水的变化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既是文章的写作特点,也是教学难点所在。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出描写环境变化的句子,集中研读体会后,将它们和老汉沉着指挥、坚守阵地的语句融合对照参读,铺设三个情境,立体多维地推进教学。
师:就在木桥前,在没腿深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
生:他像一座山,巍然屹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师:就在木桥前,当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时,老汉完全可以和儿子一走了之,但是——
生:他像一座山,巍然屹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师:就在木桥前,哪怕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老汉和儿子其实还有逃生的可能,但是——
生:他像一座山,巍然屹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体会环境烘托的表达效果”一直是教学的难点,通过引读的形式,师生合作,营造出一咏三叹的语境氛围。正是师生三次声情并茂的对读,巧妙绕开了对“老汉如山”的苍白演绎和浮泛阐释。学生在反复的吟诵中,深切感受到在滔滔洪水中,唯有老汉一直坚守在木桥前,他就像一座山巍然屹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使老汉如山的形象越加明朗、丰满,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
四、通感——情韵在胸,丰富认知
所谓通感,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官间的相互融通。语文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艺术通感,在课堂上打通学生的各类感官,让课堂节奏呈现出“和合”的境界。
《桥》整篇文章萦绕着悲壮的情绪,结尾处这种情绪被推到了极致。悲壮气息是通过短句成段这一写作手法表现出来的。那么,如何将体味文本语言的表达特色与感受人物形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呢?教师可以对文章进行整体的回顾,通过师生合作、重塑意象,真正形成教学的“通感”,使得学生对于文本人物的形象有清晰而丰富的认识。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师:故事的结尾只有短短37个字。而作者竟用了4个自然段来呈现。孤零零的几个字成为一段有必要吗?为什么不将它们整合成一段来呈现呢?
生:短句成段更显悲壮色彩,更具视觉冲击力。
师:让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到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结局。
(伴着《goodbye》的音乐声,字幕式呈现故事结局)
师:五天以后,洪水退了(擦去板书“洪水”);那位受全村人爱戴的老汉牺牲了(擦去板书“老汉”);那个曾经还鲜活地在人群中求生的儿子被洪水吞没了(擦去板书“儿子”);河上那座老汉用生命架起的木桥也被洪水吞没了(擦去课题“桥”)。只有逃生的人们最终活了下来。
以上设计,在比较具体言语形式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亲近文本,品味语言,进而体会文字表达的情感与意境。通过音乐与文字的交融、渲染和深情诵读,学生深切体味简短文字背后的那份震撼与感动。教师巧妙借用板书,整体回顾环节,营造了情感高潮。随着板书一个一个慢慢地被擦去,学生感受到了老汉牺牲的价值,悲壮的气息更是久久地停留在课堂中。学生的所有感官系统被彻底打通,老汉如山般高大的形象早已悄然屹立在心中。
五、婉言——一路酝酿,激发共鸣
婉言是汉语中一种比较古老的修辞手法。话语人通常含蓄艺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语文教学为例,课堂一定有一个主体“话语”目标,即所谓的“中心主旨”。为了开发这个主旨,教师往往会想尽办法,迂回委婉地朝着主题进发。比如,以巧设“教学暗线”的方式,静心铺陈,为学生一路酝酿情绪,等待最后的情感爆发。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一文用笔细腻,情感真挚,以嘎羧临死前的反常举动为写作契机,抓住神态(眼神)、动作等细节描写,深入刻画、塑造了一头战象的光辉形象。经过文本细读,教师最终锁定课堂话语目标为“战象的尊严”。为了让学生产生共鸣,在课的结尾处安排了如下环节。
师:嘎羧走了,它静静地走了……它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还记得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吗?
生:无力的眼睛;一双烧得通红的眼睛;一双泪光闪闪的眼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师:让我们再次回眸,回眸这双震撼我们心灵的眼睛!
这一教学环节有着明确的教学任务——写下对战象嘎羧想说的话语。教师以“嘎羧眼神的变化”为教学暗线,设置了婉转的表达程序:回忆嘎羧的眼神—回眸嘎羧的眼神—谈对嘎羧不同眼神的体会。随着情节的循序推进,学生的情绪也被带入其中。尤其当投影集中标红呈现嘎羧四次眼神变化的词语时,学生无不为之深深震撼。教学至此,背景音乐徐徐放送,教师深情诉说:“现在把所有的眼神联系在一起,把所有的眼神聚焦在一起,把所有的眼神糅合在心头。当我们再次回眸这双震撼心灵的眼睛时,你们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至此,学生的“情感诉求”与“表达欲望”喷薄而出,他们时而用心揣摩,时而动笔写话。在交流环节,随着学生饱含深情的诉说,课堂氛围渐入佳境。“这是一双震撼心灵的眼睛,这是一双发人深思的眼睛,感谢作者为我们刻画了这样一双带给我们无尽思考与感动的眼睛。正是这双眼睛,让我们渐渐地读懂了嘎羧的内心,读懂了嘎羧作为一头战象最后的尊严”,教师的结语一出,学生的“心理预期”得以印证,整个课堂也在学生情感的巅峰处戛然而止,令人无限回味。
六、白描——凝练写意,凸显重点
白描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课堂教学亦应如此:一节课应有所取舍,不能按部就班,平均用力。教师应当创生性地裁剪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再创。
《最后一头战象》一文中,有大量笔墨描写嘎羧离开村民,回到“百象冢”自掘坟墓,庄严归去的情形。“忘不了村民”这一部分内容与“战象的尊严”这一主题目标关联不大,教学中可以适当进行弱化处理。教师先用语言过渡:“面对着熟悉的江面,遥想着熟悉的情景,它知道它真的要走了。它将这所有的一切,都留在了它的眼中,如同回光返照一般,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然而,纵使有百般的不舍,纵使有百般的留恋,嘎羧还是要离开了。”随即,字幕缓缓呈现如下诗化内容。
教师通过诗化处理,将文章中“告别村民、自掘坟墓”的相关描述凝练成诗意的文字,避免平铺直叙,加速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教师请一名学生伴着音乐深情诵读,学生自然将目光聚焦到这些富有温度的文字上。种种莫名的伤感在学生心间萦绕流淌。
以上列举的只是小学高段叙事性文本中较为典型的一些课堂节奏调控方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预期与文本语言的特点、规律,综合运用相关策略来组织课堂教学,逐渐形成“急缓有致、虚实相融、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品味语言,发展思维,得到语文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