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时光机隆冬将至,看古人如何优雅过冬
2019-12-30夫子
夫子
隆冬时节,古人没有暖气、空调等现代设施的加持,没有电热毯、暖宝宝等御寒神器的护佑,他们是怎么熬过漫漫寒冬的呢?
吃火锅,饮美酒
御寒第一步,从吃开始。
冬天吃什么,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大话题,而火锅从来就不只是现代人餐桌上的宠儿,古人以食御寒的办法也是火锅。这门饮食艺术在商周时期就非常流行。
商周时期,青铜器文化高度繁荣,人们常常用青铜器盛满菜做火锅,不过当时的器具较小,只够一人食用,故称为“小火锅”。
之后火锅变得普遍起来,类型也更加丰富。在历朝历代的文物中都有火锅出现,汉代甚至出现了分格鼎,类似于现在的鸳鸯锅。辽代壁画中还出现了涮火锅的吃法。
除了火锅,美酒也是古人驱寒必备的饮品。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就写到自己雪天饮酒的经历。“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最终“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看来,在古人心中,与大雪天最配的应该是煮一锅火锅,温一壶美酒,与二三好友畅谈吧。
手炉、汤婆子不能少
以食御寒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为了找到经济实用的御寒良方,古人可没少在日常器物上花心思。
火盆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御寒用具,富贵人家的火盆做工精美讲究,寻常百姓家里的火盆则多用泥土制成,虽然简朴,却是冬日里取暖的最重要器具。
在古代,贫苦百姓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天并非易事,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便生动地描绘了贫苦百姓在寒冬里的艰辛与窘迫。
手炉、汤婆子是古人的“暖宝宝”和“热水袋”,它们既是古代御寒神器,也是現在大部分宫廷剧中的常客。手炉多为铜制,炉内装有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
汤婆子一般用铜或锡制成,里面灌热水,主要用来焐脚,既可随身携带,也能放入被窝中,故又称为“脚婆”、“汤媪”。苏轼在冬天送给友人杨君素的便是汤婆子:“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裹之,可以达旦不冷。”黄庭坚亦有“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到明”的诗句赞美汤婆子带给他的冬夜温暖。
屋中的“供暖系统”很重要
古代宫廷中为了保暖,往往采用大规模的“供暖系统”。
早在秦代,宫廷中就已经开始用火墙和壁炉维持室内温度。火墙是空心墙,墙下有火道,热力可顺着空心墙传递到整个大殿。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温暖如春。
汉代,宫中设有温室殿,以花椒为泥涂室做保温材料,再挂上锦绣壁毯,设屏风,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地上再铺上西域毛毯。在这样的房间里生活,冬天自然不会感到寒冷。这种以花椒为保温层的方法被后人效仿,《世说新语》载,西晋首富石崇“以椒为泥涂室”。而南北朝时期诗人庾信《梦入堂内诗》中也有“香壁本泥椒”的记载。
九九消寒图,文人雅士必备
按古代历法计算,从冬至算起,以九天为一单元,连数九个单元,到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明代时,又出现了一种九九消寒图,以便一天一天数过这八十一天,表达一种迎春的殷殷心意。一般来说,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均为繁体字,每字九画,共九九八十一画,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笔,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人们称其为“写九”。
更具有雅趣的九九消寒图则采用图画的形式,也称“画九”。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在寒梅图的一侧常常写有“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初回。梅花点尽无余日,看到今朝是杏株”的句子。当八十一朵梅花被填满,春天也就悄然而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