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设市区一体化的科技孵化综合体的探讨

2019-12-30祖宏涛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21期
关键词:扶持政策众创空间孵化器

祖宏涛

摘 要:为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培优做强科技孵化平台,建立科技孵化市区“一盘棋”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国家级孵化器品牌影响力,提出协同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合作模式和发展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业;孵化器;创新;众创空间;扶持政策;合作共建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21-0237-02

0 概述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也称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起源于本世纪后20年后,在1987年中国华中地区的大武汉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全国上下,到处都时,数量巨大了,孵化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随着国家双创事业的推动,中国的孵化器队伍已经规模较大的,数量位早已居世界前列,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肯定是老大的地位。有人把科技孵化器形象的比喻为“高新技术企业摇篮”,它培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让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先后涌现出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成熟企业,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鲜的、有活力、数量大的后备力量,而且一批的毕业企业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的科技创造做出榜样。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重要因素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已形成中国的特色并开始呈现不断创新的形态。近年来,孵化器正朝着网络栅格、模式多样化、功能和服务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多方向同步发展。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过程中,在创业投资、综合服务、信息共享、合作交流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与探索。目前约有80%以上的孵化器以创投基金、孵化贷款、小额担保公司等多种形式对孵化企业提供贴息、投资及担保等多种方式的金融服务。截止2017年底,长三角华东地区、珠三角华南、京津地区及其它中心城市地带已建立孵化基金达数百亿元,形成一支专业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投融资队伍,提供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许多科技孵化器将财税、企业管理、投融资、科技、市场推广、人力资源等中介机构引入其中心,一能做到政府給创业企业的优惠政策服务到位,二可以为创业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搭建一个功能全面的服务平台。目前,孵化器运营已形成多元化发展,但主流孵化器运营模式如图1。

1 发展现状

安徽省某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该市唯一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00年4月正式运营,经过一、二期建设,2012年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认定,目前拥有占地10亩(同时间成立的芜湖国家级孵化器占地150亩、马鞍山国家级孵化器占地198亩)、1.7万平方米孵化场地(其中,0.6万平方米是30亩地抵租经开区闲置厂房),并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实习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业咖啡、科技图书馆、创业大师辅导工作室等。

成立以来,市创业中心以科技型创业企业为主要孵化对象,通过开展创业培训和辅导、孵化服务咨询,提供研发和试制平台、经营的场地和共享共性设施,以及国家政策、相关法律、财税金融、企业管理、资质认证、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服务,为我市科技创业者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目前已累计孵化企业250余家,毕业企业48家,培育出一批如和兴化工、恒昌机械、精科机器、华业香料、佳乐机械、长谷川船舶、同博科技等优秀成功企业,其中15家成为高新技术企业,4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科技(创)板挂牌企业11家,日益发挥出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集聚、示范和带动作用。

2 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多数是综合性孵化器,专业性孵化器正在初步发展中,现在面临着要从经典的综合型的向现代多元的专业化孵化器发展的转变;以前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孵化器,几乎都是公益性的综会孵化器,随后又出现了大学、研发机构、国有企业的专业孵化器,再后来慢慢的发展到的社会化投资的的多模式多功能的孵化器,现在已经是社会公益性、非营利性或营利性孵化器共存的多元化发展时期。科技创业应由单一依托科技资源向多种资源整合的方式转变;由在大学、研究所院、高新区建立向以周边辐射的发展;由只建立孵化器向建立以孵化器、众创空间为核心,以网络、创业资本、服务中介和研发机构共同合作的创新创业的孵化体系转变。

随着深入改革开的前行和孵化器的自我发展和深代实距,孵化器是近30年来才出现的新生事物,他的运行中会出现很多冲突,如体制与机制的碰撞、实际现实与理论教条的矛盾、认识与理解的差异,经典公益性、事业型孵化器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孵化器管理人员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太多的地方出现重硬件建设、轻服务质量、数量迅猛增长、但是孵化服务单一且管理滞后,相当一部分孵化管理服务从业人员不具备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的基础能力和发展眼光,对入驻企业缺乏判断和识别能力;有些地方的孵化器成为了房地产行业的附属物,硬件建设豪华,但软实力不足,导致孵化器建设费用和运营成本巨大,最终会影响到创业企业,对创业企业和孵化器双方发展都是极为有害的。

某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做为国家级孵化器现有的条件(硬件、平台、型态、功能、服务体系等)已不适应创新驱动战略对科技创新载体的要求,也不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所需要的平台条件,创新要素聚集对科技创新载体的要求(平台、型态、功能、科技服务体系等)。随着政策透明化和周边孵化园区“免、补、贴、送”等“真金白银”系列政策惠及,国家级孵化器科技孵化工作缺乏政策支持,难以集聚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也满足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需求,无法发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品牌效应,以致于在全国86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评价结果中,作为该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仅位列C类189名(其中:A类140家优秀、B类347家良好、C类347家合格、D类29家不合格)。

3 有关建议和探讨

为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培优做强科技孵化平台,建立科技孵化市区“一盘棋”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国家级孵化器品牌影响力,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和认真研究,特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3.1 建设大平台、统一功能、分区规划

建议市科技局牵头,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龙头,整合全市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创业资源,建设“某市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孵化综合体”,根据功能区划分配入孵企业,逐步形成“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空间链,加速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全方位支撑服务平台,形成从项目初选到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完整孵化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壮大,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孵化,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A区(市创业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智能制造、电子商务、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中心区;B区(市筑梦新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四新经济区,金融服务区;C区(市高新区生命科技园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生物医药、加速器;D区(市经开区滨江新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

3.2 提供大服务、管理体制分主辅

一是加强各孵化器现行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优秀管理人才的绩效奖励机制,提高管理服务能力。二是引进专业化的管理人员或管理团队,进行孵化管理的指导、协助或委托代管。建立全市统一的创业导师机制,聘请市内外有企业经营经验及培育创业企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基金管理人等担任。三是以A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主,B、C、D區省级孵化器为辅,建立全市孵化器服务联盟,整合全市孵化资源,共享创业导师、创业辅导、商务服务、管理咨询、投融资、工业设计、行业培训、项目申报等各种服务资源,打造全市孵化服务链,为创业者们提供优质服务。

另外初创型的中小企业一般因为资金不金,很难计划采购一些大中型仪器设备和价值较高的开发工具,缺少一种公共实验室、共享技术服务平台、特种研发实验平台及软件开发平台已经成为制约科技企业创新能力、技术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孵化器首先要建设和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做为专业功能孵化器基本条件,逐步建立包括公共实验室、大型通用仪器、中试车间和通用测试平台在内的技术创新和孵化条件;再就是积极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联接区域内的科研院所、检测技术机构,与高校合作制度化的技术支持网络体系,帮扶被有需求的创业企业解决各类技术难题;三是整合当地的主导产业和技术资源优势,孵化器的发展走专业化道路,确定专业化发展方向,如在人工智能、生物医学、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创新等方向上,为入孵的初创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和技术条件。

3.3 出台大政策、各区独立运营

建议制定专门针对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企业的统一创新创业鼓励和扶持政策,进一步明确细化孵化器内“双创”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流程,全市从业人员要求对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一口清”,“握紧拳头,重拳出击”。而不是全市各园、各区各自圈地、各自为政,互相打压。市级层面要设定统一的、长远的孵化器战略,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到位、扶持到位、激励到位,取肖重复低效的奖励政策,从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稳定持续的发展。

3.4 组织大力量、统一考核体系

近几年,兄弟地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指标快速赶超某市,按照国家科技部门的要求和我省先进地区的现行做法,我市科技孵化器不能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应定性为公益性机构,应采取“事业机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运营模式,由专门机构和人员来负责运行。建议成立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市级层面全面加强对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领导,为引导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发展,提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服务水平,更大程度地发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示范带头作用,确保我市顺利通过科技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绩效考评。

参考文献

[1] 梁桂.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指引[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2] 梁琳,刘先涛.企业孵化器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6(5):33-34.

[3] 李志能.企业创新:孵化的理论与组织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 郑凯津.对我国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若干建议[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7(11):36-38.

猜你喜欢

扶持政策众创空间孵化器
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大学生创业亟需哪些政策“红包”
韩国软件出口扶持政策对软件出口额增长的影响研究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孵化器的春天
国外民营孵化器经营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