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2017-01-05刘畅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绩效评价

刘畅

摘 要:政府通过多元化的公共政策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可以夯实科技创新的微观基础,增添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加快实现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对各项政策实施绩效进行科学评估,可以增加各项扶持政策的精准性,为政府部门科学民主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本文致力于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及其绩效评价问题,以便于把握政策评价方向,为政策有效落实奠定基础。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F27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53-2

1 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综述

1.1 政府公共政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研究源于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对企业技术创新给予支持。新熊彼特主义者克里斯托弗?弗里曼(Christopher Freeman,1987)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认为“政府的科学技术政策对技术创新起重要作用”,政府应该通过公共政策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形成持续创新的能力和成果。Dominique,Bruno(2001)基于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科技投入的视角,研究发现政府给予企业研发活动的各种优惠政策和直接财政资金补贴有效的増强了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力度。Czarnitzki、Dirk、HnelandRosa(2005)认为对中小企业科技研发的税收抵免优惠政策,会促使企业研发活动决策的实施,能够增加享受优惠政策的中小企业的创新产出。

除财税政策之外,在金融及其他政策方面,Strahan,Peek,Rosengren(1998)提出政府要设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和商业性中小金融机构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Zinman(2002)通过对美国CRA(社区再投资法案)对小企业信贷影响的分析,指出政府通过制定激励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金融政策,增强了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而Alessandro(2008) 的研究表明,银行的支持对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活动有积极影响。Batra,Mahmood(2003)认为公共政策应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建立健全立法、司法系统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来间接支持企业发展。

1.2 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弗里德里希·C·J 的《公共政策》、Michal Skorepa 的《决策论》、沃恩的《科学决策方法:从社会科学研究到政策分析》等著作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公共政策评价的方法、标准和模式等,奠定了技术政策评价的理论基础。Cook和Kerssens (1997)制定了评价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可行性、系统性、经济有效性等。在政策绩效评价标准方面,T. H. Polster(1978)指出政策评价应当以效率、适当、公平、执行力等为标准。卡尔·帕顿,大卫·萨维奇(2002)选择技术可行性、政治可行性、经济和财政的可能性、行政可操作性等四个方面作为政策评价标准。在方法论方面,著名运筹学家A.aiames和W.W.Cooper(1984)等建立了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即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效益或效率评价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1.3 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结果的实践应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政策评估在世界各国中逐渐成为一种“成长工业”,利用政策评估监督政府财政支出、促进政策调整优化的重要意义逐渐凸显。许多发达国家推行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开始走向成熟。1993年美国率先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PRA),并由美国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全面评价公共政策的质量、经济、效率、效果。日本政府部门多采用PDCA的评价管理模式,能及时发现公共政策在设计和实施上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完善下一阶段政策的制定。法国规定绩效评价过程中如有异议可以阐述观点,修改评价结果,但是评价报告一经形成,被评价者必须根据报告进行政策修正。

2 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综述

2.1 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在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扶持的背景下,公共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激励作用的研究也呈现多样化。在政府政策支持与企业成长的关系方面:吕学朋,李崇光(2001)指出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政府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李柏洲,靳娜莉(2003)通过分析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指出政府的外部政策支持环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李向前等(2013)以天津市18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成长阶段政府资助情况,测度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府资助效应。在不同政策效应方面:许洁(2004)认为政府直接提供财政拨款、风险投资等扶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间接通过补贴、贴息、担保等方式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可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李伟铭,崔毅等(2008)利用广东地区17个中小企业的抽样数据构建方程模型分析了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如何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影响,并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周寄中,胡永健(2008)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运行情况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测算了政府资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效果,并从拉动投资、增加收入和促进就业等方面来识别政府直接资助技术创新绩效的因素。刘美辰(2014)指出政策性金融支持是促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

2.2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

总的来说,我国对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研究明显滞后,现有对公共政策评估的研究多数停留在政策评估的重要性、必要性、评估主体、评估价值取向等方面,严格来说,是政策的执行力评估。相对而言,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估和审计的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则相对开始较早。申书海(2003)较早的提出应当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以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绩效评价研究方面,综合性研究明显少于单一政策的研究,乐伟兵,朱和平(2008)通过绩效评价,得出财税政策的强度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增长速度之间呈正的相关性。张迪秋(2009)、李丽青(2010)等认为,税收优惠与R&D投入、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值及技术性收入等存在很强的因果关系。黄洁莉(2012)认为构建扶持小微企业的财税政策绩效评价制度是发现当前财税政策问题,优化政策制定的需要,可以克服忽视政策实施效益的弊端。

2.3 政府政策绩效评价的实践应用

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影响政府决策,增强政府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随着政府部门绩效考核评价意识的提升,国家和地方等不同层面的政府部门也从应用性、操作性和监督问责的角度对既有政策开展了绩效评价的实务研究。国务院从2014年6月开始,第一次在自查和实地督查基础上对简政放权等重点工作引入第三方评估,增加了政策评估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成为国务院督查最大的创新和亮点。审计署从2012年开始,对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实施绩效审计,对政府行为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财政部在2011年颁布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高雪莲.政策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争论[J].理论探讨,2009(5).

[2] 黄洁莉.论构建扶持小微企业财税政策绩效评价制度[J].税务研究,2012(12).

[3] 李伟铭,崔毅,等.技术创新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企业资源投入和组织激励为中介变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9).

[4] 汪晓梦.区域性技术创新政策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基于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分析的视角[J].科研管理,2014(5).

[5] Elfring,T. & Hulsink W. Networks in Entrepreneurship: The Case of High-technology Firms.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3 (4):409-422.

猜你喜欢

科技型中小企业绩效评价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新常态下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的思考
就业创业资金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研究
科技型中小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制约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问题分析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