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不足点及改进措施分析

2019-12-30杨吉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21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

杨吉

摘 要:电力资源是众多企业进行运营发展的基础,能源,企业的进步与电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电网的分布也逐渐越来越广泛。从当前形势来看,在建设过程中,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对其当前状态进行了简要概括,以施工中一些常见的故障为切入点,分析总结出其中存在的缺失和不足。最后对其改进措施作出相应的研究,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故障排除技术,为今后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促进农网线路安全有效地运行,保证电力资源被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当中。

关键词:农网配电线路;技术不足;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21-0120-02

1 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现状

由于我国农网配电线路施工范围广,地形复杂,尤其在一些非平原地区进行工程施工会受到许多因素的阻碍,例如,山脉等地区无法用机械来进行施工,只能通过人工手段来进行,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速度慢,而且还具有很大的难度,对施工人员劳动强度也有着很大的要求。特殊的地形不仅给施工带来了困难,也给相关配电线路的设计和维护带来了重重困难。除此之外,一些沿海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气候特点,也造成了配电线路经常出现问题的现象,这也给后期的维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受到台风的侵袭,倒杆的现象经常出现,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维护,很可能会给当地工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如图1所示。

2 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不足点

2.1 排水、支护、掏挖的忽视

在对相关配电线路进行施工时,基础施工作为所有其他工作继续进展的前提,是整个施工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这一环节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实际施工过程与预计施工存在一定的偏差,给施工质量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归结起来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那就是不注重排水作业、基坑支护处理的忽视掏挖过程不按照图纸进行,在开挖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对混凝土进行浇筑,而浇注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水,如果这些水渗入到地基,很可能会使地基的承载力受到影响。然而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很少有人能够注重排水作业这一方面的工作。一般来说,对于一些土质比较软弱的地基,需要给予相应的支护处理。但是,在实际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不能及时的进行这部分操作,往往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現坍塌的现象。最后,尽管一些施工方能够意识到基坑施工的重要性,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但是往往在进行掏挖时,进行的操作与图纸中所展现的内容存在一定差异性。这也有可能会使得施工出现孔壁坍塌的现象。

2.2 桩位复测技术问题

桩位复测指的是在进行施工时,相关的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展开的交桩定位进行的全面复合核测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对线路中设置的电线杆位置进行一定的核对。但是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往往不能进行相应的交流,这很可能会使得检测结果与设计好的图纸出现一定的出入在此基础上,若不对坐标高程和杆中心的高度加以重视,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最终施工结果与设计发生偏差的现象。

2.3 杆塔、架线以及光缆的施工技术问题

在进行杆塔相关操作时,会涉及到一些起吊、插接的操作相关的施工人员,如果不能做好保护工作,很可能会造成杆位脱节的现象。除此之外,如果不能对转杆速度进行一定的控制,也可能使杆塔发生倾斜的情况。在进行安装时,对于安装工具的选取,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能与杆塔相匹配,也会出现误安装的情况。在架线的过程中,导线展放以拖地的方式进行,这很大程度会使道县受到摩擦而发生损坏,除此之外,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设置临时拉线,很有可能会由于张力,使一边杆塔发生倒杆、断杆事故。

3 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不足点改进措施

3.1 强化安全防护意识,建立工作责任制度

总的来说,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安全事故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安全防护意识的缺失而导致的。因此,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使其对一些安全防护工作进行熟练掌握,尤其是基坑的支护、浇注过程、排水操作等,都可以有效地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又可以对员工建立工作责任制度,在进行施工之前,对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促进整个施工过程更加快速、高效、安全的实施。这样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由于施工技术不足现象导致的问题,也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并方便对一些责任缺失的员工进行教育和追责。

3.2 架线技术

架线这一施工内容在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架线路的弧垂、牵引场和张立场的选择、放线紧线技术都对整个施工过程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这些方面的操作过程中都要多加注意。在对弧垂进行观测和调整时,首先要对其应力进行调整,并对弧垂观测档和观测点进行合理的选择,将线缆的垂弧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除此之外,在对施工区段牵引场和张力场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例如放线的质量、架线的难易程度等,都会对架线曲端差高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在划分施工区段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条件和施工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对牵引场的地形和面积进行合理的把控。在进行架线操作时,要注意分段进线和就远原则相结合。对紧线的应力进行准确的判断之后,再进行耐张塔画印处理。以此来确保进行的设计与实际操作能够相一致,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3.3 结合自然环境和实际需求,适当设计、管理和排查线路

在对农网配电线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要结合好当地实际需求和自然环境,设计出更符合当地需要的农网配电线路。除了对环境因素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之外,也可以借鉴类似的设计经验,对线路所处当前环境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故障进行猜想。并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对线路进行设计,避免由于环境因素,导致农网配电线路出现故障的可能。

由于不同自然环境存在着差异,许多农网配电线路故障也有着不同的原因,比如一些故障原因可能是由于雨季雷击,基于这种情况,农网配电线路的关键管理方向就是对雷击进行一定的预防。因此,相关的电力企业要对防雷工作加大关注力度,并且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和天气情况对相应的防雷体系进行制定和优化这样则能够很好地降低雷击对一些电路设备的损害,解手由于累积最人们正常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的情况。例如,可以采取分流技术,对雷击过后形成的高压电流进行分散。也可以对相应的设施安装避雷针,将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大地,是农网配电线路更加安全的运行。

由于我国所处的经度和纬度,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大陆性气候,对于一些山地等非平原地区,夏季的多雨可能会导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会对山体中的线路造成安全威胁。因此,相应的电力企业不仅需要通过专业技术对线路进行加固,还要应用线路将设构建排查技术。从源头的治理和事后的维修等多方面对线路的正常运行进行保障,如图2所示。

4 结语

总的来说,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不足会对线路的运行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对齐进行解决能够有效地保证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需求,可以通过从施工安全防护意识入手,并对相关的架线、杆塔施工进行更加合理的操作。并在整个农网配电线路的设计、运行管理、排查过程中,都考虑到环境和气候对线路的影响。是整个线路的安全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永胜.降低35kV及以下农网配电线路跳闸率的措施[J].通讯世界,2017(12):35.

[2] 周远科,李红艳,周远化.浅谈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与运检管理[J].通讯世界,2017(13):16.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