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层央行党风廉政建设风险与改进对策

2019-12-30张飞龙

时代金融 2019年33期
关键词:改进对策风险分析党风廉政

张飞龙

摘要:本文以身为基层而跳出基层的俯角,从梳理排查当前县级支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带有普通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入手,探讨进一步强化和改进县级支行党风廉政建设之对策,浅识拙见,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党风廉政   风险分析   改进对策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作为中央银行的派出机构,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然而,通过中央纪委、人民银行系统开展的政治巡察,发现了部分基层县级支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潜在风险,为此,笔者以身为基层而跳出基层的俯角,从梳理排查当前县级支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带有普通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入手,探讨进一步强化和改进县级支行党风廉政建设之对策,浅识拙见,以求抛砖引玉。

一、县级支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及风险分析

(一)党组和纪检组“两项责任”抓得不够实

党组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纪检组履行监督责任,支行“一把手”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总责,班子成员根据分管工作担负直接领导责任。这些常识常规,所有县支行的领导班子都清楚,但落实是否到位,执行是否严实,巡视监察中发现还是迥然有别。主要表现在:

1.形式不实质。从表面上看,各县支行党组都建立了两项责任清单制度,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按年度制定印發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任务分工,每半年班子成员都对分管部门开展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同时,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系列管理制度,制度及运行机制是较完善的,从形式上看是毫无差眦的,但关键是对制度执行是否到位,有否存在情感大于制度,对“四风”的苗头性问题视而不见、查而不实、追责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县支行普遍反映,员工学习和工作存在着“庸、懒、散”现象、组织纪律观念较差、工作热情和上进心不强,既有正向激励机制偏离的客观原因,更有党组一班人履行职责不到位的主观因素,终归为“色厉内荏”。

2.摸痒不触痛。基层支行部分领导对本行有异常行为或不遵规守纪的员工开展了一些批评,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点到为止,摸痒不触痛。如有个别员工违反纪律或工作中一而再三地出现差错,只是轻微地处以经济罚款,造成的后果就是犯错员工不以为然,不以为耻,我行我素。而其他员工则效仿,呈现法不责众、习惯成自然的恶果。如果一开始就遏止源头,迎头重击,出现一例,打击一起,以儆效尤,将会出现“云开雾散”。

3.袒护不爱护。有部分领导从本位主义出发,明哲保身,片面追求单位和个人的声誉,对本行员工存在违反制度和纪律的现象,只要不暴露,就不上报,名为保护,实为纵容。平时不关注,出事下狠手。如媒体报道某单位员工发现保密泄密事件或财物被盗案,平时不关注、不检查,泄密事件发现或财物被盗时,企图隐瞞,没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多方通融以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旦被有关部门事实认定,又从重从快处理,被开除公职处理,最终害人又害己。由此可见,袒护非爱护。

4.独断不民主。说其独断,很多领导不一定认同,因为明目张胆地独断专行,现实形势大背景下不大可能。但存在着很多表面民主实质独断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一是会前放风,有提示引导性语言,不遵守“一把手末位发言制”,参会人员没发言机会,或有意见但保留,或尊重和附和领导意见;二是借口民主集中制原则,明知不可行,不可损权威,再上虎山行,不仅官僚,而且官霸。这些现象从很多落马贪官的腐败教育片中得到印证和教训。真可谓“殷鉴不远”。

5.人率不表率。有的领导人确实长得一表人才,道貌岸然,非常秀气洒脱。讲工作,理论水平很高,但言非心声,表里不一。平时搞团团伙伙,不约束自己行为,不身先士卒作表率,不廉洁勤政讲奉献,这样难于服众,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此履行党组主体责任,又何谈净化政治生态,更谈不上“风清气正”。

(二)“人财物费”管理不够严

“人财物费”指的是基层支行人员管理、财物管理和费用管理。通过调查巡察,发现部分基层支行在“人、财、费”方面管理松弛,不仅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还有费用指标下达不合理、费用指标使用范围狭窄等因素,造成被逼违规的现象。

1.人力资源浪费突显人事管理机制不当。当下,绝大部分县级支行人员在编人数在25-30人,有的多达40余人,少的也有20余人。平均年龄都在45-50岁之间,人员老化是事实,但不至于老到不能做事,不会做事。县级支行有许多接近退休的老同志仍战斗在工作第一线,如搞发行、统计和后勤工作,为什么县级支行仍说人员紧张呢?究其原因是有很多支行存在不遵规守矩的“高级社员”。他们当中,有的长期请病假,有的出工不出力,有的员工斤斤计较,做一丁点事,拿十分工资。他们当中,认为人到中年,前途无望,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不撞钟,工资一分不少,这样一来,很多想做事、会做事的人也不想做事了,认为多做少做一个样,多做多出差错多扣钱,倒不如少做不做不扣钱。

2.财物资源浪费突显财产管理不到位。财物资源浪费主要表现在:一是未到报废期的电子设备、复印设备等过多;二是附属用房闲置,如:培训中心、招待所、锅炉房、洗澡堂等,三是盲目购置的一些低值易耗品较多,如宣传品、凭证账簿及其他耗材,四是在用固定资产利用率低,没注重节能减排工作。电、水、油耗用与工作量不相配备等。

3.费用使用不当突显财务预算不科学。通过各类财务检查,发现部分县支行费用使用不当的问题,一是如发行库的支行,解押投送库款工作量大,需要全行人员搬运,搬运费难于出账,保卫值班由于人员紧张,24小时值班难勉超时负荷或占用部分人员法定假日,有必要发点超时加班工资,由于个人经费紧张,难免在“货币发行费”支用一点;二是由于上级行关心照顾,把部分专项经费向县支行倾斜,如电子设备购置费、货币发行费等,但费用指标规指定用途和项目,使用范围狭窄,上级行的关心又不好不要或退回,电子设备大多为集中采购,自行采购项目少,因而列支了一些与指标使用范围不十分吻合的购置费用。

(三)制度建立不够健全,机制运转不够畅通

1.制度建立不够健全。这主要表现在基层支行有些内部管理制度过于陈旧,制度内容与当今形势不相适应;有的对某领域业务根本未建立制度,从而形成无章可依的状态。只能依照历史传统或习惯思维了。

2.机制运转不畅通。这主要表现在某些支行有较为完善的制度、也形成了推动工作的机制。但是,却是一台“带病的机器”。

制度虚设,机制停摆,运转起来,处处出毛病。比如:某单位建立了XX县金融稳定风险处置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涉及了当地政府、公、检、法及辖内金融机构等单位,同时形成了金融稳定风险处置应急方案,职责分工也清晰。但由于长期没有召开应急预案演练,相关单位不知悉,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手忙脚乱,无法应对。

二、改进县级支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学习,增强党性修养

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要坚持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内容主要结合支行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确定,制定学习计划,形成学习总结。单位要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专题讲座、辅导报告、讨论交流等形式进行集中学习,确保学习效果。坚持学以致用,切实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强化担当,敢于较真碰硬

做任何事情,只要有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对不良现象敢抓敢管,动真格、较真劲,以邪不压正的勇气,红脸出汗的气魄,将心比心的心态去做好单位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当然,说话容易行事难,还必须要有务实的工作举措。一是要坚持执行“行长接待日”制度。党组班子成员采用交心、谈心的方式倾听群众呼声,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对职工群眾反映的困难,尽心竭力给予帮助,让群众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二是深入群众,走进员工生活,开展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听取到员工的真实想法,也才能解决员工的真正困难。

(三)强化表率,处处以身作则

作为领导一是要身体历行带头做廉洁勤政的表率。严格执行党章、廉政准则、中央八项规定等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严以律已,清正廉洁。二是要做爱岗敬业的表率。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一丝不苟,让员工耳濡目染领导者的魅力和风采;三是做勤俭节约的表率。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带头开展节能减排、光盘行动,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才能带好队伍,提升员工整体队伍的战斗力。

(四)强化管理,恒抓提质增效

为效益求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精细化管理需要人沉下身子,聚精会神抓管理,一心一意谋发展。把管理看成一台机器,每个环节看成一个零部件,这就需要领导者作为机器操盘手检查督导每一个环节不能出差错,才能让“管理”这台机器生产出安全可靠合格的产品来,创造出单位最大的效益。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南昌进贤县支行)

猜你喜欢

改进对策风险分析党风廉政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
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