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研究
2019-12-30王涵
王涵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不仅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我国的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风险分析 风险防范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不是字面上显示出来的“互联网”加“金融”,实际上是用户在网络安全、移动性等网络技术层面上的适应程度提高后,才诞生的新模式和新业务,是将看似关系不大的“传统金融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糅合在一起的新领域。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风险。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
(一)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现行的法律制度对于实体金融机构可能还存在着约束作用,但对于结合了信息技术的互联网金融来说,效果并不大。在新法律还没有出台之前,依然还是有很大的风险。具体来说,消费者隐私的保护、隔着网线如何确认对方是不是骗子、能不能通过互联网金融去“洗钱”等问题,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还无法解决。其二,基于因特网上的交易,由于实名认证的不到位,一旦出现差错,将很难找到责任方。偷税漏税也可以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外皮进行,这对原本平稳運行的市场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一方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履行合同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风险。由于监管的不到位,原本就存在于金融交易中的信用风险在引入互联网后变得更为棘手。平台为了扩大用户量而推出的零抵押模式,事实上存在非常大的缺陷,在没有抵押的情况下,用户违约几乎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一旦出现问题,责任只能由平台承担。与此同时,平台老板或者公司高层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携款潜逃的情况屡见不鲜。截至6月,2018年上半年出现问题的线上借贷平台数竟高达八十。当中,有60家平台出现了提现困难的问题,16家停业,3家不知所踪,还有1家被迫转型。
(三)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即由于黑客攻击、电脑病毒、防火墙不完善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或隐私泄露。随着因特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也逐渐成长起来。大多数互联网金融用户也受到过电脑病毒的侵害。如果未能及时更新防火墙和安全管家,就很容易受到电脑病毒的攻击。一旦电脑受到病毒的侵害,通过电脑的各项操作以及保存在电脑上的文件和信息都有泄露的风险,损失可大可小,甚至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四)操作风险
从风险产生原因来看,操作风险分为客户导致的操作风险和由行业内部导致的操作风险。一些消费者由于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流程的不熟悉,而造成交易中断,甚至重复交易,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损失。而消费者在没有安全保障的网络环境中交易,也有可能引发操作风险,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由于互联网金融产生时间短,各大互联网金融软件开发者由于自身考虑不周或技术原因,造成软件系统性能不高甚至导致服务器瘫痪。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刚开始崭露头角,其体系并未成熟,而其涉及领域较广,从支付方式到资金筹措,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制度,其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建立健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根据互联网金融的各项业务颁布具有针对性的条款。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行业专门的行业规范也应建立和完善。对于行业的各个方面都要制定相关的规范,划出“红线”,一旦越线,就会受到惩罚。
(二)提高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
“我认为参与互联网金融活动的机构要有准入的门槛,持牌经营。”周延礼如是说。
因此,为有效解决信用风险问题,我们应当建立相关法则来约束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行业,完善准入与退出机制,制定相关标准,实时监管,设立有关审批机构,对企业进行严格审批,提倡并支持信用良好的企业。相反,对于征信状况极差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应采取措施,严厉打击并予以相应惩罚。并予以记录,建立信用系统,通过信息共享让投资者保持警惕,慎重选择其交易的对象。
(三)建立互联网信息技术安全防护体系
要解决技术风险问题,就应该引进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完善防火墙,对核心数据应设计加密程序,只有专门负责这方面的人员才有权获取这些数据。我国应建立互联网信息技术安全防护体系,全面保护用户隐私信息和财产安全。国家还应对此安全防护体系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尽可能做到万无一失。
(四)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
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能够有效解决操作风险。首先,应简化操作流程,避免因操作过于烦琐复杂而出现的错误。此外,应在系统终端设立误操作识别和提醒功能,对于一些涉及金额较大的业务还需上级确认才能进行。最后,对服务人员都需要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培训,定期考查,不合格者勒令其继续学习,直到考查合格才能上岗。而消费者也应学习相关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流程,避免由此造成的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陈瑞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9(08):84-85.
[2]张羽涵.互联网金融风险类型及防范措施[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3):4.
[3]赵日晖.加强互联网金融管理的措施[J].山西农经,2019(04):140.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