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30马振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31期
关键词:CBL教学法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

马振华

[摘要] 目的 分析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使用C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8月1日—2019年3月1于该院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60名(消化内科),随机分组,对照组(传统培训教学法;30名)和研究组(CBL教学法;30名),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 培训结束后,研究组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学员的操作能力,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增强其对案例分析的能力,并提高教学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CBL教学法;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11(a)-0148-02

2013年,我国印发了《有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定的指导意见》,2015年,我国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工作。同时,要求于2020年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基本建立,新进医疗岗位的所有医学生(本科、本科以上学历)必须接受住规培[1]。消化内科是一门专业性强、病种复杂、知识面广、整体性强的学科,该科目涉及的脏器多,疾病種类多,在临床上消化系统疾病较常见,门诊、住院人数均多,这对医师专业能力、疾病知识面要求极高,为此,消化内科成为规培的重点科室[2]。该次研究中,选择2017年8月1日—2019年3月1日于该院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60名(消化内科),对其实施分组教学,分析C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该院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60名(消化内科),随机分组,对照组30名,男性学员17名,女性学员13名;年龄22~25岁,平均年龄(23.4±0.7)岁;其中,14名本科、16名硕士。研究组30名,男性学员18名,女性学员12名;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3.1±0.6)岁;其中,13名本科、17名硕士。一般资料上,两组学员(消化内科)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教学法):选择传统的LBL模式(讲授模式),教学内容参照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教学老师整理、归纳消化内科学中各个章节的内容,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肝癌、慢性胃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癌等,制作相应的课件,然后通过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对学员讲解疾病的病因、诊断方式,治疗办法等,讲解结束后,让学员分组讨论,总结归纳课堂知识,同时,叮嘱学员做好笔记,以便课后自行复习。讲授过程中,教学老师不涉及病例讲解,不进行案例分析。

研究组(CBL教学法):遵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内容与要求”的标准,在临床上常见的内消化科疾病中,如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教学老师挑选经典的临床教学案例,采用提出病例、讲授教学内容、教学讨论总结的方式进行授课:①消化内科教学老师将典型病例、相关思考题目提前布置给规培学员,同时,将学员进行分组,每组5人,让小组人员利用1 d的时间去查阅、寻找资料,对培训内容进行预习,同时,小组内成员互相讨论,总结相关知识点、疑问点,待培训时提问。②教学老师讲解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方式、治疗等),分析经典病例,让小组成员组织讨论,研究治疗方案,并派代表发言,然后教学老师点评。教学中,注意引导规培学员主动思考、讨论,鼓励其提出疑问,可采用组间相互解答、老师补充解答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员的积极性。③讨论结束后,教学老师总结归纳教学内容,并纠正规培学员错误的观点、知识点。

1.3  观察项目

①考核成绩包含3个方面: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能力、病例分析能力,总分100分,其中,理论成绩40分,临床操作能力成绩30分,病例分析成绩30分。临床操作能力评分通过学员现场操作,导师评分的方式进行评定成绩,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则通过笔试考核的方式评定。

②培训结束后,通过网上发放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学员匿名答题的方式,评测教学满意度,问卷内容包含学习效率、老师授课质量、学习氛围等,调查问卷为百分制,其中,非常满意:>85分;满意65~85分;不满意:<65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考核成绩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满意度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核成绩

培训结束后,研究组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教学满意度

培训结束后,研究组总满意29例,其中,满意16例,非常满意13例;对照组总满意度23例,其中,满意14例,非常满意9例,在教学满意度上,研究组为96.67%高于对照组76.67%(χ2=5.193,P=0.027),见表2。

3  讨论

消化内科属于专业性极强的学科[3],涉及的脏器多(胃肠、食管、胰腺、肝胆等),疾病种类也多,医师需要对常见消化道疾病的发病原因、诊断方式、治疗;消化科急诊的诊断、处理;消化道内镜的禁忌证、适应证;消化内科常规使用器材的使用方式、用途;常用的消化内科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反应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熟知并专业运用,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求医师通过抓住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鉴别类似疾病,明确患者病情,这要求医师具有广泛、深度的知识面。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为讲授模式[4],以教学老师讲解,学员被动接受为主,多为灌输式教育,学员主动参与度不高,学习效率不佳。

CBL教学法以临床案例为基础[5],设计病例的有关问题,引导、启发学员主动思考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是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6],该方法将理论与临床案例相连接,鼓励患者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分析案例、小组讨论的方式,积极调动学员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中,学员主动讨论总结,教学老师辅导讲解[7],通过共同讨论得出正确的诊断。该模式可有效培养学员正确的学习、思维方式,提高其临床操作能力、理論知识。

结果显示,培训结束后,研究组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了相比于传统的讲授模式,CBL教学法更能提高学员的临床操作能力,增强临床分析能力,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同时,提高教学满意度,该结果与吴东方学者[8]与研究结论一致,具有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C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冉丽斯,钟玲,王羽,等.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理论教学方法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10):1056.

[2]  朱艳丽,杜井峰,张雪梅,等.案例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医学,2017,39(4):578-579.

[3]  邹军,王磊,许蓉,等.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几点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5):16-18.

[4]  王嫱,吴昊,孟浩宇,等.TBL联合CBL教学法在“5+3”一体化培养模式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260(8):115-116.

[5]  罗振国,牛文斌,桂士良,等.PBL、CBL教学法结合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 41(5):46-47,50.

[6]  朱蓉,周元昆,谢睿,等.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体会与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2):3509-3511.

[7]  刘娟,凌颖,王俊,等.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55):144.

[8]  吴东方.C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8,19(7):79-81.

(收稿日期:2019-08-08)

猜你喜欢

CBL教学法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
基于SCL-90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心理健康研究
PBL结合培养性讲课在风湿免疫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探索
关于住院医师对终身教育认可度的调查研究
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
中美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分析与建议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内分泌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PBL小讲课结合C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