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019-12-30于海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34期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临床治疗效果

于海鸥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 随机分为传统开腹手术组和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 每组50例。传统开腹手术组选择传统开腹手术, 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选择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評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1.35±10.57)ml、(54.01±2.21)min、(3.56±1.26)d, 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的(82.46±

10.35)ml、(86.56±23.11)min、(6.62±2.21)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并发症发生率4%(2/50)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的20%(10/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缩短康复时间, 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宫腔镜手术;黏膜下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4.035

黏膜下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肌瘤, 癌变发病率较低, 但仍需要警惕。黏膜下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其主要原因为子宫平滑肌的异常增殖, 在中年女性中更为常见。在临床实践中, 传统的开放手术被广泛使用, 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 可能导致患者术中出血过多, 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治疗在临床上是个体化的, 考虑到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 宫腔镜子宫切除术对于没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是可行的[1]。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可以用于需要保留生育能力或不愿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 该手术创伤小, 患者恢复快, 是一种流行的微创手术。本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8年

9月的10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 随机分组治疗, 传统开腹手术组选择传统开腹手术, 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选择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本文旨在分析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 随机分为传统开腹手术组和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 每组50例。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患者年龄26~58 岁, 平均年龄(40.11±6.32)岁;病程4个月~3.2年, 平均病程(1.38±

0.61)年;黏膜下子宫肌瘤直径4~7 cm, 平均黏膜下子宫肌瘤直径(5.15±0.62)cm。传统开腹手术组患者年龄25~58岁, 平均年龄(40.20±6.57)岁;病程 4个月~3.1年, 平均病程(1.37±0.58)年;黏膜下子宫肌瘤直径4~8 cm, 平均黏膜下子宫肌瘤直径(5.06±0.98)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手术方法 传统开腹手术组选择传统开腹手术, 平卧,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 腹部正中做纵切口逐层将皮肤切开, 进入腹腔对黏膜下子宫肌瘤位置和大小探查, 给予10 U缩宫素注射黏膜下子宫肌瘤基底部位, 切开肌瘤外包膜, 将肌瘤结节切除。切口采取可吸收缝合线连续缝合, 将瘤腔关闭, 逐层将腹腔关闭。

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选择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 膀胱适度填充, 手术区常规消毒铺设, 宫颈扩张器用于宫颈扩张至第11位, 用5%葡萄糖溶液作为子宫液, 并通过膨胀泵, 使用连续灌注电切。镜面, 电动切割功率60~70 W, 凝固功率50~60 W;根据肌瘤的形状、部位、大小、类型以及与子宫腔的关系, 有不同的生育要求方法。对于已经从子宫颈移除的黏膜下肌瘤, 用止血钳夹住止血根以反转相同的方向并移除肿瘤, 然后进行电包皮切除以去除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椎弓根组织。0型带蒂肌瘤可以先电凝血管、肿瘤蒂, 然后切断。I型和II型子宫肌瘤应在B超检查的严格监控下操作, 并应清楚显示子宫腔的方向。在1型纤维瘤中, 电环在直接视觉下通过子宫肌瘤表面到达后部, 然后沿着子宫颈切成2个或更多个片到子宫颈。对II型子宫肌瘤无生育要求者使用旋转切割方法, 有生育要求者使用开窗方法完成手术。切割深度应适当避免渗漏和子宫穿孔, 尽量不要损伤周围正常的子宫内膜, 并注意及时电凝止血, 以防出血严重。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下腹疼痛、性功能障碍。采用本院自制的量表判定患者的生活质量, 包括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3项, 每项评分均为100分, 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 传统开腹手术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61.45±5.01)、(61.12±5.21)、(61.02±1.56)分, 治疗后分别为(83.15±1.26)、(83.13±1.66)、(83.21±1.21)分;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61.26±5.15)、(61.91±5.01)、(61.15±1.01)分, 治疗后分别为(94.06±2.11)、(95.53±2.68)、(96.12±0.57)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宫腔镜黏膜下子宮肌瘤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1.35±10.57)ml、(54.01±2.21)min、(3.56±1.26)d, 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的(82.46±10.35)ml、(86.56±23.11)min、(6.62±2.21)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 1例下腹疼痛, 并发症发生率为4%(2/50);传统开腹手术组发生4例切口感染, 4例下腹疼痛, 2例性功能障碍, 并发症发生率为20%(10/50)。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黏膜下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常见的良性肌瘤, 发病率高, 一般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是白色的且有一个包膜, 它与周围的正常子宫组织划分明显。调查显示, 黏膜下子宫肌瘤大多处于生育年龄, 青春期少见, 绝经后肌瘤萎缩或消失, 因此, 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发生往往被认为与雌激素和孕激素有关, 可刺激肌瘤的生长。黏膜下子宫肌瘤早期和积极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 不仅可以保留患者的生殖功能, 还可以维持子宫的生理功能[2]。

开放手术是最早应用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 但出血量较多, 恢复较慢, 逐渐被微创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所取代[3, 4]。近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在视觉条件下进行, 切口小, 术中出血少。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5-7]。

本研究中, 传统开腹手术组选择传统开腹手术, 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选择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1.35±10.57)ml、(54.01±2.21)min、(3.56±1.26)d, 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的(82.46±10.35)ml、(86.56±23.11)min、(6.62±2.21)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组并发症发生率4%(2/50)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的20%(10/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石磊. 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14):117, 119.

[2] 陈晓莉, 蓝莹, 刘福兰. 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医疗装备, 2018, 31(24):150-151.

[3] 段钰萍. B超引导下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2(23):25-26.

[4] 张海娟.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6(30):64, 66.

[5] 刘景. 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研究及疗效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14):70.

[6] 段春凤, 姜英雁. 宫腔镜对不同分型粘膜下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 32(12):1376-1377.

[7] 刘洪进. 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99):19437-19438.

[收稿日期:2019-04-16]

猜你喜欢

宫腔镜手术临床治疗效果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配合球囊压迫止血治疗的临床研究
浅析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护理干预应用于宫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可行性研究
优思明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妇女40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宫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临床对比观察
高频振荡通气等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临床观察
整体护理措施对肝癌患者行介入手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