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及对策

2019-12-30李云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产生原因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摘 要】 本文在调研分析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產生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应对策略:制定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制度和人性化的管理政策;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心态;课堂上要体现外语教师的坚定信念和先进的外语教育理念;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原因;应对策略

一、职业倦怠与职业倦怠调查量表

职业倦怠是心理学上的术语,最早于1974年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 提出,指在服务行业中个人面对工作压力时出现的身体和情绪性的耗竭症状。之后Maslach 等人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对职业倦怠进行的测量工具和测量表,构建各种理论模型,研究其出现原因、路径,力求从多维度对从业者的倦怠心理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揭示其本质,最终从多层面多角度研究出解决职业倦怠的对策。

Maslach & Jackson (1981,1986)从个体压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价三个纬度,阐述了职业倦怠的概念,并为世人广泛接受。他们认为,职业倦怠是发生在行业个体中的一种综合症状,具体可表现为: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成就感降低。其中情感衰竭指工作中长期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情绪资源严重耗尽,对工作失去热情,无法对工作投入较多的精力;去人格化指的是个体刻意对工作本身和工作对象采取冷漠、忽视的消极态度,敷衍了事;而成就感降低则指个体工作体验下降,丧失工作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倾向于怀疑自我能力、否定自我价值。由于工作时间长、负担重、强度高、人际关系复杂等原因,个体无法满足个人需求或发挥个人能力,会陷于职业倦怠,不同程度地产生以上症状。

Maslach 职业倦怠调查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简称MBI )是影响力最大的国际通用倦怠量表,其经过多次反复验证,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这一量表最初用于测量公共服务行业的职业倦怠(MBI-Human Services Survey,MBI-HSS),后来又被应用于其它行业,并被进一步发展为MBI 通用量表(MBI-General Survey,MBI-GS)和 MBI 教师量表(MBI-Educators Survey,MBI-ES)。其中 MBI-ES是专门用于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的工具。该量表包含22个问卷项目,从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来测量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在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范琳,2017:55)。

二、部分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简述

近几十年来,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研究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的学者们从多方面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相关变量,并取得了一定的推论和成果。这些结果在本质上是基本保持一致的。

黄坚和杨烨从身份认同危机与职业倦怠关联的角度出发,利用MBI职业倦怠调查量表在高校教师群体随机抽样进行职业倦怠测量,采用5点计分法,统计被试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教龄、学历学位、职称、所属高校级别等基本信息,从教学、科研、制度、考核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个人的收入、人际关系状况、家庭和睦状况等参考变量,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在大学英语教师群体中,高达95.3%的教师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职业倦怠,导致职业倦怠的压力来源分别来自:社会、单位、学生和个人因素。因此,应从这四个方面着手,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黄坚、杨烨,2014 :83)。

刘萍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分为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其中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方法的信心,一般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所能产生作用的看法与判断。她得出结论,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自我效能感强的教师面对压力能较好地调节自我,克服倦怠(刘萍,2014 : 70)。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有另外两个重要的心理机制——自我概念和教学效能感,它们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相互作用,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教师自我概念指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师生关系、教学成就及职业价值等因素的认识、观念、态度和假设。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能力的预测评估和判断(此处的能力指的是教师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具有积极自我概念的教师不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往往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会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并且反过来进一步提升其自我概念。范琳等研究者们利用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的教师自我概念量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以及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在几所高等院校英语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对比。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教师自我概念水平越高,其教学效能感则越强,两者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教学效能感越高,其职业倦怠程度就越低。教师自我概念程度越高,其职业倦怠程度越低。自我概念的四个维度,即教学满意度、自我接纳、师生关系、风险接受度和主动性,均能显著预测职业倦怠:教学满意度高和能够接纳自我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够为教师带来愉快的教学体验,引发积极的教学态度,缓解职业倦怠;敢于冒险和愿意采取主动的教师通常会表现得更自信,愿意尝试不同方法做好教学工作(范琳、李梦莉,2017:57)。

在过去二十年,国内还有不少类似于以上的定量实证研究,它们为预防和应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提供了新思路。由于职业特性所限,高校教师面临学校教学、科研、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和职业发展,还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高校教育质量,若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陷入恶性循环,对个人和社会都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三、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原因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比较特殊的群体,是职业倦怠高发群体。首先,由于招生生源所限,高职院校学生知识储备量参差不齐,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千差万别,总体来说,他们学习动机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课堂学习的专注力和投入程度也较为欠缺。作为一线教师,英语教师直接面对全校学生,承担着不同背景、不同门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英语教学工作,教学内容重复性大,教学任务繁重,课时量达到每周16-20学时。众所周知,语言教学最佳的授课方式是小班教学,但高职院校的班级规模一般是四十人以上,甚至由于人手不够,有时必须要合班上课。如此种种原因导致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差,教学活动收效甚微甚至难以开展,再加上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懂得尊重教师的付出,更加深了教师的挫败感,导致工作热情降低。

其次,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并不仅限于课堂教学,在科研、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工作上都有条条框框的严格要求。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教师被动接受教学管理政策和考核制度,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在项目申请、进修培训等资源分配方面都处于劣势。而科研成果少,更直接导致绝大部分英语教师在职称晋升上处于不利位置。晋升无望,在教学岗位上长期的辛勤付出得不到尊重和回報,必然会引发职业倦怠心理。

再次,从社会发展层面上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外语学习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人工智能翻译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作为一种工具,英语学习和使用似乎越来越容易了。然而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大部分学生忽视了英语学习的刻苦积累和长期投入,忽视了语言学习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他们的外语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并不能令人满意。由于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学校对学生、社会对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希望能在短期内快速提高外语能力。于是学生、学校和社会都普遍认为英语教学费时低效,从而迁咎于外语教师,这也给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和压力,甚至进而否定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价值。

四、预防和应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1、制定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制度和人性化的管理政策

从学校制度和行政管理层面来说,应该制定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制度和人性化的管理政策,给教师话语权,让教师参与到关于课程安排、教材选用等日常制度的制定中。充分考虑到外语学科特性和课程特点,给公共英语教师提供相应的自我提升和职业发展空间,给他们足够的人文关怀,创造条件让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满足感、幸福感和荣誉感,从而进一步帮助建立教师积极的自我概念,提升教学效能感,让他们有更大的信心投入外语教学工作。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助于产生更大的工作动力和更强的自我控制力,而教学效能感则决定教师的努力程度和坚持程度。

2、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心态

从教师自身观念和职业发展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工作压力之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应坚持对自身专业素养的培养和业务能力提升,坚持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更不能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中国从传统上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虽然社会上对这一职业时有误解,但教师仍是公认的“传道受业解惑者”、“灵魂工程师”。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教师都应持有坚定的自信和清晰的理念,做到学高为范,身正为师。

3、课堂上要体现外语教师的坚定信念和先进的外语教育理念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外语教师的坚定信念和先进的外语教育理念。外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协调者和促进者,在课堂上最重要的莫过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并且创造语言交流环境。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和知识获得方式的巨大改变,使得教师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也不可能具有绝对的权威性。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有特色,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适合完成一些实践性的学习任务。鉴于此种情况,满堂灌的讲座式教学方法以及应试型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都是不受欢迎、收效甚微的。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如基于内容的、基于问题的、基于任务的教学模式,创造语言应用机会和场景,把语言学习和真实生活联系起来,采用小组合作或团队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使用外语、参与课堂活动。此外,教师外语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数字信息技术,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枯燥无趣的课堂,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4、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外语不易,作为外语教师,应该力争关注和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压力和情感因素,给他们相应的情感支持,传授必要的学习策略。也要秉持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实施形成性评估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能力均进行公正合理的评定,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每一次课堂活动中,逐渐养成好的课堂习惯,杜绝平时混课堂、期末混及格的现象,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对教师来说,拥有良好的课堂体验、保持愉快的情绪,是培养工作热情、预防职业倦怠的前提。

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涉及到来自社会、单位、家庭、个人,甚至是性格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形成也是由于各种压力对心理造成的长期影响。职业倦怠问题不容小觑,它不仅影响到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对行业、社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应该从多个层次进行预防和应对。

【参考文献】

[1] 刘萍.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J].外语教学,2014.35(6)68-72.

[2] 范琳,李梦莉,史红薇,梁俊君.高校英语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现状及关系研究 [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1.53-59.

[3] 黄坚,杨烨.身份认同视阈下的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2)82-84.

【作者简介】

李云(1973—)女,汉族,江苏昆山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产生原因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