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马克思空间哲学及研究价值

2019-12-30白倩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

白倩

【摘 要】 本文结合马克思空间哲学的相关概念,分析了马克思空间哲学的内容结构,探究了马克思空间哲学的研究价值:对西方社会科学“空间转向”挑战的回应;唯物史观“社会—空间”思维方式的突显;马克思空间哲学思想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马克思空间哲学;空间转向;唯物史观

一、马克思空间哲学的简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化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方社会科学领域提出了“空间转向”的相关概念,而在长时间的发展中,这一概念并未得到我国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与重视。我国对“空间转向”概念的最早关注与研究可追溯到1998年,主要标志为《科学知识话语的空间转向与科学地理学》(李三虎)一文的发表。随后,我国研究人员进行了更多有关于相关理论的探究,形成的主要著作包括《全球化:现代性研究的空间转向》(吴瑞财,2005)、《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何雪松,2006)等等,由此引发了我国城市社会学领域、文艺理论领域、哲学领域等研究学者对“空间转向”概念的关注。

在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所提出的“空间转向”概念中,相关研究人员普遍以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作为支持与参照,形成的所有思想体系中均体现出马克思空间思想的元素。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国研究人员提出了“马克思空间哲学”的概念,强调了马克思在空间哲学形成方面具有奠基性与原创性的贡献。

二、马克思空间哲学的内容结构分析

1、实践唯物主义空间本质论

在马克思空间哲学中,探究的元问题为空间的本质。在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指导下,马克思提出空间的社会本质为“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这一思想的提出为空间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高价值的理论基础,并以此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空间本质论。

在这一理论中,主要包含着三个问题,即实践空间的三种立论、实践空间的三态一体以及实践空间的三维统一。其中,对于实践空间的三种立论来说,马克思提出,空间是实践的过程与结果。对于实践空间的三态一体来说,主要将完成实践活动的现实空间划分为历史活动空间、社会关系空间以及人化自然空间。对于实践空间的三维一体来说,主要表明“文化-心理空间”、“社会-经济空间”以及“地理-物理空间”的统一为“人感性实践活动”,即空间。

2、空间的社会逻辑

结合马克思在空间社会逻辑方面的研究,可以了解到社会运动在空间中的存在方式。在马克思提出的有关于社会空间逻辑的相关研究中,主要包含着三项问题,即社会的空间叙事、空间的社会化形塑以及社会的空间化厝置。[1]其中,在社会的空间叙事中,马克思在历史活动的城乡空间坐标为基础,完成了社会形态演进的空间界面的表述。在对空间展开社会化形塑中,要将社会生产力设定为主要依据,能够了解到,空间社会化塑形受到生产关系的限制。

3、空间的产生理论

在空间生产理论中,主要包含着三方面的内容,即空间生产、空间生产力以及空间关系;空间的生产性解读;生产方式的空间图示。其中,对于空间生产来说,主要为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空间产品”;对于空间生产力来说,主要为生产与再生产空间产品或是空间关系的能力;对于空间生产关系来说,主要表示了空间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其表现出了生产的社会性以及空间性。

4、世界交往的空间叙事

马克思在研究中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融入了实践唯物主义,其以“世界交往”为出发点,提出了世界市场等概念,实现了有关于世界交往的空间叙事。在世界交往的空间叙事中,主要包含着三项内容,即世界交往的空化布展、世界交往的空间特征以及对资本世界交往空间的批判。马克思以世界交往为切入点,对资本空间化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并批判了资本世界交往的伪善。

5、资本空间化及其批判

对于资本空间化来说,其主要表示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空间的过程。其更为强调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利用,并能够引起全球资本空间的同质化。诚然,资本空间化造成了世界历史的空间断裂,但是其中也显示出了解放劳动空间的道路。在马克思提出的理论中,有关于资本空间化的研究主要包含三项内容,即资本空间化到空间化资本、资本运动的时空条件、资本空间的历史生成。其中,对于空间化资本来说,其主要表示着从属于资本逻辑空间产品、形式、关系等的形成。

6、“现实的个人”空间解放的历史逻辑

在资本空间中,“现实的个人”出现了分裂,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总体呈现出对立的形式。在马克思提出的空间解放思想中,主要是从“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完成分析。其中,在空间解放的历史逻辑中,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即“现实的个人”及其空间解放的诉求、资本空间到劳动空间解放的转换、实现“现实的个人”空间解放。[2]在实现“现实的个人”空间解放的过程中,必须要完成资本空间的完全性颠覆,使得“必然王国”逐步转变为“自由王国”。

7、空间正义思想

对于空间正义思想来说,其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维度。在其提出了空间正义思想中,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即资本空间的非正义性及对其的批判、空间正义的诠释维度、空间正义的实现方式。利用资本积累的空间化,能够驱动生产与交往的不断发展,促使其形成完全颠覆资本空间的力量,实现“现实的个人”空间解放。在实现空间正义的过程中,无产阶级发挥出了主体力量,其必须实现对剥夺者(资本主义)的剥夺,在“自由人联合体”的支持下,切实掌握社会力量。

三、马克思空间哲学的研究价值探究

1、对西方社会科学“空间转向”挑战的回应

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科学领域提出了“空间转向”的相关概念,并逐步受到了相關研究人员的关注。此时,“空间”这一长期以来受到忽视的领域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空间转向”这一概念的提出打开了现代性批判的视野。同时,回应其发出的挑战也成为我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任务。显然,“空间转换”概念的提出主要认定了马克思哲学中对于“空间思想”相关研究的缺席或薄弱。[3]基于此,我国研究学者提出了“马克思空间哲学”的概念,并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与理论有关于空间哲学思想的内容展开了重点挖掘。在马克思空间哲学中,主要揭露了空间实践的本质内容,并对社会与空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回答,强调了“空间就是社会本质与自然本质的统一”。同时,也回答了有关于空间与时间的关系问题,并将空间归为时间的“时间-空间辩证法”。

2、唯物史观“社会-空间”思维方式的突显

在探究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切实把握时间与空间这两个基本维度。马克思提出唯物史观中,不仅存在着“历史-时间”的思维方式,同时还包含着“社会-空间”的思维方式,这两者均为马克思分析与论证人类社会发展中一般性规律的工具,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与研究中,“社会-空间”思维方式被人们有意无意的忽视。对于马克思空间哲学来说,其的当代构建并未重新提出区别于唯物史观的思想,而是重点对唯物史观中的“社会-空间”思维方式进行显示。

3、马克思空间哲学思想体系的构建

在对马克思空间哲学展开解读与当代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马克思提出的有关于空间理论的一些长时间受到掩盖的重大发现展开揭示。近十几年来,我国对时间与空间的相关研究更为关注,并陆续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献。特别是《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社会时-空特性初探》(刘奔,1991)一文的发表,将时空理论归入到实践唯物主义体系中,并揭示了时空观中包含的辩证法内涵。通过这些研究文献,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包含着空间的相关论述,推动了空间哲学的变革。

综上所述,通过马克思空间哲学的分析与构建,能够对西方社会科学提出的“空间转向”进行回应提供更好的支持,需要相关研究学者重点关注。马克思空间哲学的当代构建并未重新提出区别于唯物史观的思想,而是重点对唯物史观中的“社会-空间”思维方式进行显示。

【参考文献】

[1] 赵睿夫.论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的三条线索[J].理论界,2019(03)16-23.

[2] 李维意.试论马克思空间哲学的当代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06)65-71.

[3] 李维意.马克思空间哲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结构和出场方式[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2)122-129.

【作者简介】

白 倩(1990.6—)女,陕西延安人,汉族,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五大发展理念:内在因缘与机制建构
新形势下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
马克思“世界观”的新突破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