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国企工会工作创新中的“两服务”模式及对策

2019-12-30刘承志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服务创新对策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国企工会工作创新的意义与服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基于工会服务意识创新中的工作模式,提出了推进工会工作服务创新的主要对策。要确立基于信息化网络的服务领域,建立与推广品牌化服务模式,加强服务领域载体与管理创新研究。

【关键词】 国企工会工作;服务创新;两服务模式;对策

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企工会工作特别是服务创新研究已经成为了工会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这一创新研究中,国企工会工作者将创新研究重点集中在服务意识以及服务领域创新,即工会创新“两服务”研究中。其研究的重点在于工会工作者如何针对服务创新研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制定“两服务”模式创新的主要对策,进而有效提高国企工作服务质量与效率。

一、国企工会工作创新的意义与服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工会工作创新的意义

随着国企体制改革的推进,工会企业服务对象、工作模式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做好工会服务创新研究,对与推进企业工会发展具有以下三个意义。一是有助于服务对象变化后的服务调整。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企业工作者的知识水平、思想意识形态等因素都有了较大变化。因此如何针对工会服务对象变化,做好创新性调整研究,对于做好企业工会服务研究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二是推进了服务新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多媒体等新型服务技术的出现,工会服务技术发展对于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起到了必然的作用。为此工会创新研究中,技术创新研究占据着极为重要作用。三是有助于工会服务时效性提升。随着国企对工会工作要求,特别是服务质量要求的提升,工会工作的实效性要求也就成为了企业工会发展的新要求。而企业工会创新研究的开展,是促成工会服务落到实处,进而促成各项工作有效落实的基础性研究。

2、服务创新遇到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的工会服务创新中,工会工作研究者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了以下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服务意识调整难度较大。随着企业体制改革以及服务对象的变化,服务意识转变成为了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传统服务模式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模式,因此大部分工作者的服务意识难以有效调整,严重的影响了工会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二是新的服务领域扩宽难度大。随着工会服务内容以及服务对象的变化,企业服务领域的拓宽已经成为了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当前企业工作重点集中在生产经营领域,思想工作和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服务领域创新难度也较大。

针对目前工会服务创新中遇到的两个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了“两服务”模式创新理念,并围绕“两服务”模式实效性开展了工作探索。

二、工会服务意识创新中的工作模式构建

1、新常态思想工作模式在服务中的应用

随着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各种新型工作理念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服务意识创新的重要措施。其中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思想工作模式,是当前工会服务创新的重要措施之一。所谓的“新常态”思想工作模式,是对传统常态模式一种创新性的发展,进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常态化”思想工作模式。在工会服务创新中,新常态思想工作模式对于服务意识创新可以起到有助于传统理念到新型服务理念转化。在新常态思想支持下,管理者可以对传统的工会服务理念进行分析,利用去芜存真的方法,一方面继续优化传统服务理念中的优点,另一方面将传统服务理念中的问题加以改革,进而促进新型服务理念的形成。这种从传统到新型理念的转化,可以在提高新型理念形成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新理念形成过程中的失误出现。

2、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与执行

随着工会服务对象的转变,工会服务理念正在从传统的被动服务向主动化、人性化服务转变。在这一情况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确立是新型工会服务理念的核心内容。为此工会管理者在服务理念创新中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融入到工会服务中,首先需要从企业与工会管理者层面对以人为本服务理念进行深刻理解,进而确立这种工作理念的优势作用,保证工会服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这种确立不是一种形式上的确立,而是落实到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以及整体工作设置中。二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执行。在工会服务体系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执行是确保服务实效性的重要基础。这种执行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主要方法:首先是确立服务对象,即企业员工在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其次是在服务开始前做好调研与分析研究,使服务工作可以确实解决服务对象的实际问题;最后是在服务过程中,工作者应时刻注意服务对象的服务体验,并根据服务对象反馈及时调整服务内容与方法。

3、树立科学化的服务观

在工会服务理念创新中,科学化服务理念的建设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实际的服务理念创新中,科学化服务观包括了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精准的服务模式。在传统的工会服务中,全面性的服务理念是较为常见的服务理念。但是在现代化科学服务理念中较为重视精准化的服务模式,即针对服务对象需求与问题产生的原因,利用个案化工作模式精准的解决服务对象问题。与传统的模式相比较,精准化的服务理念其服务质量与服务者反馈效果更加优秀。二是社工管理模式的引进。在当前的工会服务中工会社会工作模式的引进是一种专业化发展趋势。与传统的服务理念相比较,社工服务模式的引进具有以下优势,一方面社工服务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服务工作的专业性;另一方面,社工工作模式可以促进工会服务中新型服务模式(如小组工作模式、独到工作模式以及专业策划等)的形成。三是新型工作方法的引用,如心理疏导工作模式;拓展运动在工会服务中的应用等都是科学化服务观在工会服务中应用的主要方法。

三、推进工会工作服务创新的主要对策

1、确立基于信息化网络的服务领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基于网络体系的服务领域是各项服务工作的重要平台。在工会服务发展中,基于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服务领域建设,一方面可以有助于解决工会工作人员、服务空间以及办公用品等各类办公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被服务对象的时间,提高服务整体工作效率。在实际的工会服务领域建设中,网络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工会服务宣传平台,即通过网络平台对工会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以及工会政策进行宣传。如企业依托微信平台建设的工会微信平台就是这种网络信息平台的常见模式。二是工会工作平台。这种服务平台就是根据企业服务内容,通过网络软件系统完成部分工会服务平台。这里所指的服务工作包括了服务工作的初期审批;部分工会福利(如电子优惠劵、网络服务等)发放等。三是建立协作性的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工会组织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形成与其他企业、社会组织等网络化协作模式,并最终形成高效的服务模式。如通过网络平台工会组织可以与医疗机构形成合作化平台,进而为企业员工提供医疗保健、工伤鉴定等专业化服务,提高工会组织的服务内容与专业性。

2、建立与推广品牌化服务模式

品牌化服务模式是当前新型服务领域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专业化服务开展的基础。在企业工会服务领域建设中,品牌化服务模式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服务创新的一种主要方法。如部分企业建立的“X医生职工心灵驿站”、“企业职工母婴服务之家”等,都是品牌化服务建设实际应用。在实际的品牌化建设中,其主要的建设方法包括了以下两种。一是企业专业化的品牌,如企业冠名的职工技能大赛;企业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等,都是企业自身专业化品牌建設的重要案例。二是企业服务品牌化建设,如工会法律服务中,可以根据员工需求建设品牌化的“维权工作室”、“律师服务中心”等,利用品牌化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工作。

3、加强服务领域载体与管理创新研究

在工会服务创新中,服务载体与管理工作创新研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实际的研究中,管理者研究的重点应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技术平台的应用,即如何更好针对新技术平台做好服务创新。如5G技术在工会服务应用将是未来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二是服务对象研究,即未来企业员工心理、经济条件等因素变化对服务创新提出的要求。三是管理者理念研究,即如何将新型管理理念融入到工会服务管理中,进而提高服务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唐芬.论工会在当前国有企业中的地位与应用[J].内江科技,2018.39(11)71+93.

[2] 宋强.国企工会工作创新中的“两服务”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0)183.

[3] 李宁.如何做好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国企研究,2018(18)258-259.

【作者简介】

刘承志(1966—)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连云港市工业投资集团工会主席,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党建、工会工作、思想政治工作.

猜你喜欢

服务创新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新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互联网+”的业扩双向服务研究与探索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油田矿区物业服务管理理念的研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