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在慢性牙周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19-12-30李艳
李 艳
贵州省盘州市中医院 贵州盘州 553536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因复杂的炎症破坏性疾病,慢性牙周炎的形成是由于患者存在长期的牙龈炎等牙齿问题却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医治,主要病变为牙周炎症、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慢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患者一般存在口腔疼痛感,会表现出牙周脓肿、口臭的现象,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牙齿松动甚至是脱落的现象。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根较为敏感,食物容易镶嵌于牙齿内,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进行基础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过去临床上常采用切开引流,联合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但存在疗程长、用药剂量大、不良反应多等缺点。牙周炎特征是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性病变,易造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导致牙龈的急、慢性炎症,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综合治疗方法是目前最常见的抑制牙周病原菌的生长,降低细菌密度的方法。本文在对50例牙周炎患者的综合治疗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综合治疗的疗效问题。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近半年时间内收治的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在25~68岁之间,均有程度不同的牙龈糜烂、水肿以及充血现象,多在刷牙时出血,也可在咬硬物或说话时出血,患者的牙龈牙石均处于I度到III度之间,牙龈颜色呈暗红色。部分患者有牙周袋形成,牙龈龈沟深度超过2mm,少数患者有牙齿松动表现或者牙周溢脓。以上病人在接受治疗近期都没有使用抗生素史,也没有其他系统疾病。
1.2 方法
患者就诊时先行口腔卫生宣教,根据患牙情况,采取全口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有必要的患牙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即通过牙周外科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实施牙龈切除术、袋壁刮治术、翻瓣术、膜龈手术、牙周骨手术、截根术等手术方法达到治愈目的。
1.3 疗效标准
显效:牙齿松动减轻,牙龈出血溢脓肿痛消失,牙龈出血指数为0,牙周袋深度下降2mm,牙龈指数下降一半;好转:牙齿松动减轻,牙龈出血溢脓肿痛缓解,牙龈出血指数为1,牙周袋深度下降1mm;无效:牙齿松动无减轻,牙龈出血溢脓肿痛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牙周袋深度无下降。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2 结果
本组50例牙周炎患者,显效42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100%。
3 讨论
牙周炎是由细菌或感染引起的是涉及到龈缘、牙周袋、牙周韧带和齿槽骨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轻度牙周炎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炎症进一步发展,引起齿龈和齿槽骨组织萎缩,是造成成年人牙齿松动甚至失牙的主要原因。根据患者牙周炎病情的轻重可通过单纯的非手术法的药物治疗和综合的手术法治疗。通过机械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清除牙菌斑,破坏其生物膜结构,是比较有效且常见的轻度牙周炎的治疗手段,能有效消除病因,促进牙周组织恢复健康,预防牙龈炎症和萎缩的持续发展。因此,轻度牙周炎应及早治疗,防止加重。对中、重度的牙周炎患者应实行机械治疗辅以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加局部上药和口服消炎药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治疗后还应长期观察、定期复诊复治。治疗牙周炎的口服药物主要为甲硝唑、替硝唑或螺旋霉素等对治疗厌氧菌感染有效的药物,通过药物的有效渗出、成膜、粘合等特点能有效地控制牙周组织炎症,促进牙周组织恢复。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为以牙龈卟啉单胞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甲硝唑又名灭滴灵,可有效抑制和杀灭如牙龈类杆菌、黑色素类杆菌、中间型杆菌等牙周致病厌氧菌。主要治疗机制为硝基化后被厌氧菌还原,产生细胞毒物质,抑制敏感菌的脱氧核糖核酸合成,最终导致细菌死亡。研究表明,对牙周进行龈上和龈下的细菌清除和刮治可改善患者口腔内的环境,保持牙面的清洁和干净,结合全口龈上洁治术以及龈下刮治术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减少菌斑的数量,使患者的疼痛感减轻。若没有进行相应的清洁就直接对患者进行抗生素的治疗,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菌斑的数量,但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只对患者进行抗生素的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