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提高新闻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思考
2019-12-30邵天松
邵 天 松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南京 211200)
一、引言
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时代和手机网络时代已悄然来临。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对社会大众的影响日渐深远,在改变人们生活、工作、娱乐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以网络语言为代表的新媒体语言在当下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新媒体自身的特点又对新闻从业者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高未来的新闻从业者——新闻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已成为新闻人才培养中一个新课题,也是高校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性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新媒体语言的特点
新媒体语言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所谓新媒体语言,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新媒体中使用频率较高,或借助于新媒体的传播,进入人们日常语言交际活动中的语言结构或片段。新媒体语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一)瞬时性
正如前文所述,新媒体具有传播与更新速度快的特点。新媒体语言往往借助于新媒体平台,很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传播,蔓延速度极快,有时候能从线上迅速进入线下。比如2010年“给力”一词,原本只是一部日式动漫中文配音中的词语,后来迅速流行于网络,进而登上了11月10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标题。由于《人民日报》特殊的影响力,此后全国多家媒体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该词。据不完全调查,11月12日一天,《重庆晨报》《沈阳晚报》《成都商报》等十多家媒体都在报道标题里用了“给力”一词[1]。
(二)多样性
新媒体语言从形式上看,既有单音节词语,也有双音节词语,甚至三音节词语;既有短语结构,也有句段。单音节词语如“盘(它)”“亲”“萌”,双音节词语如“锦鲤”“冲鸭”“戏精”等,三音节词语如“高富帅”“葛优瘫”“萌萌哒”等,短语结构如“土味情话”“C位出道”“人艰不拆”等,句子如“一首凉凉送给你”“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请开始你的表演”等。
(三)变异性
语言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是要遵守一定的语言常规。但是在不同交际场合,语言使用者有时为了追求特殊的语用效果,常常会故意偏离常规而选择特殊的表达方式,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于是便出现了语言变异,即偏离常规的语言形式。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播信息的渠道,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导致新媒体个人化趋势十分明显。而且由于网络的隐匿性,使得网民使用一个虚拟的身份便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声。为了追求与众不同,追求一种新鲜感,人们故意创造一些“特殊”的语言结构或赋予一些常见的词语以特殊的语义。如用灌注新义的方法创造出“油菜”(有才)、“杯具”(悲剧)、“腐败”(吃喝)等词语,如用合音的手法创造出“造”(知道)、“女票”(女朋友)、“票圈”(朋友圈)等词语,如通过嵌入外文词汇或语法标记创造出如“hold住”“很high”“郁闷ing”“我敬仰你思密达”等表达形式。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语言能力的负面影响
我们注意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脑网络对人们的书写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现在的大学生过度沉浸在新媒体所营造的网络语言生态圈中。正如地球环境生态系统一样,新媒体网络语言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污染现象,部分受到污染的新媒体语言也给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一)语言的失范性
众所周知,在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过程中通常会有一个“把关人”的角色来进行信息的筛选取舍。与之相类似,在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的信息发布过程中还有一个编辑校对角色,专门从事语言规范性的审查。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传播信息的迅捷性和无障碍性大大降低了“把关”的可行性,也增加了语言失范的可能性。如新媒体语言中利用同音替代创造新词的现象屡见不鲜,如用“鸭梨”表示“压力”。这种滥用谐音的习惯造成了一些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可能性增大,并且有可能将这种错误的用法带进未来的新闻工作中。如《扬子晚报》2015年1月1日B4版《逆旅》:“碰上个酣声如雷或磨牙、说梦话者其实不算太糟。”“酣声如雷”应为“鼾声如雷”,“酣”“鼾”音同而误。
(二)语言的粗鄙化
人们在使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时,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技术知识,只需要一台能够连接互联网的电脑或者是手机,任何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话语权。同时,由于网络的隐匿性,使得网民不需要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只需要一个虚拟的用户名便可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新媒体这种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使得新媒体用户的言语行为和责任相分离,从某种程度上说,用户不需要为他/她在新媒体平台中的言论负责,因此可以毫无顾忌地使用一些污言秽语,使得一些新媒体语言带有明显的粗鄙化现象。但当这种粗鄙化的语言成为一种语言常态时,就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甚至影响到一些新闻从业者。如《今报》2009年10月30日B3版《不管是肥肉瘦肉,只要是有得吃就行》:“金曲奖有段时间不鸟周杰伦了,于是乎,周天王也拿出姿态不鸟金曲奖,还做歌一首暗讽金曲奖有眼无珠。”文中将表示人、畜雄性生殖器的“鸟”用作动词,表示“理睬”之义,这是一种相当粗鄙的用语现象。这种不雅的词语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报刊之中,令人着实有些莫名惊诧。
四、新媒体环境下提高新闻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对策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就语言文化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境界,明确了新思路,提出了新要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也明确规定“广播、电视用语用字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因此,在社会各部门中,新闻媒体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典范和榜样。在大学生群体中,未来的新闻媒体从业者——新闻专业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在制作新闻、撰写相关新闻报道时的语言质量。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需要系统的思考和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优化现有课程设置,建构完整的课程体系
现在一般高校中的新闻专业都设置了现代汉语课程,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为今后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夯实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如现代汉语课程最初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是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而新闻专业自1924年燕京大学开创以来已有九十余年的历史,但直到现在,现代汉语课程从教材到课程大纲均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制定。有些知识点理论性太强或与新闻专业关系不大,如语音部分音位理论、词语部分的义素分析法等,并不适合新闻专业的教学。笔者认为,要通过课程教学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要做到优化现有课程设置。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课程性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新闻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将来能够到各媒体机构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新闻工作者或到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人员,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和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他们首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我们在明确《现代汉语》的课程性质,制定相关教学目标时,必须要从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以将新闻专业的学生培养成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型人才为教学指导方针,并以此来检验教学的实际效果。
2.从媒体语言中选取实际语料,改进教学方法
讲解现代汉语知识离不开现代汉语运用实例(语言学中一般称之为语料)的选择。当前高校中的现代汉语教材所选用的语料基本都来自现当代文学名作,但大多比较陈旧,缺乏新鲜感,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语言存在很大代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可以针对新闻专业特色,在语料的选择方面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中的语言实例,选取具有时代特色、趣味性强的语料进行分析讲解。如讲解修辞时,可以选取一些使用特殊修辞格的新闻标题作为语料;讲解语法时,选取新闻报道中的一些出现语法错误的病句让学生辨析;讲解词汇时,可以用新闻语言中的流行语或新词新语为例,让学生掌握词汇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此外,如前文所言,因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之一是成为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型人才,而不是语言文字的教学研究性人才。因此,教师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以往的教学方法。如有的一线教师指出新闻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要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语言能力的训练,强调基础,注重实用;突出重点,压缩难点;多讲现象,少讲理论”[2]。总而言之,要有意识地将语言本体知识与新闻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注重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的培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步提高。
(二)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建立科学的语言能力评价体系
大学的学习是全方位的学习。校内课堂和第二课堂、课内学习和校外实践都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离不开实践。因此要重视语言实践,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如,可以组织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园走向社会,进行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又如,开展网络流行语、报刊中新词语的调查统计,对社会公共场所中的广告牌、建筑物标语以及景点介绍中汉字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搜集各种媒体中出现的病句及标点符号的误用情况,等等。教师可以将上述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作为课堂上的语料进行讲解分析,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可以结合专业课程(如《新闻写作》《新媒体概论》)开展新闻标题设计比赛,微信、微博创作比赛;结合校园科技月活动,组织新媒体语言学术沙龙,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言学知识的兴趣;既锻炼了学生的新闻专业技能,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五、结语
总之,建立科学合理的语言能力评价体系能使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学习方法上得到发展,培养出一种“语言自觉”的意识,能够主动认同并接受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新闻传播或宣传工作时,能够自觉运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