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政府外宣网站英译的语用选择与顺应
——以河北沧州中捷产业园区为例

2019-12-30马艳丽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英译译者动态

马艳丽 赵 艾

(1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河北 黄骅 061199;2张家口学院外语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一、引言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是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对象的交际活动。”[1]作为宣传地方政治经济理念、弘扬地方文化、展示地方社会历史风貌的关键窗口,地方政府网站外宣文本英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外国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以及地区对外形象的树立。本文将从语言顺应理论出发,基于翻译过程的动态选择和顺应过程,结合河北沧州中捷产业园区政府外宣英文网站的实例,尝试阐述选择和与顺应对外宣英译的观照,以期发挥语用翻译在外宣英译中信息和交际传递的等效功能。

二、顺应论下的选择与顺应

Jef Verse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论认为,使用语言是一个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或者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或者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2]。语言顺应论的翻译观认为,翻译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是译者在充分理解源语及语境的基础上为达到语用等效目的而不断地对译入语进行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首先,译者要理解顺应源语创作的时间环境,用目的语重述时,需顺应译文读者所处时代的时间环境,充分考虑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接受能力,选择符合目的语语言类型的表达方式。其次,交际语境动态顺应性需要译者最大努力消除作者、译者、读者间对交际语境的认知内容和范围的异质性,对各方认知结构做出动态顺应,决定意义取舍和翻译策略。再次,意义生成的动态性要求译者以译“义”为中心,兼顾语境、语言结构、语用策略等多种因素,因人、因时、因地适切选择语言以符合交际语境的意义[3]。网站英译是对译入语的语言选择,还是跨文化交际中动态语境和语言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充分斟酌,更是不同文化群体的行为准则、社会规范、思维模式、意识形态等多种因子取舍的动态过程。下文仅从语言符号、语言表达形式等基于语言曾面的因素,探讨网站英译的选择与顺应。

三、外宣网站英译的语用选择与顺应

(一)选择译入语规约性表达的整套限制

相对于译入语英语而言,汉语是主题凸显型语言,神似形散,但在以“重形合,造句注重形式衔接,要求结构完整,句子以形寓意,以法摄神,严密规范”而著称的英语中,提倡“通过生动活泼的动词来简化句子结构,反对滥用名词化表达造成冗长、含糊、缺乏活力的现象”[4]。英文使用的这些固有规约所呈现的表达的整套限制是在翻译过程中要时刻遵守的。

例如,对“世博园自2011年12月开园以来,已接待游客20万人次”的原译“Expo Happy Park has had 200 thousand tourist arrivals since December, 2011 when the park opened”可以改译为“Since it opened in December 2011, Expo Happy Park has received 200 thousand tourists.” 英文规约性和习惯性表达等相对稳定的整套选择限制更能有效提高译文的传播质量。

(二)顺应性调试译入语的可选择项

所谓顺应性,是指语言能够使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出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使语言交际顺利进行。语言顺应论从四个方面描述和解释语言的使用,即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心理突显的差异性。其中动态顺应是顺应论的核心,语言使用或选择过程中的动态性与语境、语言结构以及时间密切相关,促成了意义的动态生成。

例如,对 “中捷产业园区”的英译只选择“Zhongjie Industrial Zone”一个版本,顺应语言语境的正式场合可以采用 “Zhongjie Industrial Zone”。如若在篇内继续出现,可以顺应篇内衔接,把其语言表达符号调试为“the Zone”。“渤海新区”的译名可选择“Bohai Development Zone”一个版本,篇内衔接时可把语言表达符号调试为“the Zone”。如若“中捷产业园区”和“渤海新区”同时出现,可以选择两个译名的英文全称;如若两个名称同时顺应篇内衔接,可以分别调试为“ the Industrial Zone”和“the Development Zone”。

(三)顺应语言交际的动态语境需要

动态语境是交际过程中持续变化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动态语境关系的顺应是由语境因素和其他客观存在的事物动态生成的,它会顺着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译文亦随语境不断变化。

例如,在重点介绍“中国黄骅港万国(国际)石材商贸城”的主页,标题可以翻译为“China Huanghua Port International Stone Trade City”。 在涉及到与多个国内的石材产业交流或者内容对比时,就可以直接使用“Huanghua Port International Stone Trade City”。 突出所在地区名称有利于提高产业的知名度,也为海外客商提供举该项目的具体地点信息,即“黄骅”。 同理,如果后文还须出现该名称而不要“it”替代时,一则前文已经出现,二则客商已经知晓它的具体地理位置,所以大可不必把“Huanghua Port”译出,直接说成“The International Stone Trade City”即可,亦可直接用“The Stone Trade City”或者“The Stone City”代替也未尝不可。弱化小地点名称,意在节约时空感。如果译名冗长,影响客户的阅读和接受。[5]这一动态的译文选择过程既是顺应了译入语语言语境中的篇内衔接,也顺应了交际语境中受众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

(四)灵活性地策略选择

英译过程是基于对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进行选择的过程,译者除了要关注翻译文本本身的内容意图,更要关注阐述话语的意图和过程。使用语言不仅是语言成分和语境因素相互适应的双向动态过程,也是语言使用者策略性地选择过程。交际双方在各自的社会心理机制作用下选择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能动地改变或创造语境,使之向有利于实际交际目的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翻译“中捷耕地10万亩”时,重在介绍耕种土地面积,不宜直接把“亩”这一中国的面积度量单位直译为“mu”。而是要采用国外受众更易接受的国际话语语境中普遍接受的通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或者“公顷”,即“square kilometers” 或者“hectare”,可以分别使用其缩写形式“km2 ”或者“ ha”。因此,原译的“There are 100 thousand mu (6700 hectare) farmland in Zhongjie”可以改译为“The arable land in Zhongjie reaches 66.67 km2”或者“The arable land in Zhongjie reaches 6667 hectares.”对译者而言,需要考虑受众的社会心理语境,选择其接受的面积单位,按照1公顷=15亩的进制,可以知道10万亩大约是6667公顷,括号中的约数不够精确,也作相应的更改。

翻译的动态交际性需要译者不断地进行选择和调试译入语的表达形式,顺应译入语在主述位内容、句子组成结构、语篇文风等方面的风格,并且灵活柔韧地运用各种策略,动态性地顺应交际语境中受众的心理世界、物质世界和社交世界,以及交际语境中潜在的译入语的文化语境。需要补充的是,以上四种策略并非孤立地运用,而是需要译者在具体翻译过程中针对翻译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做到各种策略能够主次相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结语

地方政府外宣英文网站作为重要的国际交流窗口,其语言翻译工作理应综合考虑受众对信息的理解接受程度、思维方式、地域特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种种因素,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准确地将源语翻译为目的语,以达到受众正确的理解和认同。这一过程中,顺应性地选择译入语规约性表达,并调试译入语的可选择项,随语言交际的动态语境需要进行灵活地英译尤为重要。

中捷产业园区在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和“一带一路”的双翼,乘外事之东风,以国际通用英语为桥梁,营造宜人的国际化语言环境,彰显中东欧合作区、渤海新区乃至整个沧州的历史、文化、产业、民俗等多方面的良好国际形象方面给外事翻译工作和翻译人员带来值得思考、探索和作为的重要课题。它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着更多的、高水平的外宣译文的出现。本文提出的地方政府外宣网站英译的语用选择和顺应策略仅为粗略见解,语料译文难免不妥,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助力沧州的国际语言环境建设。

猜你喜欢

英译译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摘要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动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