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
2019-12-30梁家妍
梁家妍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家国情怀是对祖国、对人民、对家乡发自内心的一种最为深厚的情感,对大学生加强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同时,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增强青年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并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1]。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这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中华民族绵延至今,每在历史重要关头,能够力挽狂澜之精神支柱,是中华儿女对祖国和人民最为深厚的情感。时代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总体概括和诠释,在不同的社会状态下,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时期,都赋予了生活于其中的人以特殊使命和特殊内涵。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源泉,加强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性
新时代青年学生是祖国发展的“筑梦人”,也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增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课题。
(一)家国情怀的意蕴
家国情怀就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3]其核心表现为个人的自我修养、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对民族与国家的热爱与认同,它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支柱。回溯既往,从历史典故到诗词谚语,无不在彰显着华夏儿女浓浓的家国情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见,家国情怀早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华儿女的灵魂之中,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是一种蕴含民族大义的传统文化。
(二)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青年强则国强,奋进在新时代的高校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早日实现中国梦有着不可比拟的时代价值和意义。首先,能够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正确价值观念的指引。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是一致的。青年学生作为个体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元素之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又归根于个体对它的实践和遵守。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家国共同体理念的培育,能够使他们在未来社会中实现诚信、友善对待他人,工作中爱岗敬业,以及热爱祖国和自觉维护国家荣誉。也只有这样,才会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内在支撑力和观念导向,并促进更高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和实现。其次,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国梦”树立牢固基础和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梦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5],然而要想实现中国梦从不是说说而已,当中需要每一个人自觉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联合起来,让每个人的点滴力量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推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校教育应加大对其爱国情怀的培育,有助于提高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并自觉自信地肩负起祖国未来发展的重任。
二、当前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共同体应内化为青年学生自觉奉行的理想信念并付诸于行动。然而,受大学生对家国情怀教育内容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社会环境复杂、家国情怀教育在部分高校未受到重视等问题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开展家国情怀培育的进程。
(一)大学生对家国情怀教育内容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无论是物质还精神上都给予了当代高校学生极大的满足。这一定程度上导致青年学生陷入了一种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困境。他们不愿意去主动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的教育内容,更多的则是关注“花边”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加之,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和授课方法单一,他们往往凭借着自身的教学经验,忽视备课这一环节,以至于在课堂上习惯依赖多媒体进行照本宣科或者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难免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因而,学生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内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不高,只有少数学生能真正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与此同时,高校学生对所学习的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的课程常常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大多数是为了修学分,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大多是基于学习任务和成绩考核,并没有真正将对家与国的情感内化于心。
(二)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社会环境复杂
在开放性的社会环境下,信息的沟通与传播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更加便捷,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发布信息。当然,在快捷、便利的使用网络资源的同时,由于受到使用者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信息的不对称、失真甚至歪曲充斥网络,大学生缺乏对信息有效甄别的能力,容易受到不实信息的影响,对其家国情怀的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一方面,境外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网络资源,刻意美化西方的政治体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宣传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由于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寻新鲜而刺激的新事物,很容易受到影响,对开展家国情怀教育产生一定的阻力。另一方面,一些大众传媒社会责任感缺失,受利益的驱动,一味追求一些博人眼球、华而不实的内容,甚至通过捏造的手段来歪曲、诋毁民族英雄和消解民族精神,严重影响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进程。
(三)家国情怀教育在部分高校未受到重视
在对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中,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和学生共同努力,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人才教育体系,注重学生家国情怀的养成教育。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亦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反思中汲取,增加文化自信,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1]目前,对于《纲要》的落实表现出主体责任弱化的现象,未能取得良好而显著的效果。教育主体是家国情怀教育的组织者,也是学生思想观念培育的引路人,如果他们自身就对家国情怀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必然会阻碍高校学生家情怀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教育管理者全局意识模糊,导致其更多的关注点会落在能够直接体现学校办学成就的领域上,如科研成果、学科建设、考研升学率、就业率等,而对于蕴含家国情怀教育的课程或活动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直接影响了家国情怀教育本应具有的作用。其次,教学者们教学理念的偏差也直接影响了高校学生对家国情怀教育的学习与感悟。他们往往认为家国情怀教育内容仅仅是高校思想理论课的教育任务,把家国情怀教育与其他学科完全割裂开来,没有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同时,部分高校老师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缺乏将传统家国情怀内容实现时代转化的能力,因此,许多学生都是被动性的学习,并没有真正实现将家国情怀进行内在转化。
三、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路径
针对家国情怀教育在高校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可借助微载体,丰富家国情怀培育的形式;创新网络平台,增强家国情怀培育的影响力;以文化人,营造家国情怀培育的良好环境,以提升教育效果。
(一)微载体助力——丰富家国情怀培育的形式
高校大学生是一群朝气蓬勃、思维活跃的时代青年,他们渴望课堂活跃,能够与老师进行互动,而传统的单向输出授课模式只会让课堂了无生趣,学习者的积极性也难以提高。对此,要想提高高校学生对家国情怀教育内容的学习积极性,且家国情怀教育工作要想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需要高校教育者科学甄别与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创新教育方式,以生为本,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生活内容激活学生的思想文化阵。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因势利导,善于利用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具有普及率高、传播便捷、功能齐全等特点,对家国情怀教育进行宣传,如可以以“当年今日”这个专题为着力点,根据时间轴推送过往的今天发生的历史大事件和优秀英雄人物,能够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家与国关系的思考。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重视“微活动”的教育优势与教育特点,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利用“微电影、微视频、微公益”的现代模式将家国情怀教育内容呈现出来,将“高大上”的“大道理”转化为大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微道理”。这样,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家国情怀培育的形式,也提升了家国情怀教育课程的魅力,有效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与融入度。
(二)网络平台创新——增强家国情怀培育的影响力
十九大提出积极用好“两微一端”新技术,提高传播媒介的时效性与影响力是其新的亮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等计划。”[6]从中不难发现,互联网对于传播先进文化有着其不可代替的优势,能够增强家国情怀的影响力,为高校学生营造一个绿色和谐的网络气氛。首先,高校必须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强化网络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将网络资源整合成具有本校特色且能体现爱国主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德的宣传阵地。目前,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拓宽家国情怀网络建设的层面,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提供先进人物事迹和峥嵘岁月的革命史的纸质资料与视频材料供师生们自由阅览;设立家国情怀教育论坛;结合时政热点,开展一些主体研讨等。学生可通过这些活动来发表自己的感受,并与教师进行深层互动与学习,从而有效提高高校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激发爱国情感。与此同时,适时更新网站的内容,根据学生需求,开辟更多学习专栏。一方面,发挥正能量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形式多样的网络资源陶冶大学生。其次,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对蕴含家国情怀教育的宣传与推广。如:结合微信、微博等网络终端,打造质量高、水平高、覆盖率高的微信宣传平台,使微博和微信成为弘扬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大舞台。
(三)以文化人——营造家国情怀培育的良好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高校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主要可以从强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革教学课堂这两点出发。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者应力求在校园建筑物装饰设置中体现学校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精神,如在教学课室与走廊、报告厅、宣传栏、图书馆等地方设置能够表现家国情怀的标语,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发挥着文化育人的作用。其次,有效推进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高等院校必须建立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以改革创新的理念,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机制,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的导向性功能,使家国情怀教育不但进课堂,还要进学生的头脑并转化为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最为关键的是教师,是教师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强化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跨越“技术困难症”,懂得使用“两微一端”等新技术来开展教育工作。除此以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可以以家国情怀的典型人物与事件作为出发点,讲解分析热点事件背后所要展现的精神风尚,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家国情感的熏陶。如《人民的名义》体现出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决心;《战狼 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电影表现了中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必须创新教学形式,构筑网络平台,创设育人环境。真正使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培育大学生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行进中成为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