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地方高校专任教师综合素质的思考

2019-12-30吴华琳

关键词:专任教师师德素质

吴华琳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事处,福建 漳州 363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因此,提升高校专任教师的综合素质,造就具有高尚师德、精湛业务能力、优秀创新能力、积极进取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一、高校专任教师队伍的现状

高校教师队伍不断扩大,专任教师占比提高 高校教师数量正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而不断增长,据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教职工总数215.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为134.3万人,占62.3%,而到了2017年,全国高校教职工增长至244.3万人,专任教师163.3万,占66.8%。教师队伍扩大的同时,专任教师占比也在稳步上升。

高校专任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教学科研能力不足 根据教育部2018年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占比最高,为36.7%,35-45岁的教师为31.2%,而45岁以上教师占31.4%,中青年教师是高校的中坚力量。中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占比高使得教师队伍充满活力,活跃度高,接收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强;但同时其在教学能力经验与科研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也是客观事实。

高校专任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有待进一步加强 高校专任教师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对意识形态以及政治理论的学习有所怠慢。有的老师政治敏感度不足,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组织观念,思想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除此之外,在教育教学中,个别教师重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却忽视思想道德教育,甚至存在对教学工作缺乏责任心,不求新求变,敷衍了事的现象;在学术研究中,高校时有出现教师学术不端的行为,部分教师追求功利、科研态度不严谨,缺乏学术精神。因此,提高高校专注教师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

二、综合素质的定义及高校教师综合素质构成

综合素质是人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文化知识水平、政治立场以及各方面素质能力的总和。它主要涵盖了人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知识文化水平以及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素质。

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构成为专业能力、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养。

1.专业能力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需要具备的具有独特性的智力资源,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主要涵盖了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理论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它会随着专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更新和扩充。

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应当具备的能力,会对高校整体教学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它包含了教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做出合理性设计的能力、实施教学计划并有效控制教学情境的能力以及运用各种手段获得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意见后改进自身教学工作的能力。

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教师基于良好的科研动机,秉持科研意识,准确地选择研究课题和对象,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以创造性思维探索新的科研领域或者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新观点,获得新的科研成果。它是教师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分析能力等的综合体现。

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创新能力是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实践锻炼的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技能,通过实践探索研究,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2]。

2.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它关系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忠诚和热爱程度,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养成。

3.思想政治素养

政治品质、理想信念和道德素质是思想政治素养的集中体现,其中政治素养是其核心内容。它决定了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水平,直接影响教师的价值取向和工作态度。

三、提升高校专任教师综合素质的必要性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创新型人才是创新型社会的发展的关键所在,而高校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对高校专任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师要主动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科研方式。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需要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同区域社会经济相联系,同产业结构升级相融合,培养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助推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革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这就要求高校专任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适应信息化高速发展和教学手段更新速度的需要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知识的传播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普及,使得教育也逐渐走上了信息化之路。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必然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科技进步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撑,破解各项技术难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创新型人才,必然要求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紧跟知识技术的更新步伐,不断补充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终身教育的理念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共识。特别是对于教师而言,终身教育的理念应当贯穿职业生涯的始终,推动其持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教科研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教育观念不断更新,职业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终身学习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3]。

四、提升专任教师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方式

(一)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建设,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

1.建立科学系统的教师培训体系

制定科学的教师培训方案 培训计划方案应当将教师适应学科和行业发展需要提升教学科研实力的需求同学校自身办学目标、发展方向及可支配的培训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相结合,科学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学校应当建立教师培训档案。档案中应当包含教师的基本信息(包含每年的培训项目、天数、资金投入情况、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价情况等),体现高校受训教师的横向对比,如同职称对比、同专业对比等。学校可以通过各项对比数据适当调整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率。

建立教师培训结果评价机制 学校要建立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结果评价机制。通过对教师的培训成果和表现进行分门别类的考核,以及定期对参训教师的科研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实习实训能力进行定性定量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考核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促使教师努力提高培训成果的转化率,提升自身教科研水平。

2.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工作,全方位提升青年教师素质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他们往往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极高的工作热情,但在教学科研和实践创新等方面处于初探期,需要在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中获得提升。

近年来,导师制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培养和支持新教师的重要形式。学校通过指派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科学的指导,协助青年教师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培养青年教师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指导青年教师熟悉教学环节、教学规范,同时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指导其青年教师熟悉科研工作,扶助其参与或主持科研项目课题研究,提升其科研能力。

为了使导师和青年教师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高校应当加强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完成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并将其作为培养与被培养对象双方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的重要指标和职称评聘、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

3.保障教师培训和科研的经费投入

充足的经费是教师培训和科研项目实施的基础性前提,它直接关系着培训项目和科研项目能否顺利实施。除政府为发展高等教育向高校提供的专项经费和高校的学费收入来源之外,高校应当在保证年度经费预算比例的基础上,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和产学研合作深度,通过向企业、行业提供人才及技术服务及科研成果等方式获取更多的资金来源来保障科研及培训经费。

(二)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发展

产学研合作发展是一种高校与企业间共担风险、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共同发展模式。它能促进高校和企业在科研教学、实践创新等领域的合作交流,为教师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平台和资源。

1.提升专任教师教学能力 专任教师通过走进企业,将教学平台由学校延伸至企业,及时地了解行业的实际发展和技术进步,从而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推进企业实践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结合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和途径,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授课水平。

2.为专任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提供平台 企业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关键点在于“产”,它致力于使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过程中将自身的知识和技术转化成企业所需的科研成果,促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企业可以为教师科研项目开发提供经费、技术和设备等多方面的支持,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3.强化专任教师实践锻炼能力 高校安排专任教师,特别是是缺乏实践锻炼经验的青年专任教师到提供与自己任教专业相适应的岗位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使教师通过面对企业工作中不断通过发现、提出与解决问题,激发教师通过运用自身知识技术替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解决问题提供思路方法,使教师能更深入的获取行业最新知识信息,了解行业存在难题,掌握实践经验技能,提升自身实践锻炼能力。

(三)建立健全师德长效机制建设,提升专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提升教师师德师风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4]。

1.建立师德监督机制 要建立多维度、多渠道、覆盖全过程的师德监督机制,构建有效的师德监督渠道;要完善学生评教机制,充分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师德舆情反应制度以及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及时排查教师在师德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立查立改。

2.完善师德考核机制 高校要结合具体实际制定师德考核办法,注重量化考核和过程考核。要将师德考核与聘期考核、年度考核和绩效评估等相结合,作为教师职称申报、推优评先、人才选拔的考量要点。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守住师德底线,有效规范教师行为。

3.明确师德奖惩机制 要完善师德表彰制度,对师德师风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在教师职称申报、推优评先、人才选拔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师德优秀者;对违反师德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行为严重者,应取消其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

4.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理想信念和责任感 师德制度建设是保障,而师德教育是重要基础。高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法制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运用师德课程培训、师德模范进校宣讲以及鼓励专任教师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等方式,切实提升师德教育效果。

(四)强化教师政治学习,提升教师思想素质

1.结合高校实际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学习 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教师政治学习制度。指导教师开展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学习,推动高校教师将理论学习同自身工作实际相结合,坚定自身政治信念,明确政治立场,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2.创新思想政治学习载体和方式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高校要丰富思想政治学习载体,充分使用网络媒介,将学习内容以图文并茂或者视频形式生动地展示给广大教师;丰富学习方式,通过座谈交流、学术讲座以及实地实践等方式深化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五)建立有效的保障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能动性,减少职业倦怠

1.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 随着职称评聘自主权逐渐下放至高校,高校应破除单一的职称评审模式,减少“唯论文论”的评审倾向,细化评审内容,根据高校教师的相关工作性质和特点,对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进行分类细化评审,拓宽教师的职称评审渠道,推动教师的多元化发展。

2.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要推动专任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应当客观公正地考核教师工作业绩。从考核内容上,要将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业绩、企业实践、师德师风和社会服务都纳入到考核评价范围中;从考核方式上,要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注重系统性的量化考核;从考核作用上,将教师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的职称晋升、薪酬绩效、奖惩的重要判断依据;从考核目标上,是为了激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能动性,实现学校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和学校长远发展[5]。

3.推进教师绩效薪酬制度改革 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薪酬制度不仅可以保障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投入,还能够推动教师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减少职业倦怠。高校要灵活运用奖励性绩效,通过客观量化的考核机制进行分类考核、分层评价,充分考察教师的德、能、勤、绩,以量化的形式来体现教师间的业绩差别和绩效差异。

地方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实际,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保障和激励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各项制度机制,推动地方高校和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师德素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十三五”回顾系列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基于“教学过程”的高职专任教师绩效考核组织实施研究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