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理论观照下汉语古诗文的翻译策略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壮译本为例
2019-12-30滕明新
⊙ 滕明新
(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0)
诗歌翻译,比之其他文本往往更为困难。汉语古诗文的翻译,最难把握的通常是修辞,特别是谐音、双关、平仄、节奏等这些与语言特征紧密关联的技巧。因而,在汉壮翻译中总会“流失”掉一些东西,其中最容易流失的是节奏、形式、语感、口气、意象内涵以及原文中的文化积淀等,不容易丢掉的东西则往往是词意关系相对明确的比如词语、思路、情节、事实、基本意思等“硬件”。然而,某些“流失”掉的东西也许正是诗歌中更重要、最美妙、最特殊的所在,是反映某个文化传统中无法复制的文化积淀。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汉语古典诗文不能很好地翻译。
一、变译理论与汉语古诗文翻译
变译理论是华中师范大学黄忠廉教授在不断总结翻译实践的基础上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1]“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变译作为变译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基石,增、减、编、述、缩、并、改作为变通手段,摘译、编译、述译、缩译、综述、评译、阐译、译写、参译作为变译方法,相互作用,共同展开了变译理论的画卷”。[2]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浩瀚的汉语诗词都是用文字表现的形象思维,是兼有音韵美、意境美和形态美为一体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是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更是存在于中国人骨子里的诗意,每每吟诵起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总能引发受众的心灵共鸣。如何将这些名篇佳句翻译成壮语,让没有汉语基础的壮族受众也能感受到汉语诗句的魅力,引发共鸣,是衡量一个翻译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变译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使得汉语古诗词成功地翻译成壮文并被壮族受众所接受成为可能。不拘一格的变译是相对于不增不减的全译而言的一种翻译理论。变译理论在一个新的学术维度上扩展了翻译理论的空间,丰富并构造了翻译学上的新的理论形态。[3]
变译理论对于汉语古诗文壮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能够指导译者在忠实于原作意义的前提之下,自由行走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真实而自然地将源语的有效信息,按照目的语受众的理解和欣赏习惯准确地传达出来,让目的语受众也能真实地感受到源语中的文化底蕴。这里所说的“自由行走”并不是无原则的取舍,而是合乎法则,有章可循的合理变形。它犹如孙行者,虽然可以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却时时刻刻离不开核心的取到真经。变译理论既可以指导译者成功地走进汉语古诗文,很好地体会、理解透源语中的意境、韵味、以及表达形式,同时又能够指导译者,成功地走出文化的迷宫,将源语的信息不折不扣地传达给目的语受众。这一进一出之间,就是变译理论的娴熟运用,是各种变通手段相互合理作用的结果。
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壮译本古诗文翻译的特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语言清新质朴、旁征博引,实例鲜活生动、内外并举,不仅阐释了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执政理念,也充分展现了习近平务实谦和的品格、自信豁达的胸怀,以及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真挚的为民情怀。该书一个重要的语言特色就是运用了大量的古诗文来论事说理,言简意赅,豁然开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壮译本中的古诗文翻译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译文风格的吻合
译文风格吻合,指的是原作文本的历史文化以及语言情感色彩等内容在目标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古诗文的翻译,不仅要实现诗文本身的语言风格,还要反映作者赋予其中的附加色彩。如:
例1:中华民族的今天,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译文:Gij ngoenzneix Cunghvaz minzcuz,cingq ndaej gangj dwg“lohcingq gwnzbiengz daih bienqvaq”.
“人间正道是沧桑”是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诗句,意思是:不断地变异、发展和前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诗风豪放,笔意雄奇,饱含哲理,叙事与议论结合紧密,活用典故。在壮文翻译中,“人间正道”译为“lohcingq gwnzbiengz”,壮语的语序为“正道人间”。汉语中的“人间”和“正道”都可以在壮语中找到相应的词语“gwnzbiengz”(人间)和“lohcingq”(正道)来对译,汉语的“沧桑”指的是“世事变化很大”,在壮语里,也可以相应找到“daih bienqvaq”(大变化)来对译。源语和目的语在风格上的基本吻合和对等,使得译文读起来具有原诗的磅礴气势。
(二)诗句韵律的呈现
韵律是汉语诗歌和壮族民歌的共同属性之一。汉语有4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就韵律来说,汉语古诗词的押韵格式和韵律要求非常复杂,有首句入韵、偶数句押韵等。此外,汉语古诗文还讲究平仄、对仗、双关。而壮语则有8个调类,6种不同的调值。壮语不同的民歌格式也有不同的韵律要求,就字数来说有五言、七言、五三五、七三七等不同的形式。壮语也有自身独特的韵律要求,如腰脚韵、勒脚韵、尾韵,偶数句尾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壮文版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考虑到汉语和壮语在字数和韵律方面的因素,通过运用变译理论的各种手段实现了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如:
例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一首格律诗中的颔联,是两个对仗的句子,写到了山、水、路、柳、花、村。考虑到壮语的表达习惯,节奏和韵律等诸多要素,译文并没有刻意追求词义完整,把它译成“bya dangj raemx heux mbouj raen roen,liux amq va rongh youh mbanj ndeu”。这样反而大损原文神韵,相反,译成“bya dangj/raemx heux/mbouj raen roen,loeklak/youh haeuj/aenmbanj moq”(山挡水绕不见路,意外又进一新村),虽然使得“柳”“花”词义丢失了,译文也不能再保留原诗的上下句对仗的手法,但它既照顾到原诗的节奏,呈现出了二二三的节奏,又兼顾了壮语传统的腰脚韵的民歌押韵格式,上句的脚韵“roen”和下句的腰韵“aen”压腰脚韵。译文不仅保持了原诗构思上的峰回路转,还达到诗歌韵律美的统一。
(三)文化差异的化解
各个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而56个民族的文化不管特色如何,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部分,共同形成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译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要善于处理这些文化差异,改用符合目的语文化背景的词语来进行补偿翻译,否则,目的语所反映的诗文内容就不会被译文受众所理解和接受。而译者也应当在两种文化的大背景下对语言差异进行对比,寻找最佳契合点,选取最合适的词汇和手段来完成跨文化交际的任务。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壮译本在化解文化差异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如:
例3:“吾日三省吾身”
出自《论语·学而》。当中的“三省”强调的就是多次反省,并非只是三次。在动词前加数字表示动作频率高,是古代汉语的一个特点,而壮语没有类似用法。所以翻译成壮文的时候,就要使用文义对等的词汇,此句译为:“Gou ngoenz laibaez bae genjcaz swhgeij”(我日多次去检查自己)。汉语的“三”译成了“laibaez”(多次)。译文这样处理既贴切原文又符合壮语的表达习惯。
(四)传神与达意兼具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语言中作为喻体,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和联想义,也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情感联想。因此在翻译古诗文时,遇到特有的修辞手法,不仅要做到达意,还要尽量做到传神。《治国理政》壮译本也确实如此。如:
例4:“雄关漫道真如铁”
出自毛泽东的名作《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词句。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强调雄关像钢铁一样坚硬,难以逾越。而壮语,没有用铁来比喻道路艰辛的习惯,为了传达原词句的神韵,只能换用符合壮语表达习惯的词来表达,译成“bya sang roen gyae nanz gvaqbae”(山高路远难过去)。表面看好像丢掉了原诗句形象的比喻,但是壮语里的“bya sang”(山高)“roen gyae”(路远)与后面的“nanz gvaqbae”(难过去)相搭配,已经足以体现出征途之难,一样具备原词的表达效果和氛围。
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古诗文翻译变译方法的运用
(一)参译实现目的语的诗化语言
所谓“参译”即采用诗歌的语言以及诗歌的韵律,参照源语的诗文进行对比翻译,它是既考虑传达原作意义,又照顾目的语的表达形式,且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的一种生态形式对等的翻译方法。正如罗迪江、李佳云两位学者所说的“诗歌翻译如果没有译语形式与源语形式之间的生态对等,就不能称之为诗歌的诗性翻译。”[4]所以,罗益民也感叹:“在所有的文学样式翻译中,诗歌又是最难的。不论是传统的形式性突出的,还是当代的形式性微弱的,都存在形式、意义和语言之间调和的问题”。[5]汉语和壮语在词、短语、句子之间能够找到一一对应的内容,有时形象和意义甚至可以完全相等。就诗歌的诗性来说,壮族群众与生俱来的传统叙事方式就是唱山歌,壮语的民歌格式就是很好的诗性语言,只不过押韵的形式跟汉语有所区别而已。采用“参译”的方法,就是运用符合壮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形式来表现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内涵,在保持了原文诗性语言的同时,又实现了对源语信息最大限度的还原和再现。
例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清代文学家郑板桥《竹石》中的两句诗。诗的意思是说,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竹子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译文:“Cien muz fanh hoenx lij giendingh,caih mwngz rumz doeng sae namz baek”。汉语诗句中的相关词语都可以在壮语中找到一一对应的词语,“千磨万击”对应壮语的“cien muz fanh hoenx”,“还坚劲”对应“lij giendingh”,“任尔”对应“caih mwngz”,“东西南北风”对应“rumz doeng sae namz baek”,只是按壮语的构词特点微调了一个中心词“rumz”(风)的位置,就实现了诗化语言的对等翻译,无论是字数和节律都保持了原诗的风格。同时能按照壮语民歌腰脚韵的形式入韵,上一句句末的脚韵“giendingh”中“dingh”和下一句民歌歌词中腰部位的“doeng”押韵,兼顾了内容和形式的美,还符合壮语民歌仄起仄收的平仄的要求。上一句的“dingh”是第6调,属于仄声字,是仄起之句。下一句的“baek”是第7调,属于仄声字,是仄收之句。
例6:“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译文:“Duj va dog hai mbouj dwg cin,bak va caez langh cin rim suen.”这是出自《古今贤文》的句子。“一花独放”对译“Duj va dog hai”,“不是春”对译为“mbouj dwg cin”,“百花齐放”对译为“bak va caez langh”,“春满园”对译为“cin rim suen”。译文与源语实现了诗化对等的翻译,连词语的次序都能够实现壮汉语一致,实现了形式、内容与风格的高度一致。
(二)增译实现目的语的完整性
增译是变译理论常用的手段之一,它是为了使译文更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根据需要补充添加源语文本中隐含的字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通过增加解释补充的内容以求译文与原文内容相符。翻译时不受源语词语表面语义的限制,不拘泥于源语句子的结构,用不同于源语的表达方式,把源语意思通过解释性语言补充完整后表达出来。
例7:“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这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词句。词,是汉族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曲子词。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成为特定词体格式的标题,叫词牌。词牌决定词的格式,与词的内容无关。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壮语没有这种独特的诗词形式,无法再按照汉语词牌的字数和声律去一一对译,只能采取增译的方法,通过解释补充的手段,把原词句的内容传达出来。
译文:“Gyoengq doengzhag cingqngamj cawqyouq mwh nienzoiq,funghcaij caeuq dungxcaiz ceiq ndei.”回译过来就是:“同学们刚好处在青春年少的时候,风采和才能最好。”在源语中,字面上只有“同学少年”,没有出现复数的形式,翻译成壮语之后,必须补上表示复数的集体量词“gyoengq”(们)才符合壮语的表达习惯。此外,目的语还必须补充上“cingqngamj cawq ̄youq mwh”(刚好处在……的时候)才方便读者了解。汉语四字格的成语“风华正茂”在壮语也无法找到对应的四字格的成语,只能采取解释性的方式,把源语的内容补充解释完整,表示“人的风采和才能处在最好的状态”,译成“funghcaij caeuq dungxcaiz ceiq ndei.”(风采和才能最好),这样目的语的受众才能清楚明白。
例8:“位卑未敢忘忧国”
出自陆游的七言律诗《病起书怀》。这是该诗“颔联”的上句,表达了诗人即使地位卑微也不忘忧国的赤子情怀。汉语律诗的诗句,除了严格的平仄要求外,还要求对仗。但是,此句翻译成壮语之后,无法再按诗歌的字数和平仄要求来翻译,对仗更加无从谈起,便采用了补充解释的方法表达诗句的内容,变成了解释性的句子:“Diegvih daemq hix mbouj gamj lumz vih guek faenyou”(地位低也不敢忘记为国分忧)。
(三)改译服从目的语的表现形式
汉语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用词简练,往往一个词就包含丰富的内涵。通常一句汉语诗词,翻译成壮语后既要保留其完整内容,又要保持汉语古诗词的固有形式,是非常难的。在这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一些诗句采用了改变译文形式的方法来处理,即把汉语的一句古诗词适当地断句、变形,改成两个分句来处理,或者把源语的句式结构变形为目的语的句型结构。
这里的“改”是为了更能适应目的语的表达习惯,避免“食汉不化”或原作与目的语“水土不服”而采取的一种灵活的翻译方法,目的还是为了实现目的语受众与源语的顺畅沟通,更是为了避免古汉语与现代文表达上的“时差”而对原作做必要的补充完善。[6]96
例9:“行百里者半九十”
出自《战国策·秦策五》。意思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喻指做事情愈接近成功愈困难,因此更要努力、谨慎。译文打破了汉语一个整句的格局,将原诗的一句改成了两个分句:“Byaij bak leix roen,byaij goujcib leix ngamq ndaej dingz ndeu”。回译过来就成了:“走一百里,走九十里刚得一半。”
例10:“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译文:“Seiqgyaiq cauzliuz hoenghhwdhwd,swnh de couh hwng,nyig de couh mied.”汉语原文包括四个短语,第一、二个短语为主谓关系,“世界潮流”为主语,“浩浩荡荡”为谓语。译文将“世界潮流”与“浩浩荡荡”合译成一个主谓结构,置于句首,改变了源语的句型结构。而且,“浩浩荡荡”也改用了一个更具壮语构词特点的形容词“hoengh”,后带附加成分“hwdhwd”来表示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使得整个译文,语义鲜明,更富有壮语句型特点,只是目的语不能再保留汉语原来四字一句的格式。
(四)编译实现译文词句的完美呈现
编译指的是编辑并翻译,包括加工、摘取、合叙、概括、理顺、转述6种方法。经过编译的译文更具层次性和逻辑性,更有利于目的语受众准确、有效地理解复杂的源语文本信息。
在汉语古诗文中出于押韵和平仄的需要,经常会出现谓语前置或用被动语态、否定句式等特殊句式的现象。翻译的时候,就有必要对原诗文的词汇和语态做必要的编辑调整,改用符合目的语的词汇和语态来表述。有时被动语态要换译成主动语态,肯定语态换译成否定语态。
例11:“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出自汉代桓宽的著作《盐铁论》卷二之忧边第十二篇。当中的“知”是通假字,通“智”;“制”是“制定制度,管理方法”的意思。现代文的意思是:聪明的人(往往会)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有大智慧的人(会)伴随着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
这句在书中出现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但都同样换用了符合壮语表达习惯的翻译方法,也就是在“bouxmingzbeg”(明者)“bouxcoengmingz”(知者)两个表示人的类属名词前面都加上表示人的类属量词词头“boux”(个)。
译文1:“Bouxmingzbeg rox aenvih seizgeiz mbouj doengz cix gaijbienq fuengfap,boux ̄coengmingz rox gaengawq hingzseiq mbouj doengz bae ceiqdingh cwzloz.”
译文2:“Bouxcoengmingz rox gaengawq seizgeiz mbouj doengz bae gaijbienq geiqmaeuz,bouxgvai rox riengz saehcingz fazcanj fuengyiengq mbouj doengz bae ceiqdingh guenjleix fuengfap.”
此外,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和壮语的表达习惯,在6个地方分别补充了“rox”(知道)“mboujdoengz”(不同)“fuengfap”(方法)“cwzloz”(策略),原句的“制”,也相应地变成动宾词组“ceiqdingh cwzloz”(制定策略)或者“译文2”中的“ceiqdingh guenjleix fuengfap”(制定管理方法)。
(五)减译让译文语言表达更充分
减译是指翻译时减掉汉语古诗文中的一些无关紧要的词语或者成分。减是总体上去掉源语中在译者看来读者不需要的信息内容,有时会去掉源语中的残枝败叶,有时会挤掉多余的水分,在变译中表现为对源语的必然取舍。减的目的在于以小见大,让有用信息的价值充分展现出来,使目的语表达得更充分。[6]95
减译后被去掉的成分在整个句子中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或者即便有了它,在目的语中反而显得多余或累赘,或有违目的语表达习惯。减去的只是源语中的某些字词,并没有减掉它的意思。目的语中虽然没有这个词,但整个句子仍包含了该词的意义,或译文中这些词语的意义不言而喻。
例12:“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出自汉刘向《说苑·政理》。意思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事情,没有亲眼所见的可靠;亲眼所见的,又不如亲自尝试去做更有效果。句中4个“之”字,为代词,代替听来的、亲眼所见的、亲自尝试的事物。翻译成壮文后,都分别减掉了源语中宾语部分“之”的内容。
译文:“Aenrwz dingq nyi mboujyawx lwgda yawj raen,lwgda yawj raen mboujyawx caen ̄ndang bae guh.”(耳朵听到不如眼睛看见,眼睛看见不如亲身去做。)按源语的意义,译文分别删掉了应该作为定中结构的四个中心语“Gij doxgaiq”(那些事物)“aenrwz dingq nyi”(耳朵听到的)“gij doxgaiq”(那些事物)“lwgda yawj raen”(眼睛看见的)以及“gij doxgaiq”(那些事物)“caenndang bae guh”(亲身去做的)。但是,即便去掉了这些内容,译文照样传达出源语的全部内涵。
(六)综合变译表达丰富的内涵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有时会碰到一些比较复杂的语段。单一的变译手段不能解决问题,需要译者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变译方法的各种手段,对原作进行整合处理,使目的语更加贴近原文内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具体实例如:
例13:“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出自清代金缨《格言联璧·学问》,现代文意为:一个人如果有远大的志向,他的志向所归,就没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他的志向所指,就没有攻不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御。
译文:“Bouxvunz ndeu danghnaeuz miz ceiqheiq hunggyae,gij ceiqheiq de yaek guh daengz,mboujmiz dieggyae lawz mbouj ndaej dabdaengz,couhcinj dwg bya haij daemx gyaeuj,hix mbouj ndaej hanhhaed.Gij ceiqheiq de ceijyiengq,couh mbouj miz maz dingjdangj ndaej,couhcinj dwg bingak gyapgeng,hix mbouj ndaej dangj dawz.”
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句子,单纯的一种变译手段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必须综合运用变译理论中的多种手段,才能准确将源语转译为目的语。译文当中既用到了编译手段,理顺了源语和目的语词语的对应关系,用“bya”“haij”直接翻译源语中的“山”和“海”,也用到了增译手段,把源语中的“趋”翻译成目的语的“yaek guh daengz”(要做到)。还用到了减译手段,将两个句子中的结构助词“之”和句末语气词“也”都省略掉。此外还通过译述的方法,将源语中的名词“志”解释性地释译成壮语的定中结构“gij ceiqheiq de”(他的志气)。另外,为了使得句子能更完整地表达,还用了增译法,在句子的前边,增补了一个假设复句“Boux vunz ndeu danghnaeuz miz ceiqheiq hunggyae”(一个人如果有远大的志向)。
例14:“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出自《战国策·魏策一》,本义是: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东西虽轻,积攒多了也能把车轴压断。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译文:“Cwk bwnroeg daengz ruz caem,cwk huqmbaeu naenx raek sugci”(积累鸟的羽毛到船沉,积累轻的东西压断车的轴子)。在译文中,通过综述的方法,用解释性的语言将整个句子翻译过来。其中又用到增译法,把原文的“羽”补充完整翻译为“bwnroeg”(鸟的羽毛),把“轴”补充译为“sugci”(车的轴子)指向更具体,增补了一个词语“daengz”(到)。另外,还运用改译法把原文动宾结构的“沉舟”,翻译成主谓结构“ruzcaem”(舟沉)。在后一个分句还增加了一个“cwk”(积攒)和“naenx”(压),保持跟前一个分句相同的句型结构,使得结构相同的两个分句并列在一起,起到更好的说理效果。整个句子中三个具有定中结构的词语“bwnroeg”(鸟的羽毛)、“sugci”(车的轴子)、“huqmbaeu”(轻的东西)分别采用了归类合并的方法,按壮语的构词特点来处理,也就是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与汉语的结构刚好相反。
四、结语
翻译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它要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找到语言和文化的最佳结合点来呈现给目的语的受众。翻译活动既是翻译工作者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具体体现。一个成功的译者应当在两种文化的大背景下对语言差异进行对比,寻找最佳契合点,选取最合适的词汇运用最合理的手段来完成跨文化交际的任务。我国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先生就曾说过:“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7]可喜的是,我国日趋成熟的变译理论为翻译者拓宽了理论视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壮译本的顺利翻译出版恰恰印证了变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积极作用。相信随着译者的不断探索,满足目的语受众要求的更加精良的翻译作品将会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