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炙石膏杏子汤治疗急性咳嗽324例回顾分析

2019-12-29龙庆表

医师在线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柴胡麻黄葛根

龙庆表

云南大理祥云县中医医院 大理祥云 672100

自2009年至2018年间,我院呼吸内科住院部和门诊接诊过上万的急性咳嗽病人,其中使用柴炙石膏汤治疗的超过千例,现挑选2013年使用电子处方以来容易追溯且有辅助检查依据的324患者做回顾分析,其中超过70岁的有39(两例超过90岁)例,小于1岁的有7例,1-5岁有11例,5-12岁有78例,12岁以上及成人有189例,其中住院部患者占91例,门诊患者33例,配合输液或西药治疗的患者占总例数的53.7%。按照祥云县中医医院内二科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制定的《急性咳嗽中医诊疗方案》及《急性咳嗽中医诊疗临床路径》的症状减轻90%的临床治愈标准,治愈275例,好转29例,无效20例,总显效率达88.9%。应用过程中共7例出现的服药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呕吐和大便稀溏,且集中出现5岁以内儿童患者中,呕吐可随停药而缓解或停止,其余患者均为出现其余不良反应。以下为应用分析:

1 组方

柴胡25g黄芩15g炙甘草30-60g石膏30-90g法半夏10g细辛3g桔梗5g厚朴20g五味子15g板蓝根9g葛根30-60g(恶寒、无汗、发热者加麻黄9-30g)杏仁10g(痰多加皂角刺或贝母,咽痛咽干口渴可用北沙参或麦冬)

2 适应症

急性咳嗽见发热恶寒、流涕、咽痛、咳嗽、痰黄之太阳、少阳、阳明三阳合并之咳嗽证,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的急性咳嗽。

3 组方含义

①处方来源:取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桂枝厚朴杏子汤、小柴胡汤、麻杏石甘汤三阳合方灵活组方加减,重用炙甘草、石膏,共奏解外和中清里之效,法夏、厚朴、五味子化痰止咳,麻黄、杏仁、桔梗、五味子、柴胡、黄芩调节气机升降。麻黄、石膏取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之意。②相关条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小柴胡汤主之。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③辨证论治:发热(或不发热)恶寒,无汗(或有汗)身楚用麻黄(或桂枝)葛根解表;发热,恶心,纳差,口干口渴用小柴胡加石膏汤,用厚朴、杏仁、五味子止咳,加桔梗、贝母化痰止咳,咽痛加板蓝根,咳嗽乃升降失调,升降之枢乃中焦而,用小柴胡汤和之,杏仁、桔梗调肺气之升降,气机调,外邪去,则咳嗽可止。

4 为什么重用炙甘草

①炙甘草不止调和诸药:诸多古籍及中药学表明炙甘草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然历代以来,调和诸药四个字给后辈学习中医的人造成了巨大的误解,每每方剂甘草或炙甘草均3克或5克用以调和诸要,其实不然,看伤寒张仲景用药,麻黄汤、桂枝汤、麻杏石甘汤炙甘草用量均为二两(约为现在30g),柴胡汤炙甘草用量为三两(约为现在45g),炙甘草汤更是用到了思量(约为现在60g),可见炙甘草除了调和诸药的作用以外,还可以发挥其止咳、和中缓急的作用,且用量均在30g以上。和中二字即补气血阴阳,补中气也。对甘草的使用或许可参考彭子益在其彭子遗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名《实验系统古中医学》)古方下篇《葶苈大枣泻肺汤证治推论的意义》一节中的论述,其言甘草并非和百药也,打翻治肺病,总要调中补土,人身十二经,皆根源于中气。中气左旋右转,经气左升右降。升降不乖,是为平人。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是为病人。经气的升降失常,因于中气的旋转不旺,要升经气,必调助中气。所以中气如轴,经气如轮。甘草、大枣补益中气,则轴运轮行,甘草和百药的话,其实就是甘草补中气的意思。肺部咳嗽,呼吸异常,实则升降失常尔,欲调升降,必调中轴,虽生甘草比炙甘草止咳作用更强,但其补益中气作用不及炙甘草,故重用炙甘草以求镇咳平喘、调补中气的作用。②现代研究表明,炙甘草具有镇咳平喘、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张玉龙、王梦月、杨靖玉、李晓波炙甘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第三期),其研究表明炙甘草在止咳作用较生甘草减弱,但在调节免疫、抗炎作用胶片生甘草更强。凡高明的医师治病,总要通过药物调节,增强患者自身免疫调节,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正应《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言,炙甘草是为肺病良药也,治疗肺病咳嗽当重用炙甘草。

5 发热患者必重用麻黄、石膏,5岁以下发热患者加家用生姜,协同炙甘草顾护脾胃。

现在的中医,尤其是年轻的中医,不根其究,对麻桂颇有偏见,执着于发热就不能用麻黄桂枝,屡屡延误治疗时机。其实不然,在《伤寒论》总其实可以找到依据:“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伤寒主方不正是麻黄汤吗?类似的论述还有桂枝二越婢一汤、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条中均有发热和麻黄、桂枝使用的论述,临证中我们也发现发热患者必重用麻黄石膏,退热效果较为明显。名中医胡希恕、李可等也有此观点。吾师吴生元在其著作《吴生元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的《发热》一篇中也提到外感发热的葛根汤、桂枝汤即可发汗祛邪退热,故外感发热可用麻黄加石膏,且参照《伤寒论》张仲景四两的用量,麻黄成人可总用之5-30g,退热才能达到效果。我们回顾了上百例发热住院成人患者,麻黄用量均为15g及以上,石膏均在45g以上。体壮的年轻男性我们有两例麻黄用量达30g,石膏用量达90g,均治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6 经方优势

①突出中医优势,彰显中医院的专科特点。②我们团队在住院部观回顾观察发现,联合此方应用的患者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同时可以减少或降低抗生素的使用,有利于临床抗生素管理。③症状减轻更快,不良反应更少。

7 不良反应

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小孩,体现为服药后呕吐,分析主要原因为:①单次服用量过大,造成呕吐;②.小孩脾胃尚不健全,重用石膏易造成大便稀溏。其余观察则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8 无效分析

①辩证不准确;②有合并症,不适用本方。

最后我们呼吁:有条件的大型医院或医学院校,建立方剂数据库和证据库以提高中医中药的使用率,提高中医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用临床数据来保护中医自己,让年轻医师通过数据会用、敢用中医,有循证依据且安全的使用中医。

猜你喜欢

小柴胡麻黄葛根
浅谈小柴胡汤在血证中的应用
基于CiteSpace的小柴胡汤相关研究可视化分析*
经常饮酒者喝葛根陈皮茶
葛根药膳用处多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适合小柴胡汤治疗的感冒
葛根妈妈和她的雁宝宝
心中的麻黄山
葛根复合胶囊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