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幽默翻译变体的心理解读
2019-12-29蒲红英
蒲 红 英
(伊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1 引言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不同,世界各国及各地区的幽默差异显著,加之幽默是一种涉及修辞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充满智慧的高级情感认知行为,所以幽默的翻译并不轻松。英汉语无论在音、形的表层结构,还是义的深层结构上均相差巨大,这两种语言间的不可译性较大,加之于幽默中经常蕴含有本民族的典故和文化,对英语幽默翻译构成的障碍就更大了。如果译文读者不了解幽默背后的文化背景,译者又无法忠实传达这些文化因子,那就会导致原文幽默感的失落。黄忠廉教授于1998年在中国译学界首次提出“翻译变体”的概念,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变译理论。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幽默的翻译也存在着变译现象,变译理论亦可用于指导幽默的翻译。幽默翻译变体打破了传统的幽默翻译方法,灵活运用摘译、编译、改译、阐译等手段可最大限度呈现出原文的幽默效果。翻译变体是对原文的变通、改写甚至叛逆,有能力的译者选择不同的路径和策略接触语言、理解语言和产生译文,变体的译文是译者个体内部变异的潜在性成为现实,体现了译者整个翻译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结果。翻译变体首先始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颜林海认为“理解是从原文中获取信息,并调动原有的知识以及文化背景对原语的解码过程。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受控于译者的文化心理因素”(2008:24)。在译文形成阶段,译者会有意识地通过自身的认知功能来认知和再现原语文本。译者反复阅读原文后,必然会唤起头脑中固有的知识架构,并把原文的内容转换成大脑中的心理图式。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冲突的情况,此时译者就会调动自己的认知能力,在与原文的共鸣和改变间作出协调,进行翻译补偿和变体翻译。
2 英语幽默翻译变体体式
17世纪末,《牛津英语词典》给出了humor的释义:幽默可指逗人快乐、怪诞、诙谐、滑稽、可笑、有趣的行为谈吐或文章的品质,也可指察觉什么是荒谬的或逗人发笑的能力。英国期刊《译者:跨文化交际研究》于2002年推出幽默翻译特辑,引起了译界对幽默翻译的重视。基于不同的目的和标准,幽默的分类可谓众说纷纭。依说话人目的有无可分为有意幽默和无意幽默;根据接受者接受幽默时的心理预期状况可分为主动幽默和被动幽默;按攻击性的有无可分为攻击性幽默和非攻击性幽默;按语义内容可分为政治笑话、性笑话、宗教笑话、犹太笑话等。西方学者还结合修辞方式和功能将幽默分为笑话讽刺、机智、反讽、喜剧、俏皮话、轶闻、模仿、闹剧、双关等。法国哲学家Henry Bergson从幽默的构成方式出发,将幽默分为情景中的幽默与话语中的幽默。情景幽默产生于特定的语言氛围之中,与语言本身无关,而话语中的幽默涉及到语言因素的变格或技巧化使用,因此这类幽默也被称为辞格幽默。(humor derived from rhetoric devices)(1911:12)张莉将英语幽默分类为:语音因素引起的幽默、语义歧义引起的幽默和修辞运用引起的幽默(2009:166)。毛荣贵(2005)将英语世界的文字幽默分为情景幽默与非情景幽默两大类。陈春华(1999)将幽默分为情景幽默(situational humor)和 会 话 幽 默 (conversational humor)两类。会话幽默指以言语行为为主要产生方式的一类幽默。J.R.Schmitz(2002)则把英语幽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普遍幽默(universal humor)、语言幽默(linguistic humor)和文化幽默(cultural humor)。由于文化间的同质性,普通幽默可译性较大,文化幽默和语言幽默源于不同民族之间异质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可译性较小。以上分类基于不同的标准和目的,在内容上并无矛盾对立之处,下文举例时可能都会涉及到,不过鉴于篇幅限制及本文研究对象,下文只探讨携带语言和文化异质性的纯文本的会话幽默及一些幽默小段。
翻译变体(变译)与全译是中国学者黄忠廉于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一对概念。为满足特定读者期待,译者对原文进行变通,采用扩充、取舍、浓缩、阐释、补充、合并、改造等手段后再行翻译,这就是翻译变体。(黄忠廉,2000:5)变译是相对于全译而言。全译要求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译者的创造性被压抑,可谓带着镣铐跳舞;而变译是译者为了达到某种翻译目的,有意识地、创造性地改变原作的内容与形式,由此产生的译作可能等于、约等于、大于、小于、远大于或远小于原作。变译和全译虽有差别,但也有联系。全译是变译的基础,一切变译方法都可能首先经历全译。译者无论处理何种翻译材料,其客体永远是原文,他应该认知、猜测原文作者的心理轨迹,只有当译者与作者心理同态时才能完成与原文作者和原文的沟通与变译。黄忠廉先生变译理论体系共包括七种变通手段和十二种变译方法。变译理论的应用研究时下多集中于科技作品、社科作品和文学作品的翻译,而鲜有对幽默翻译的关注。由于幽默篇幅短小,文体特别,十二种变译方法并不全都适用于指导幽默翻译实践,但经过比较分析,笔者发现其中的四种变译方法还是有运用的空间,即摘译、编译、改译和阐译。摘译是根据译者需求,选取原文主要内容或译文读者感兴趣的部分内容进行翻译的变译方法;编译是依据译者特定需求,对原作加工整理后翻译成文;改译是在改变原文形式、部分内容和风格后进行翻译;对译文进行全译或变译后,在译文内对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或者文化背景进行解释的方法则为阐释。(黄忠廉,2014)
2.1 摘译
摘译是摘取原作精华进行翻译。按照文献长短,摘译可分为五个层次,但幽默篇幅较短,所以一般只涉及到摘译的前两个层次,即句中删词(词组)译和段中摘句(句群)译。摘译删除的是原文中那些不需要的冗余信息,故而译文篇幅变得更短。(黄忠廉,2000:25)
(1)“I imagine your cousin brought you down with him chiefly for the sake of having somebody at his disposal.I wonder he does not marry, to secure a lasting convenience of that kind.But,perhaps his sister does as well for the present,and, as she is under his sole care,he may do what he likes with her.”(《傲慢与偏见》,2006:145)
“我想,你表弟带你来这里,主要是威廉要有个人听他摆布。不过, 他眼下有个妹妹兴许也行了。既然他妹妹完全由他一个人照管,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她了。”(孙致礼,1991:165)
此段话是伊丽莎白讽刺达西先生的霸道无理的内心活动,如果达西先生结婚,其夫人一定是他专制和迫害的对象,可以想象此时被达西先生独自照顾的妹妹—乔治·安娜,过得是怎样痛苦的生活。基于审美心理,译者将“I wonder…kind”这句话删减不译。孙先生认为这样的处理会使原文信息更加明确,同时也挖掘出伊丽莎白对达西先生最初产生严重偏见的根源。
2.2 编译
译者对原文进行切割、加工和整理之后进行翻译即为编译。编译取原文之精华,用短小精悍的译文传达出原文的风格。编译法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论证,常见的微观编译法有摘取法、合并法、概括法和调序法。(黄忠廉,2000:66)由于所占篇幅较小,所以幽默与微观编译法关系更大。
(2) So think thou wilt no second husband wed:But die thy thoughts when thy first lord is dead.(Shakespeare: Hamlet)
不事二夫夸太早, 丈夫完了心变了。(钱钟书著《管锥编》)
原文措辞有趣,蕴含深意,透漏着说话人对此妇人的挖苦,但话却说得幽默、俏皮,“But die thy thoughts”部分采用倒装结构,译者突破原文表层结构,将此倒装句调整为正装句翻译,使译文文气连贯,语意顺畅,更有逻辑,前后两句更加和谐,同时钱钟书先生亦改变了原文的风格,译文中的每句话都是七个字,类似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体七言诗,既具有整齐美,又不乏意境美,原文所蕴含的讽刺、幽默的味道也翻译得活灵活现。
2.3 改译
改译涉及原文内容、形式、风格和语气的改变。改译与归化翻译同义,都为了满足特定层次的读者,用译语读者喜闻乐见的表达替换原文相应的部分。
(3) If my mother had known of it,she′ d have died a second time.
假如我母亲知道这件事,她定会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毛荣贵)
译者在理解言语幽默时需要调动自己的心理空间的认知机制,仔细推敲原文的真正含义。为保留原文的口吻和幽默意味,毛荣贵先生根据原文的意思,巧妙地运用改译策略,将其译为“假如我母亲知道这件事,她定会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可谓对原文进行了创造性改写,虽改变了原文的风格,但抓住了原文的概意,而且译文比原文更幽默。
2.4 阐译
当出现语义空缺和词汇及其文化意义非对应时就会用到阐译,所以阐译法是一种很常见的翻译方法。王东风(1997)将语义空缺和词汇非对应现象称为“文化缺省”,并提出了五种应对策略,其中之一的文内明示与黄忠廉先生提出的阐译有异曲同工之处。文内明示即在直译原文的前提下,再对原文中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负载词进行解释,只不过为了确保译文的连贯性,将解释的部分安嵌于译文之内而非译文之外,这是与解释法和加注法不同之处。阐译是“阐”和“译”的结合。“阐”意为讲明白,把译者都难懂的信息加以注释,置于译文之中,而不是用脚注或者尾注。阐译的读者一般为非专业读者,对于专业读者而言,译者要少阐释或者不阐释。(黄忠廉 , 2000:289)
(4)When a woman complained to her butcher that his sausage tasted like meat at one end,and but bread at the other,he replied,“Madam, in the times like these,no butch can make both ends meat.
一个妇女对肉铺老板说,他的香肠一头是肉味,另一头却是面包味,老板答道:“夫人,如今这世道,屠夫也是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啊!”(李少儒,2002)
妇女认为香肠质量有问题,狡猾的老板利用to make both ends meat(把香肠的两头都填上肉 )中的“meat”和 to make both ends meet(使收支平衡)中的“meet”的谐音道出做生意的难处,同时为自己缺斤短两的投机行为诡辩。如果最后一句被直译为“这年头没有哪个肉铺老板做香肠能两头都是肉”,原文幽默尽失,译者将其译为“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不但解释并且翻译了妇女说的话“to make both ends meet”(收支平衡 ),同时遵从了屠夫仿写这句英语俗语、想为自己辩解的心理,给出的译文也是屠夫想表达的意思,保留了原句里最后一个谐音双关词“meat”,在译文中既对原文进行了阐释,也对原文进行了翻译,是阐释与翻译的完美结合。
3 变体背后的心理机制
翻译是一种基于语言媒介的心理活动,翻译心理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对目标语时表现的一系列内心活动状态。(颜林海,2008:17)由于译者个人感觉、情感和经验的不同,当这些心理因素介入其翻译实践时,会导致不同译者对同一原文意义的异样解读,甚至同一个译者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原文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这是造成翻译变体的心理原因。
3.1 词语内否定心理
词语内否定指话语人一定动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语用策略。在说话时刻意借助“而不(but not)”等句式,对词语内两个并置同义语义项予以否定,引起语义间的对立,从而有意改变话语的心理活动指向,产生多种语用功能,幽默便是其中的一种。(李奕,刘源甫,2008:85)交际的话题若过于凝重、直白,说话人就可以使用词语内否定使气氛变得轻松风趣,避免产生冲突或使冲突升级。如:
(5) A miserable, merry Christmas.
这真是一个伤心但不必欲绝的圣诞节。(李荫华,1997:75)
语言反映的是客观世界和说话人的真实情感,虽然该原文内无任何否定词语,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其思想意识中存在冲突和对抗心理,这种心理在这句话的语境内正好借用了词语内否定这种语用策略来表达,得出的译文不但产生了内否定的语用功能,而且译出了原文的幽默感。译者既用了改译也用了编译,既改变了原文的形式、风格和语气,而且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了加工和整合,将原句中的短语译为句子,译文更加通顺,前后两部分衔接合理而自然。译文给人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3.2 模糊语言表达心理
从信息加工处理的角度看,人的记忆经历了对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和丢失的复杂过程,丢失是记忆对部分信息的放弃处理,有些信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变得模糊不清,所以模糊性是记忆不可回避和忽视的重要特点。鲁苓(2010)认为模糊思维和概念就是人的内部心理结构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结果,而模糊语言是表达模糊概念的工具。这些语言处理的方式是形成模糊语言的心理动因。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固有现象,人类交际需要模糊语言,因为模糊语言表达的是人的模糊心理活动。具有含蓄、委婉、低调或掩饰心理动机时都会产生模糊语言,此时的模糊语言是有意为之,说话人希望听话人自己去解读话语的真实含义,语用模糊但意义明确。如果说话人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就会造成真正的模糊语言,本文只涉及有意识的模糊语言。有意识的模糊语言体现的是说话人积极的、自我规避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有产生幽默的语用功能,所以可以说,幽默是人的心理反常规表达,它引起交际双方对语言习惯性表达的偏离,导致双方心理活动的邹然改变,但却可以引起双方的心理共鸣,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和刺激。模糊与幽默可谓如影随形,很多幽默表述中都有模糊语言的存在。所谓模糊语言,是指语词具有朦胧而又广远的语义外延。它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旨在驰骋读者想象的更高层次的精确,语言模糊性是翻译中采取变通和补偿手段的依据之一。英语是重逻辑思维的分析型语言,汉语是偏综合型的语言,通常情况下,英语表达明确具体,而汉语表达模糊笼统,所以在将表述精确的英语幽默译为汉语时,译者可以对原文重新进行识别、加工,利用模糊语言,在模糊与朦胧中传递出原文的幽默意境,在翻译过程中补偿出模糊语言的美学效果,得出模糊的译文或者貌似晓畅明朗,实则暗含模糊的译文,这是译者模糊语言心理操作的结果,也正好符合汉语的思维习惯和中国人的认知心理。这种反其道而行的译为可以看做是变体翻译。毛荣贵认为多义词、歧义、双关等语言现象都属于模糊语言,这几种语言现象之间的联系无法割裂。(2005:231)本文以双关构成的幽默为研究重点,在讨论此类幽默翻译变体时也会涉及到多义词和歧义现象,因为语义双关就是利用多义词和歧义词构成的。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是最常见的两类双关。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可以形成谐音双关,利用多义词则可以形成语义双关。双关的语用功能是制造幽默效果,但要如实传达这种效果却比较棘手,但若译者肯花功夫,也是可以产出绝妙的译文。如:
(6)The professor tapped on his desk and shouted:“Young men,Order!”-The entire class yelled: “Beer!”
教授敲击桌子并喊道:“年轻人吆喝(要喝)什么?”
学生:啤酒。(毛荣贵,2005:234)
语言的模糊性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各个层面,该译文就是利用了语音模糊性。译者有意识地利用“吆喝”和“要喝”的谐音,用译文的声音属性分解了读者的心理,使其由语音误导进入语义误导,使译文获得了模糊的效果,读者感受到了语音模糊带来的幽默。另外,该句原文中含有一个多义词order,意思是“请安静”或者“点菜”“点饮料”,调皮的学生明明知道老师说这句话是为了维护课堂秩序,但是他们的识解心理故意却曲解教授的意思,他们偷换概念,故意起哄,老师面对学生的捣乱和幽默无可奈何,译者也利用了语言的模糊性打造出幽默的效果。
3.3 翻译动机
要揭示译者心理与翻译变体的关系势必要关注译者翻译动机。“为什么要翻译”就是译者的翻译动机。译者的翻译动机是操控其翻译活动最活跃的因素,幽默翻译变体也是译者动机操控的结果。有时原文并不是十分幽默,但基于一定的翻译动机,译者可能会给出比原文更加幽默的译文。例如:
(7)Sheldon: All right,I’ll bow to social pressure:Hey! (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
Sheldon:人在江湖走,不得不低头:嘿!
原文并不让人觉得诙谐幽默,译者用了阐译法,在译文中套用了一句中国特色网络流行语,译文走近了中国观众的心理,令人忍俊不止,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但感受到了原文传达的信息,更是体会到了原文没有的幽默效果,其中“人在江湖走”并无对应的原文,是译者加入译文中的。采用阐译法把读者带入此时此景,可以说,该译文之诙谐有趣比原文更甚一筹。译者对此句进行如此处理无非是在实现信息传递和艺术欣赏的前提下,最大化实现该影片的商业价值。该译文通俗易懂,中国观众对影片立即产生了亲切感,这样的翻译达到了它本该追求的效果。
4 结语
幽默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现象,幽默翻译最重要的就是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幽默效果的同时领会不同的幽默文化。但由于幽默涉及到各种语言、文化以及社会因素,幽默翻译对译者而言是极大的挑战。就目前的学术研究现状而言,幽默翻译研究远远落后于其他领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专门研究幽默翻译的学者寥若星辰。本文以黄忠廉教授的变译理论为指导, 结合实例详细阐述了英语幽默翻译的四种变体体式及其产生的心理机制。幽默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其效果可以通过这四种变体来实现,导致这四种变体的心理原因是三种。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何种变体都不能背离原文,变体只能发生在原文内容和风格允许的范围之内。英语幽默翻译变体体式可能不止四种,背后的心理原因错综复杂,希望本文的讨论可以抛砖引玉,激发同仁对英语幽默翻译变体及其心理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