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中心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2019-12-28刘敏
刘敏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64)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我国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大使命,虽然我国高职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它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重视素质教育的现象依旧存在,导致很多高职学生严重缺失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由此可见,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实训中心文化软实力建设,对于提升整个学校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意义,是落实十七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1 文化软实力内涵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最先提出 “软实力”的概念。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 “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一种力量,它具有无形特征、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精神内涵、积淀变化、渗透染化等特性,它在高职院校实训中心建设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2 高职院校实训中心文化软实力建设现状
2.1 实训中心精神理念尚未形成
实训中心不仅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用来开展实训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校企合作等社会服务以及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与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实训中心的精神理念应当以“服务教学科研,面向师生,针对专业为主要设计思路,并体现人文教育的设计理念,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建设的实训中心,仅仅用作学生上课、考核的场所,没有形成符合各学院的一套精神理念,导致实训中心功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2.2 人文精神缺失
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 “技能本位”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忽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没有很好地做到以人为本,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大部分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实训中心就是冷冰冰的工厂、车间,没有浓厚的文化育人环境,导致部分学生人文知识匮乏、人文精神缺失,缺乏创新精神、理想追求和奉献意识。
2.3 制度管理不健全
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实训中心管理人员和实训教师缺乏强有力的实训岗位知识,对自身定位不准确,没有意识到加强学习是履行好职责的前提和保证,都是各干各的工作,没有建立起与各部门沟通联系的长效机制,对一些实训工作缺乏深入的了解,调查研究开展的不够主动,没有根据实际建立一套科学、健全的实训中心管理制度,导致工作开展成效不显著。
2.4 创新意识不够
高职教育中的实训技能操作训练既具有重复性,也具有技艺性。因此,高职学生要在实训技能操作中将前人经验与自身总结相结合,发扬敢为人先的自我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形成自身绝技。另外,校内实训中心拥有设备资源优势,是师生开展应用研究、教学科研的基地,事实证明,在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中,只有自主创新,才有科技进步。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做”中仅限于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师生的创新意识还远远不够。
3 高职院校实训中心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政治思想坚定、德技兼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相关行业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要求、技术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面向行业企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实训中心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文化熏陶对学生成长、企业和学校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要得到充分重视,它有助于促进师生的爱国情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使他们自觉融入各项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和各项活动中。
3.1 “制度为本”,加强制度文化的建设,完善管理体制
制度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期实践延续、提炼出的一种管理经验的总结。实训中心的制度文化是为了保障实践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而形成的各项制度文件的总和。高职院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特别重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因此,加强实训中心的制度文化建设,完善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比如:实习基地的制度文化可以包含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考核奖惩、岗位责任制、各实训室相关制度等,还应包括实训中心师生行为规范;各项安全标识、紧急通道示意图、警示语;实现与企业文化、相关制度的对接,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移植到实训中心文化中,营造实训中心的企业文化环境,使高职生通过实训中心提前感受企业文化、制度,了解企业理念,熟悉企业要求,适应企业管理,从而迅速且全面地提高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制度文化还具有激励作用,可以激发实训中心师生员工形成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当严格有序、生动活泼的实训中心制度文化被接受并自觉遵守时,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生的职业能力都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3.2 “传统为根”,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重视培养大学精神、“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实训中心的精神文化是一种 “无形资产”,是实训中心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推动实训中心快速发展的动力。加强实训中心精神文化建设,应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不忘传统文化,结合各二级学院的专业群特色,将传统文化厚植人才培养目标与体系中,将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重视大学语文和思政课程的开设。注重实训中心室内外宣传栏、电子屏幕等实训教学区域和公共区域的传统文化与各专业文化相结合的精神文化建设。
比如:各专业文化发展史、古今中外励志格言等。重塑高职院校实训中心的文化底蕴,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育人环境中培育大学生研究学术的探索精神、“止于至善”的道德精神、引导社会的批判精神以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
3.3 “价值为魂”,加强行为文化的建设,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行为文化是高职院校师生在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文化的总和,是通过院风、教风、学风和人际关系而体现出的师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行为观和认同感,凝聚着师生高尚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具体可分为教师行为文化和学生行为文化。
比如: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高职教师应意识到将自己定位于“教育人与德育人”的融合,自身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升华教书育人师德境界;高职院校各管理工作者要模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处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学生言传身教,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模范的行动带动学生,以出色的工作影响学生;高职教职员工要形成“管理即服务”的理念,从“以人为本”的核心出发,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尤其发挥党员教师的榜样力量,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他们乐观向上、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重视高职学生的养成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使其在军训、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