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分析的应用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019-12-28曾小珊余丽王晓红张明杰李俊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1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曾小珊,余丽,王晓红,张明杰,李俊丽

(陕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

笔者所在高校为一所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有在校生2万多人,其中每年参加大学英语学习的学生有8 000余人,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有50余人。面临的问题有三:其一,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总量不足;其二,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其三,学校地处非省会城市,教学经费有限,教学资源不够丰富。而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越来越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教育部也指出,要推进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推动形成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国家战略培养和储备 “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人才。因此,面对现实问题与国家发展、人才培养的差距和矛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组成员认真研讨,并带动大学英语教师,开展了需求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改革。

1 需求分析

大学英语作为我国高校受众面最大的一门课程,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在历次的高等教育改革中,被作为一项重要改革内容。但是,多年来,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却一直备受诟病。在目前教育国际化、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重新审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等是否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各级各类群体的不同需求,提高教学效益。这种需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国家需求。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正在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参与并领导正在进行的“全球治理”。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由此可见,随着我国更多参与全球治理,这类国际人才必将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社会需求。就外语的功能而言,社会需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也可称为市场需求。外语学习只有需求对路,才能在市场上充分实现其价值。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却与市场需求相脱离 (蔡基刚,2014)。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需要从内向型经济模式向外向型经济模式转型,需要大量既有专业技术又有较强英语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目前的市场外语人才需求存在“低端需求总量过剩、高端需求高度短缺”的现象。

学科与专业需求。大学英语不是专业,而是一门为专业配套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设置目的是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陈国华发现我国58个一级学科、573个二级学科、近6 000个三级学科,“所有这些学科,没有一个不需要与国际学术接轨。要想跟国际学术接轨,就得阅读国际期刊上的论文和国外出版的学术专著,这些文献绝大多数都是英文”(自蔡基刚,2016),因此,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文献是每个大学生最基本的学术能力。翻开各学科的专业培养方案或教学大纲,其中几乎都要求自己专业的学生 “具有较强的本专业外文书籍和文献资料的阅读能力,能正确撰写专业文章的外文摘要,能用外语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学生需求。首先要关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高考改革后英语科目的考核方式和比重将出现较大差异,新生英语水平两极分化趋势加大,学生需求差异性增强。其次要关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变化。蔡基刚(2012)、郑大湖(2016)、邹晓燕等(2016)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最终的结论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大学英语课程要体现多元化和生态化,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 应用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顺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市场人才需求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这种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也必须进行结构性变革,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市场需求、学科专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用型地方高校要立足本校实际,不能盲目效仿985、211等高校教学改革做法。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首先要在通用英语教学上求变革,夯实基础,才能不断开拓。在改革中可采取“强基础,多元化,慢步走”的措施。所谓强基础,就是要加大对学生基本语言知识的输入和能力的培养;所谓多元化,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开设多元可选的课程;慢步走是指对于跨文化交际课程,特别是学术英语或者后续的行业英语等新课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师资情况由少到多分步、分类开设课程,不能急功近利。

2016年,笔者所在学校顺利更名为大学,这意味着学校在办学上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在完成规模扩张、办学层次提升后,也提出要坚决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作为满足“四个服务面向”(服务国家发展需要、服务社会人才需求、服务学校/院系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服务学生个性化及未来发展需求)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就必须跟上学校发展和各学院学科专业发展需求,提供更加满意和优质的服务。要实现这些对接,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方法、测试手段等,调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实行“多元化、订单式”的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在学校教学综合改革的指导下,进行大学英语综合性、全方位的教学改革。

3 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改革具体内容

本次大学英语综合改革简称为“MACMAS教学体系”,即通过设置多维度教学目标(Multidimensional Aims)、构建多模块课程体系(Multidimensional Curricula)、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Multidimensional Modes)、引入多方面评价体系 (Multidimensional Assessments)、打造“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Multidimensional Staff),最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Needs),简称 MACMAS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3.1 科学定位,合理确定多维度培养目标(Multidimensional Aims)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根据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在三级目标体系中,基础目标是针对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需求确定的,提高目标是针对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好、英语需求较高的学生确定的,发展目标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特殊需要以及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多元需求确定的。但《指南》也提出,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主确定起始层次,自主选择教学目标。因此要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校实际,制定满足学校、院系和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3.2 改变传统,科学构建模块化课程(Multidimensional Curricula)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关注的是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也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新模式则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素养,更加关注在传统教学中极少涉及的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因此,本研究需合理布局、平衡三大块内容的关系,选择适合本校校情、学科专业实际以及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第一模块课程注重学生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的培养;第二模块课程旨在加强学生文化素养、科学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三模块着重设置与学生未来发展和职业生涯相结合的学术英语和行业英语课程,如科技英语(工科学生)、欧美文学名篇选读 (文科学生)、中国文化概况(文、理、工类学生)、商务英语(经贸管理类)、法律英语(法学类)等,课程的开设以内容为依托,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3.3 因材施教,灵活运用立体化教学模式(Multidimensional Modes)

建立“课内课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自主实践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课内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课后依托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现代化的外语学习环境,并配备丰富图书资料、视频资料和文献数据库,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对课内所学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和应用。利用有效网络资源,线上自主探索和学习与线下个别辅导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使大学英语教学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突破课时瓶颈,实现立体化、网络化、个性化,进行多维的、动态的英语教学。

3.4 科学评价,稳步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Multidimensional Assessments)

多样化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教学供给侧改革的有效保障。在前期的大学英语教改实验中,已尝试了不同的教学评价手段,如入学摸底测试、过程性评估等,但存在的问题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估方式还较单一,教学评价的反拨效应不明显,而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则多流于形式,未有实质性的进展。要进行全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价方式也必须进行“创伤性”改革。除了对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进行多样化的评价外,还需要评估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对教学的影响,做到全面化、多元化的评价,保障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5 转型发展,努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Multidimensional Staff)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培养目标制定的是否合理,定位是否准确,建立的课程体系是否科学,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是否灵活多样、是否能满足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要跟上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角色、教师行为、教学方法和策略等都需要与时俱进。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在职培训,支持教师国内外进修学习,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4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效

4.1 层级化教学目标

通过入学英语摸底测试,掌握本专科各专业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结合学生的个体化发展需求分别制定教学大纲,选用不同教材,开展本科、专科以及艺术、体育类学生的分层、分级、分段英语教学与实践,并实行动态教学管理。

4.2 模块化课程内容

根据分段教学原则,在基础教学阶段采用综合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在应用技能拓展阶段,实行模块化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学生个性化需求,开设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理工科学生)、英美文学名篇选读(文科学生)、中国文化概况、汉中本土文化翻译(文理工类学生)等素质拓展类英语课程,构架大学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桥梁,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英语学习提供帮助。

4.3 立体化教学模式

采用“课程学习+自主学习+课外实践”——“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应“立足第一课堂,开展自主学习,丰富第二课堂”。主要包括:(1)第一课堂积极倡导和推广参与式、讨论式和启发式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教学资源和手段,实现了大学英语课堂从单一信息的被动输入向输入、输出交互影响的模式转变,达到了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译技能培养的相互渗透,有机融合;(2)利用U校园、钉钉学习平台等现代化、网络化教学平台,督促、指导和监督学生开展课外自主学习,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3)利用课外实践使英语学习融入日常生活。第二课堂形式多样,英语角、外教系列讲座、演讲竞赛、话剧表演、风采大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英文电影配音比赛、英语文化节、英语夏令营、英语话剧节等活动提高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4 多样化评价方式

首先,学生入校后进行摸底测试,包括听力、口语诊断性测试及综合测试,找出学生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教学和辅导;其次,加强平时的教学过程监控,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等,注重形成性评价对教与学的反拨作用。注重学生的课前准备和课堂表现:教师综合学生出勤、作业、预习等方面的表现评定成绩,并按一定比例计入学期综合成绩。再次,关注教学督导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及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5 结语

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它关系到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工作和职业发展,本次改革实现了初步改革目标,但还需要在后期的改革中更加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注重教师的职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同时要进一步设置更多样的模块化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大学求学的遗憾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