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现状研究

2019-12-28魏子亮段勇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分层班级目标

魏子亮,段勇花

(西安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学系,陕西西安 710061)

1 分层教学的含义

目前,我国的分层教学主要分为分班式分层教学,走班式分层教学,班内式分层教学三种形式。分班式分层教学是打破学生原有的行政班,按照学生的成绩水平将其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组织学生活动和教学;走班式分层教学是保留学生原有的行政班级不变,按照某一学科的学习情况,把整个年级的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在进行这一学科的教学时学生跨班到相应的层次班去学习,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和班级活动还在原来的行政班进行;班内式分层教学是原行政班不变,按某一学科的学习情况把班内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并为各个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之进行个性化的评价。该篇论文所研究的主要是班内式分层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使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贯彻落实 “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多样化发展。

2 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目前的教学组织形式仍然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在部分落后地区采用的是复式教学,人口基数大,而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智力年龄、学习习惯等存都在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同样知识的理解情况参差不齐。而大部分教师仍然按照大部分学生的接受水平授课,长此以往,必定导致学习好的学生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学习差的学生有跟不上教学节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教学就变得至关重要。

3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巴班斯基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提出,在传授不同程度的新旧知识和练习时,应该尽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巴班斯基主张教学中应该把集体教学,个别教学,分组教学三种教学形式联结成最佳结合。

布卢姆所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有能力去学习和理解所有知识内容,并经过一定的练习可以达到熟练掌握及运用,当学生都能处于我们所创造的良好环境中时,影响学习的外在因素以及学生个体之间各个方面的差异也会随之消退。学生是否能够学会要学的内容以及学习的好坏取决于学生为了达到熟练地掌握程度所花费的时间。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儿童目前现有的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他人帮助和启发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学生不仅在现有知识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在面对不同情境时,同一个个体的“最近发展区”也会出现不同差异。

4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建构

4.1 目标分层

我们需要看到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功能,所以要想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让教学活动趋向于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总方向,首先要明确提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将统一的教学目标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起来进行调整,制定出与各个层次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分层目标。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有一定的难度,更重要的是教学目标也应该适度的前进或后退。

4.2 学生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方面是不论分层是公开还是隐蔽的都需要遵循科学、客观、原则,尤其是要注意消除对后进学生自卑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分层必须遵循动态和激励原则,要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变化,有层次间的升降变迁,才能有效的激励学生上进。

4.3 内容分层

彻底地分析教材,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是一切教学活动成功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教师应该学习课程标准,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在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其次,要钻研教材,明白知识的结构、历史背景以及其蕴含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思想方法,对各个层级的学生设定相应的课堂目标、教学起点、进度、难度、方法以及作业题目等。

4.4 问题分层

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平等师生基础之上的相互交流沟通和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使每一个问题有层次的递进。根据教材中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实际水平,对问题可以做出以下几个层次的划分:第一层次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初步理解基础知识内容;第二层次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探索和掌握基本的解题技能与方法;第三层次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变式练习,培养起数学创新思维。

4.5 练习作业分层

通过分层练习可以使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强化,并及时检查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将所学知识通过分层练习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针对不同学生和教材难度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视情况而增加和删减练习,或把一个题目进行变式来逐步提高难度。编写时要注意题目应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知识点到综合运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基础到强化。使题目难度变化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的变化规律。

4.6 辅导分层

不论是同步课堂教学还是分层课堂教学,都不能百分之百地使各个层级的学生完全掌握知识,而且课后作业中总会出现不同大小的问题。所以,针对低层次的学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找出课堂学习的漏洞,树立自信心;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主要帮助他们提高应变能力,加强变式练习并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针对高层次的学生,则注重他们数学思维和数学认知策略的培养,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

4.7 评价分层

就是指对不同层级学生的分层学习活动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因此,应该将分层评价看作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目的,评价的标准、方式、主体都应多元化。对低层次的学生要学会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进行鼓励给予他们自信心;对中等层次对学生既要鼓励,又要帮助学生找到自身不足,使他们向更优秀的方面努力;对高层次的学生,需要保持较高标准,并在彼此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

5 影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因素

5.1 学生因素

不论分层教学中对目标、教材、练习还是作业和评价等进行分层,都需要考虑到学生分层情况。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数学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智力因素,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的积极性等非智力因素,都会对分层教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确定每一个学生所属的层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组织学生练习以及在实施课堂分层教学后的结果如何,都和以上因素息息相关。

5.2 教师因素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分层教学效果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教材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现代教师观认为教师应该从原来的教书匠转变为教育研究者,相比专门进行教育研究的专家,一线教师更能准确地了解每一位学生情况。所以,教师应该加强自身教研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学实验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并且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分层教学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是否对学生充满爱与信任,是否具有责任心,都是分层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

5.3 课堂因素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他人之间)、物理关系(班级环境、校园环境)以及技术关系(课件、教具、多媒体)的环境因素。而对分层教学来说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则是最有力保障。可以想象,如果在一个课堂秩序混乱、班级歪风邪气盛行、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的班级进行课堂分层教学研究,是不会取得预想的效果的。各个层级的学生不应该是互相封闭的,而是应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分层班级目标
班级“四小怪”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班级英雄
有趣的分层现象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雨林的分层
班级被扣分后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