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中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构建

2019-12-28刘书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关怀少数民族人文

刘书增

(丽水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不仅具备科学性,更兼有人文性。其人文关怀精神,主要体现在关心人的生存现状和精神状态,还关心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形态,这些对新中国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些政策施加于教育,就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有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力,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适应于任何民族。

少数民族居住区的教育现代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国家出于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富裕等考量,在高校实际招生工作中,对少数民族学生予以特殊照顾。比如,加大少数民族居住区的招生计划,高考录取分数线予以降低,这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中的人数持续增加。高校不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学力度,也要增加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问题[1]。基于此,高校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精神的研究,将这一理论贯穿到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中,规范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有利于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1 现阶段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主要特点

各高校根据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情况,机动灵活地采取了一些教育应对策略,有的采取了集中授课制,按照生源地区培养人才的要求,进行定向培养。有的根据他们原有的受教育水平和再学习能力,有选择地进行一至两年的预科教育。少数民族学生虽然接受了和汉族学生同等的教育,甚至在更高质量的教育政策中得到照顾,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他们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有其显著的特点。

1.1 管理发展后劲不足

升入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在入学初期能够很快地适应高校的教育节奏、融入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与生活。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活泼开朗,善于交际,具备外向性的民族品格,行事作风更为自立和老练,够在军训过程当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争取到教师和学生们的信任,担任各种干部职务的机会也较多一些。但这种现象往往只存在于高校教育的第一年,很多学生往往不愿意在第二年参加干部职务的竞选,也不愿意连续担任管理干部职务[2]。出现这种特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校现有的评奖评优制度还不太完善。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各种奖项和优秀人才的评选并不是以学生的管理能力为主要参考,而是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例如,某高校在进行评奖评优的过程中,根据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没有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会被一票否决,在入党推优中也是如此。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管理能力卓越的学生虽然付出了较多努力,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肯定和奖励,反而浪费了他们自身宝贵的学习时间。从学生干部管理团队中主动选择退出的学生,多数是少数民族学生[3]。他们选择退出,既有理性的思考,更迫于无形的压力。面对唯成绩论的评奖评优制度,他们缺少话语权。

1.2 学生基础较为薄弱

实际上升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大都是生源地的学习尖兵。但相比汉族学生,仍有较大的差距,一旦在同一个平台进行学习和竞争,他们往往不能快速有效地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即便这部分学生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受限于知识储备较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能力不够、学习效率较差,也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取得好成绩。即使在专业学习上花费了较多时间,也无法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时间久了,就会在内心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对各学科的学习兴趣与信心也会大打折扣[4]。

1.3 缺乏明确自我定位

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和大多数的家长希望他们能够回到家乡就业,但大部分学生则希望能够留在经济发达、环境优越、机遇更多的沿海地区等,两者之间的就业期望出现了极大的矛盾,学生不愿意正视并思考这些问题。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学生一般会在毕业之后才开始考虑就业问题,与已经做好了职业规划的其他学生相比,他们比较被动。企业单位等在进行人才选择时,往往比较看重政治面貌、学生干部任职情况、社会实践、在校获奖情况等方面的成绩,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能力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很难在这些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就,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5]。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缺少职业规划的意识,长期受到国家特殊政策的扶持,容易产生依赖感,养成求职惰性,丧失人才竞争意识,对自身的能力塑造没有急迫感。

2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荣誉感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各民族大批优秀人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少数民族学生是祖国优秀人才的重要组成,是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一些盼望中国陷入分裂困局的恶势力,企图利用诸多手段和方式开展分裂宣传活动,制造些消极影响。高校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有利于增强他们对伟大祖国的政治认同,引导他们树立民族团结意识,服从于振兴中华、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局,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以身为中国人为荣,维护社会发展的稳定和谐。

2.2 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塑造正确的民族观念

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家庭大多经济困难,父母受教育水平大都较低,受传统封建主义思想影响较重,导致他们接受现代化教育的起点较低,视野较为狭窄,对外界了解较少。一旦进入到经济、科技、文化都较发达的地区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就会深刻地感受到与其他民族学生相比带来的差距。他们从小接受的是以本民族语言为主的教育,一旦进入汉语语言区,就会被陌生化,远离了舒适区,易产生自卑感。高校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关怀,科学引导,开展符合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活动,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2.3 可以弱化少数民族学生的“小团体”意识

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饮食起居等方面,少数民族学生有着很大的迥异,在学习成绩上又有着较大差距,因此,他们更愿意亲近本民族的学生,容易形成少数民族“小团体”,给高校带来不稳定因素。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精神的教育,有利于打破民间隔膜,消除民族歧视,增进民族文化差异方面的理解,促进不同民族学生的团结互助,实现共同发展。

3 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策略

3.1 学习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理念

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符合党的宗旨和民族需求。高校教师要自主地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出发,立足以生为本,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来塑造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自觉组织学习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政策,提高思想境界,以人文情怀走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准确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

3.2 制定具有特殊性和针对性的综合管理制度

要精准探究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管理制度进行调整,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例如,可以在原有的制度基础上,制定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后勤保障、勤工俭学、贫困资助、入党推优、评奖评优等方面的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入党推优和评奖评优的学习成绩要求,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获得资格。在勤工俭学和贫困生资助等方面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名额,提供更多勤工俭学的机会。健全完善心理疏通平台,为他们创设表达心理诉求的渠道或途径。

3.3 用马克思人文关怀精神对高校管理阶层进行培训

高校要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特殊化、针对性的培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综合化管理能力。加强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沟通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解决学生的困惑和问题。组织专业的民族文化、民族政策的学习,不断增强对民风民俗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提升紧急应对能力和管理指导能力。高校还可以尝试将负责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的实际管理情况列入绩效考核范围内。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组织谈话,全面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地予以疏导[6]。

3.4 有效指导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

要坚持“生本位”,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意向,综合考量他们的职业规划、择业倾向、就业目的、自身条件,提出合理化建议,而不是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他们。安排具有较高教学能力和丰富经验的教师开展始业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端正职业态度,降低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对就业教育造成的不良影响。指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就业信心,把握就业学习动机,提供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南,促使他们结合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职业。

4 结语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宗旨,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全面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高校教师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来武装自己,用开放的视野对待少数民族学生,对他们的人生设计和职业规划进行跟踪指导,在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与能力。

猜你喜欢

关怀少数民族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