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巷千家酿红曲 惹客闻香去复来

2019-12-28MJ李忠民吴明峰

中华民居 2019年6期
关键词:龙潭黄酒文创

文 MJ 图 李忠民 吴明峰

文创助推龙潭村经济复兴

龙潭村在“党委政府+艺术家+村民+古村+互联网”的道路上获得了多方收益。

《虎潮潭酒赋》

八闽大地,开屏如画,山奇九峰环伺,峰峦叠嶂,柱天东南群峰雄,红云起,笑看春风浪漫,桃源蹊径,龙潭里。

一隅偏峰,启瀑犹骧。水秀万珠回廊,珠碎涟漪,淘溪西北双萋美,白水凫,忍受秋雨高寒,避秦争渡,虎潮潭。

忆唐事,四平衔命恩泽,天道怜人伦,与民乐。至明朝,一珠承天龙隐,曲中留酒意,念天恩。恩追人祖,天降琼浆,惠被人文,河姆渡迹。周书经,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故龙潭里,山头红遍,田家多制曲,畲人少租山。红曲惟远都有之,黄酒出龙潭。

高山谷,辰时虎潮泉,龙潭曲,子时八卦炉,陈家先祖有秘籍,一脉相传,酿酒日,举族沐浴更衣齐,四平戏,鼓动朝野报神灵。

窖酒藏,十载潜龙潭,云牧植桑农夫寿,餐餐食糟香。开坛日,车马喧,巨贾云集,酒香曲红漫四方。龙潭里,酒名扬,可朔开埠自清朝。

现当下,盛世开华章,首启庶民糯酒,随即惠泽他方;为祖训,诚为敬,信为本,而今从头越,龙潭里,筑乾坤,非遗开新篇;即日起,皆晴日,执红缨出手,驭苍龙,上九霄征程,踏黄酒鳌首,筑不朽丰碑。

山水深处酒飘香

屏南县是“中国红曲黄酒文化之乡”。

香气弥漫于《虎潮潭酒赋》中的琥珀色黄酒,在八闽群山簇拥的屏南县已经飘香上千年。

“夜倾闽酒赤如丹”,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用诗句来形容闽地黄酒的艳丽色泽。而从北宋至今,这种“庶民酒”在屏南县的酿造历史一直未曾断绝。如今,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已经入选《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潭村则成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黄酒酿造记忆村落”之一。

龙潭村后山起伏绵延几百里,状似巨龙。在半山腰处一条高约十丈的瀑布向下奔流形成了一泓清潭——龙潭。每年冬至,细菌最少、水质最好的时候,龙潭人便会扶老携幼来到潭边取水酿酒。当地老人说,用此时的水酿出来的酒澄清诱人,味甘醇似饴,乍喝绵软却后劲勃发,而酿酒所余的酒糟可以烹制成多种珍馐美馔。

回望历史,“曲骨,水血,技铸魂”这一红曲酒的酿酒秘诀被世代承袭。曲母选育、制曲、酿造……数十道繁杂的制作工序全凭酿酒人的丰富经验来完成。

酿造时所用的糯米务必产自高山。这样的糯米,生长周期长,颗粒比一般的糯米更饱满圆润,酿出的红曲酒也更加醇香。水则选用龙潭的泉水。这种穿行于山高密林间的水甘甜醇冽,富含的诸多微量元素是国标的3倍。酒酿好后呈琥珀色,因此,外地人口中的“黄酒”,当地人称其为 “红酒”。

在龙潭村,当地人擅酿酒,也擅饮。婚丧嫁娶,朋友小聚,都少不了红曲酒氤氲出的一脉悠长酒香。这里家家都有深窖,藏着自酿酒。每年冬至,龙潭村人便开始兴办盛大的“龙潭村黄酒开酒节”。四面八方的游客往往闻讯而来,聚集在村落中,在欣赏屏南黄酒的红曲酿制技艺与开酒仪式后,小酌几杯。平日里,龙潭村人喜欢在一天的忙碌之后,品上一杯暖融融的龙潭红曲酒,祛除身体里的寒湿,挥去一身疲乏,酣然入梦。

文创客的春天

自古美酒出深山,百年酿造一坛香。在龙潭村居住、创业的青年文创客,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挖掘出了红曲酒的经济价值。龙潭村的青年创客集体卖酒的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静轩文化艺术空间的主人胡文亮和几位朋友入驻龙潭村后,迅速把黄酒的文创项目提上了日程。新颖的外包装、卡通版的商标,再配上入心的广告语,迅速推助龙潭佳酿成为热销特产。靠着微信朋友圈的传播,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他们就卖出10万元的红曲酒。

有了文创作引擎,龙潭酒博物馆迅速建起来。博物馆位于村中祠堂一侧,与四平戏博物馆比邻。馆内整齐罗列着瓦瓮、瓷杯、锡壶、陶碗等,窖藏陈酿与客人定制酒分列两边。

随着诸多外来人员的纷纷入驻,龙潭原有的经济层与整个业态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新老村民的相逢,过去与未来的碰撞,让这座历史积淀颇深的村落在文创的大环境下萌出了新芽。

临近回村桥的拐角,其祥居与绿油油的田野仅有数步之隔。老板王青是武汉人,作为第一批认领文创屋舍的“新村民”,他带着妻儿、岳母以及打包好的梦想,一起来到了龙潭村。王青之前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主要从事设计工作。来到龙潭村后,他的身份又多了几个:支教老师、酒吧老板、客栈主人、文创达人等。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天都要忙死了。从入驻龙潭村以来,他几乎参与了当地所有的文创活动,如徒步、研学、做手工木作以及创建培训基地等。这些活动也给他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他指着桌子上摆放的一个木作工艺品说,曾有人出价8000元想购买。收入丰盈之后,王青更愿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其祥居前天井的一侧有一间开放的木作坊。各种各样的工具被整齐地放在桌面上,挂到墙上。而那些曾被埋没在山里、抛弃在路边的石头被他的慧眼发现后变身为老宅的装饰品。在其祥居临街的一侧,王青开了一间“三角地”酒吧。很多人来这里,唱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对于生活,王青非常乐观。这两年龙潭村的旅游业发展很快,其祥居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每日可入账几千元。他还想把培训这块业务赶紧做起来。他计算过,要不了几年,就可以完全收回成本。

胡文亮是江西人,与几位同乡一起租下了龙潭村的一栋老房子,取名“静轩”,用作培训机构场地。在经过改建后,这座老宅又重新焕发了生机。依山而建的三层空间移步易景,可以满足文化艺术工作、民宿经营和现代生活等需求。平时,除了经营民宿外,胡文亮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游学和电子商务方面。

老村支书陈官唱说,仅老酒一项,青年文创客们去年就卖出了8000多斤,笋干、地瓜粉、茶叶等当地特产也销售了不少。他没想到,这些在当地随处可见的东西,搭着文创的便车,摇身一变成为抢手货。

与胡文亮一起成为“新移民”的还有肖积龙。肖积龙租赁的老屋在“龙潭文创区”的四坪村。凭借过人的经济头脑,肖积龙很快便在当地站稳了脚跟。他对这里的特产资源和生活方式有独特的看法,与团队成员将微信朋友圈作为优质生活的展示平台,在分享人居环境的同时,巧妙地“带货”,售卖当地特产。首先改变命运的是村里的柿子。往年,村里的柿子结满枝头无人采摘,肖积龙与伙伴到来后,迅速以团队的形式与村民达成合作意向,最终销售了1000斤以上的柿子干。今年,村民家里养的土鸡也成为他们团队售卖的热销品。肖积龙向村民取经,自己也开始养土鸡。对于未来,肖积龙充满希望,他的梦想在龙潭文创土壤中已扎根发芽。

龙潭村11号是一家名为“贪生”的咖啡馆,老板是香港室内设计师杰克。他应林正碌老师的邀请来到龙潭村后,一面参与古村修复的工作,一面又认领了两栋古宅——一栋用来自住,另一栋与朋友合作经营“贪生”咖啡馆。对于已功成名就的杰克来说,迁居龙潭村的代价很大,需要放弃香港的公司和既定的上海创业规划。杰克说,龙潭村拥有城市少见的充实和惬意的生活气息,让自己迷恋。

龙潭村如同一粒火种一般,燎动了整个屏南,也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海外的“新村民”来这里抒写人生故事。正如福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鹰的预言:“油画是一个引爆点。通过这个引爆点,将古村落的各种资源变成产品,进而创造经济效益,使之变成富村之道。”

深巷千秋色

在谈及当地乡村振兴时,屏南各级政府领导人曾经多次提及“新村民”的试错成本。相较于城市中的生产投入,“龙潭模式”下的“15年”租赁模式有着超乎寻常的价格优势。在低于城市房租的基准下,改建费用由政府前期垫资,“新村民”则可以灵活采用一次或分期的形式付款。这种模式吸引了许多来自异乡又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他们的“奇思妙想”在这里可以“野蛮生长”,然后绽放,直至结出硕果。

近两年,龙潭村返乡的“老村民”多达300多人,随之而来的经济结构的转变同样不容小觑:新增的企业经营主体便有5家,由“新村民”主导的新型业态更是多达28个,比如,写作营、音乐吧、研学基地等新兴领域。此外,新老村民共同参与的餐馆有5家;民宿有21家,能提供160个床位。

已经有20多年不在村里长住的陈大姐最近正在村里忙着建新房。早年间,她随儿子迁居山东,本打算在山东安度晚年。但龙潭村的复兴改变了他们一家人的计划。她家的宅基地上如今正在大兴土木,未来,这里将开办一家新民宿。去年,曾有人想以几万元的价格买下这块宅基地,陈大姐很庆幸地说:“现在就是30万元也不卖!”

站在村中心的石桥上远眺,很容易便会注意到溪边古香古色的雨廊。木头的柱子与火红的灯笼一溜排开,各式各样的龙潭特产在巷道、门脸中摆出来,包括新割下的大颗桃胶,脆生生、绿玉般的硬柿子,鲜红的辣椒酱,还有早晨才从绿壳中剥离的栗子。随着来古村的游客越来越多,这些农产品愈发走俏。闲暇之时,村民会到画室作画,将完成的作品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售卖。个中佼佼者每年少则有上千元、多则有数万元的收入。

村中新落成的龙潭党校由一座老宅改建而成,不仅保留了老房子的古韵,还增加了会议室、图书室、电教室等空间。平时,除了作为村党支部的活动基地外,也以租赁形式承接慕名而来的外地党支部和团队的活动和会议。驻村书记夏兴勇感叹说,自文创项目开展以来,村委会账户上第一次有了余钱。

2018年,屏南县以龙潭村为首的传统村落共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这一数据为“龙潭片区”整个文创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龙潭作为改革试点,其面临的问题也是周边村落即将或者正在经历的瓶颈。以村内从事古建修复的老工匠为例,建筑改建工作完成之后,他们未来的就业问题便是极为突出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稍有不慎,他们就会返贫。不仅如此,龙潭乃至整个屏南地区,文创业态的成长尚未形成良好的内循环,衍生的文创产品也缺乏规划与统筹,结构组成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驳杂,规模也普遍较小。

屏南县政府在发现这些问题后,及时为今后的文创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下一步的文创工作中,要通过文化创意活动吸引人,留住人,为乡村聚“人气”;通过改善人居和创业环境培育新兴业态,为乡村揽“财气”;通过活化村落增强村民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为乡村兴“文气”,将偏僻之地打造成为文化输出地、优质生活社区和新型创业空间。此外,重点引导业态聚集,形成文艺型、诗书型、美育型、研学型、小众农业型、传统技艺型、工艺美术型、风情民俗型等各种特色创意村落。重点引进和支持经营主体发展,引导支持企业和个人朝市场化、效益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文创振兴乡村是一条探索发展之路。“新村民”的移居还在继续,“老村民”的回流仍旧不止,龙潭村的梦想之光正在照向现实。

猜你喜欢

龙潭黄酒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李全锁:打造黄酒品牌 回馈父老乡亲
黄酒小记
冬季饮黄酒,花样喝法更营养
龙潭画影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醉美西龙潭
九龙潭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