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曲《云雀》的音乐分析

2019-12-27于晓曼

艺术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音乐分析云雀钢琴曲

摘 要:现阶段,很多人都喜欢音乐,俄罗斯的音乐领域中就有很多优秀的人才。经过我们的调查与分析可以了解到,在19世纪期间,巴拉基列夫与其朋友组成了一个音乐创作小组,当时小组的名字叫作“强力集团”,他们把俄罗斯民族音乐进行推广与发扬,使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也对世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巴拉基列夫是当时团队的代表性人物,他对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钢琴曲;《云雀》;音乐分析

巴拉基列夫在音乐方面有他独特的造诣,并且推动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巴拉基列夫是“强力集团”的领导者,在他的带领之下,“强力集团”为我们创造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先驱性人物,他的著名代表作就是《云雀》。《云雀》这一声乐作品曲调婉转、悠扬,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而巴拉基列夫对格林卡是十分崇拜的,并且从他的作品中得到深切的感悟。

1 钢琴曲《云雀》的创作背景与音乐分析

1.1 《云雀》的创作背景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强力集团”,而这一音乐创作小组也是《云雀》创作的主要背景之一,下面笔者将对“强力集团”以及钢琴曲《云雀》的形成进行具体分析。格林卡在音乐上的造诣是非常高的,很多音乐家以及音乐爱好者都对格林卡充满崇敬,而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一群青年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对音乐有着一腔的热情,他们在格林卡进步思想的引导下,对俄罗斯的民族性音乐开始了探索与寻求,在历经了艰辛之后,“强力集团”这一音乐创作小组形成了。他们立志发展民族音乐,并且经过不断的努力,在音乐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而推动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强力集团”音乐创作素材大多来源于生活或者民间,他们对音乐素材进行收集之后,经过独特的创作手法与改编,形成了具有创新意义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音乐作品中饱含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

1.2 钢琴曲《云雀》的创作分析

音乐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音乐创作者内心的想法,音乐也是一种语言的抒发。要想演奏好一首曲子,需要演奏者对每一个音符、表情符号以及节奏都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琢磨,这样才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创作风格。在对作品的内涵与情感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演奏者也要对作品的艺术内涵进行把握。我们知道《云雀》是一首经改编而成的钢琴曲,它的结构组成为引子、主题、变奏一、变奏二以及尾声。在对其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巴拉基列夫应用了变奏的创作手法,并且加入了俄羅斯民族音乐元素,充分表现出了其中的奥妙与韵味。

2 简述钢琴曲《云雀》的音乐特征

《云雀》这一钢琴曲的构成是比较复杂的,其中包括主题、引子、变奏一、变奏二以及尾声。巴拉基列夫在对《云雀》钢琴曲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把声乐素材中的前奏、尾奏以及主题进行了保留,并且运用了华彩与变奏的音乐创作技法,使音乐的特征更加突出。相对原版来说,巴拉基列夫改编后的《云雀》在内容方面会更加丰富,音乐的形式方面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下面笔者对《云雀》这一钢琴音乐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

2.1 《云雀》中的鸟鸣音型

《云雀》创作于19世纪,那时社会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很多作曲家也喜欢把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加入音乐的创作当中。贝多芬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伟大音乐家,他的音乐创作当中就不乏一些浪漫主义元素,就像《田园交响曲》中,贝多芬就把一些美妙的鸟鸣声加入音乐中,使音乐更加优美。而巴拉基列夫在创作《云雀》这一首钢琴曲时,加入了鸟鸣的音型,巴拉基列夫把鸟鸣音型主要加在了音乐的引子与尾声中,使人们在聆听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优美。巴拉基列夫在《云雀》的3个引子中,均加入了鸟鸣音型,下面笔者对这3个乐句进行具体分析。首先,中音区本身是比较简洁跟连贯的,而鸟鸣音型则具有轻快的特点,这样的组合,使整个中音部分更加婉转与温柔,并且中音部分在加入鸟鸣音型后,在声音强弱以及色彩方面都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使曲调更加具有特点。我们如果从调性来看的话,鸟鸣音型的加入对整体的调性具有推动性作用,从而使整体的调性发生一定的变化。总体上来讲,鸟鸣音型的加入,能够使音乐感情更加丰满,并且中音区的变化也为下面主题部分调性的变化做了良好的铺垫。在尾声中我们还能听到鸟鸣音色,也就是说鸟鸣音型对整个尾声直至音乐结束起到了贯穿的作用。巴拉基列夫在保持原有引子音型的基础上,加入了鸟鸣元素,从而使钢琴曲的引子部分更加丰富。

2.2 钢琴曲《云雀》中的变奏手法

钢琴曲《云雀》的创作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并且巴拉基列夫本人也受到了一些音乐家的认可,下面笔者对钢琴曲《云雀》的创作手法进行具体分析。此曲的主要创作手法就是变奏法,巴拉基列夫在对《云雀》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对原曲分节歌形式进行了保留,并且把钢琴曲的主题结构分为了三部分,分别是主题、变奏一及变奏二,其中主题部分就是13~33小节。巴拉基列夫把原曲的固定结构进行了保留,左手分解双音式和弦配以右手单声主题旋律演奏是本曲的基本构成,这样的演奏形式更能表现出此音乐淳朴的形象。全曲的高潮部分就是变奏一,这一部分也是巴拉基列夫创作过程中,应用变奏手法最多的一部分,变奏一的构成以及和声延续了主题段的走向,但是旋律与形态却更加丰富。这一部分巴拉基列夫也加入了鸟鸣的元素,而主旋律则是由双手轮流完成演奏的。这一部分的主旋律音区跨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所以把变奏的特征发挥到了最大的程度,并且推动了变奏一的情绪发展,变奏一的高潮部分与主题段中的质朴、简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变奏二则是变奏一高潮的缓冲部分,它可以起到高潮与尾声的连接作用,变奏二整体的音色是比较平缓的,在和声与旋律结构上能够发现变奏的手法。钢琴曲《云雀》相对于原曲和声布局更加丰富,并且对离调和弦与弦外音进行了多次使用,从这一点看,钢琴曲《云雀》与原曲在和声走向方面有很大不同,巴拉基列夫在原曲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变与创新,从而使音乐中的感情更加饱满。[1]

3 钢琴曲《云雀》的演奏特点与启示

3.1 连音演奏更具有歌唱性

钢琴曲《云雀》是巴拉基列夫根据声乐艺术歌曲进行改编的,所以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要注意旋律的流动性与歌唱性,《云雀》的主旋律音乐是比较婉转绵长的,并且包含着深厚的感情。由此可见,在演奏钢琴曲《云雀》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连音弹奏的方式,这样才能使音乐的歌唱性充分体现出来。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的肩肘部位不要放松下沉,这样才能使肢体的重力得到发挥,从而把重力运行到手掌与手指当中,并且通过钢琴音键的方式弹奏出来;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也要注意感受音乐中的内涵,这样演奏出的音乐情绪才能更加饱满。[2]

3.2 变奏过程中的多声部演奏

在钢琴曲《云雀》的变奏过程中,多声部演奏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也是演奏者很难合理掌控的部分。这一部分不仅对演奏者的听觉与触觉有所要求,还考验演奏者对主旋律各声部的敏感程度。在钢琴曲《云雀》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如果最开始就直接练习多声部,就可能导致失误的产生。所以要想演奏好《云雀》,首先就要單独练习主旋律,在对主旋律形成基本的了解之后,演奏者可以把多声部结合在一起进行有效的练习。这样不仅可以使演奏者的弹奏记忆力得到提升,还有利于演奏者耳朵对声部分辨能力的提升,从而使音乐的层次更加分明,强化演奏效果。在对变奏一部分进行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注意双手触键的方式,要做到灵活地转换,这样才能把主旋律演绎得更加完美,从而使演奏取得无缝连接的效果。[3]

4 结语

19世纪俄罗斯的浪漫主义色彩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强力集团”也由此建立,他们以发扬民族音乐为己任。在这样的背景下,钢琴曲《云雀》被改编与创作,它保留了俄罗斯传统民族音乐的部分,但是加入了一些鸟鸣音型以及创新元素,使整体的曲子更加婉转,能够使听众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 白斌,张蒙.论钢琴曲《彩云追月》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J].中国民族博览,2019(7):108-109.

[2] 孙健.多元风格整合下的有机音乐创作——对斯克里亚宾《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J].北方音乐,2019(16).

[3] 江涵.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八十一a第一乐章《告别》——其标题音乐特征分析[J].荆楚学术,2018.

作者简介:于晓曼(1977—),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

猜你喜欢

音乐分析云雀钢琴曲
云雀叫了一整天
乡间晨雨(即兴钢琴曲)
孤独与诗意的交织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春的灵感(爵士钢琴曲)
一半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