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教学的三境界
2019-12-27曾嵘
曾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目标中,把“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提出要“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也成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之一。
思辨,即全面审慎的思考,清晰准确的辨析。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思辨,既包括思,又包括辨,“思”是基础,“辨”是提升,“思辨”二字体现了两个不同的思维层次,因而,教师进行思辨性教学时也会形成不同的境界。
一、第一境界:让学生勇于思辨
教师要智慧地设计自己的每一堂课,提出一些思辨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思考起来,并勇于发言、辨析起来,开启他们的思辨之旅。
每个班都有若干学习小组,老师提出思辨性问题后,可以让小组成员合作讨论,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中,不知如何思考的学生可以作为倾听者,先被动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当他有灵感、有触动时会不自觉地参与其中;在课堂展示环节,每组成员轮流发言,这样,发言的同学代表的不只是个人观点,更是集体的智慧。
在讲授《沁园春·长沙》时,我借用陶妙如老师的设计,以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引出问题:你读了此词感觉这首词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气”的感覺?学生答案有很多:霸气、书生意气、大气、才气、豪气、志气、勇气等。接着我再问:再读一读,比较一下哪种气才是这首词的主流之气呢?至少找出三条理由!
经过讨论,学生在阐述各自理由时,已经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意象、意境、语言(炼字)、情感等内容全都分析出来了。一节课,容量大,但效率高,我只需设计一个板书进行总结,即可进行课外的拓展。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把所有的重难点浓缩成一个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题目大,思考的角度就多,每个人都有话可说。但是,学生的看法与分析一般都是比较零散的。此时,老师有意识地引导,既能体现课堂“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与概括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或答题技巧等,使他们能全面审慎地思考问题。
二、第二境界:让学生乐于思辨
文言文是学生最头疼的篇目,特别是文言文翻译。每次上课,若是落实文言文字词、翻译,学生往往兴致不高。但每当分析课文时,我们会发现,学生个个兴致盎然,积极思辨,尤其对我们从课文中提炼出来的思辨话题特别感兴趣。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材文言文单元为例,每篇课文我们都可以引出一个思辨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如《归去来兮辞》的辩题:当代青年应该坚守“北上广”,坚持不懈为梦想打拼(正方),当代青年应到二三线城市或回乡发展(反方);《滕王阁序》的辩题:有逼迫才能成功(正方),顺应天性才能成功(反方);《逍遥游》的辩题:物质条件越丰富,精神和心灵越自由(正方),物质条件越丰富,精神和心灵越不自由(反方);《陈情表》的辩题: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之下,先忠后孝(正方),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之下,先孝后忠(反方)。
这些辩题也许不够严谨,但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却乐此不疲,小组积极合作,查资料、互相攻辩。即使辩论赛结束了,他们仍意犹未尽,观众们还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反驳辩手的观点。虽然,这种辩论式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他们能够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又要求在辩论的过程中讲究语言的逻辑性和思维的缜密性。这种辩论式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使他们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提高了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三、第三境界:让学生善于思辨
在执教《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论语十则》时,我们都会让学生赏析评价这十句话。其中第十句,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对这句话,有同学提出不同的观点。色、斗、欲都是志的一种表现:色是对美的追求;斗不是打架斗殴,而是竞争;欲更是一种“志”,曹操不是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吗?若不在年老仍不懈追求,何来“老当益壮,宝刀未老”之说?所以君子戒无志。
观点相当新颖,阐述也有力度。课后也让学生写成了随笔。
其实,在辩论式课堂或辩论赛之后,学生一般都意犹未尽,仍想表达,这时,我们完全可以要求学生把辩题或话题拓展实践到课外,让他们写成随笔。之前没有思考辩题或话题的同学,在听了同学阐述、辩论,师生点评之后,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素材,也明晰了辩题或话题争论的焦点,写起随笔来不至于无从下手、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而有思考的同学在听了同学阐述、辩论与点评之后,写作更是洋洋洒洒,得心应手。因为他们在听同学阐述观点时也在审慎地思考,同时又能对别人的点评有清晰准确的辨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当学生已养成了这种审慎思考、准确辨析的习惯时,我想他俨然已是一名善于思辨的学生了。
这种对辩题或话题的拓展实践训练既让学生在无形中积累了写作素材,不再是“难为无米之炊”的巧妇,又培养了学生写驳论文的能力,且我们在高三的辩论赛所选择的辩题几乎都是时评类素材所引出的话题。这样一来,写随笔实际就是在写考试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且不仅是“写”,是“评”,更是在“改”作文,因为除了辩手或展示者之外,“写”都是在阐述、辩论、点评之后。我们都知道,改作文比写作文更让学生受益。所以,趁着学生勇于思辨、乐于思辨时,我们不妨把“说”变成“写”,让学生更善于思辨,并展示其思辨的结果。
叶圣陶先生曾说:我如果当中学教师,绝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是的,将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是知识传播者,是课堂的引领者,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是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
作者通联:湖南怀化市湖天中学。